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基础科学   2篇
  1篇
综合类   8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17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TA型静态混合器的开发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介绍了自行开发的TA型静态混合器的结构、并就压降,单位萃取级效率的能耗、萃取级效率及体积传质系数等方面同国内外其他型式的静态混合器进行了比较。实验证明TA型静态混合器的单位萃取级效率的能耗低于国内的各种静态混合器,萃取级效率及体积传质系数与国内目前最优的SV型相当。但TA型结构较SV型简单,加工方便且不易堵塞。  相似文献   
22.
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烈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严重危害着全球养猪业.我国将非洲猪瘟列为一类动物疫病,是烈性外来疫病,其强毒力毒株对猪致病率高,致死率100%,一旦发病就会迅速蔓延.为了有效地遏制住非洲猪瘟的传播,应做好相应的防控工作,为生猪的健康生长营造良好的环境.基于此,有必要对非洲猪瘟防控中存在的...  相似文献   
23.
陈青松 《农业考古》2020,(2):156-161
作为国饮,茶不仅可以上升为茶道,也可以沁入日常。在杭州地方的民间文学中,有不少是以茶故事、茶歌谣和茶谚作为书写对象的。从中可以看出人们对本地茶叶知识的一个感性认识和初步理解,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杭州茶业经济在当地的重要性。总结民间文学中的茶事文字,可以深刻感受到茶文化印记触及到了日常生活的每个角落,也就可以发现人们日常生活中茶文化的点点滴滴呈现。  相似文献   
24.
榕树星天牛生物学特性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星天牛[Anoplophorachinensis(Forster)]是厦门市榕树(FicusmicrocarpaL.f.)的最主要树干害虫,在厦门市1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在树干内越冬,5月中旬成虫出现,5月下旬成虫羽化、交配、产卵,6月上旬幼虫孵化;并提出了星天牛的物理、化学和生物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25.
山羊痘诊治     
1 临床症状 病羊精神沉郁,食欲减退甚至废绝,反刍减少,常独卧一隅,不愿走动,拱背,体温升高至39.5~41.5℃,咳嗽,呼吸和脉搏加快,眼结膜潮红,角膜混浊,流泪,鼻黏膜充血,鼻流浆液性、黏液性、脓性分泌物.全身皮肤出现红色的黄豆大至蚕豆大的圆形硬丘疹,丘疹以面部、口唇颈部、阴门、尾根、腹下及四肢内侧的少毛或无毛区多见,有的丘疹相互融合,使得皮肤凹凸不平.有的羊病程发展较快,常于发病后3~4d死亡,死亡的多为羔羊和体弱病羊.  相似文献   
26.
快速、准确获取农作物长势信息能够为种植业的科学化管理提供依据。研究以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某猕猴桃农业园为例,基于微小无人机遥感平台,采集了研究区可见光遥感影像、地面实测数据及其它管理信息。经过处理获得研究区正射影像图(Digital Orthophoto Map,DOM)和数字表面模型(Digital Surface Model,DSM),在此基础上选取8个不同样方网格进行分析,运用影像分割算法对DOM进行分割,运用空间分析方法对DSM进行分类并统计猕猴桃上架的面积,并计算得到各样方的上架猕猴桃覆盖度(%),依据实际上架株数与覆盖度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对DOM的分割很难区分猕猴桃和其他植被;对DSM的空间分析表明,以搭架的水泥柱平均高度来区分猕猴桃与其他杂草是可行的,覆盖度与猕猴桃实际上架株数存在较强的正相关关系(R2=0. 8416),即猕猴桃覆盖度越多则上架株数也是增加的,通过猕猴桃覆盖度可以反映猕猴桃上架株数情况进而反映猕猴桃的产业状况,该方法为快速监测猕猴桃生长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7.
(一)病例介绍 2009年3月24日,楚州区淮城镇一养猪户陈某饲养的45头猪突然有19头发病,其中仔猪14头、母猪2头、育肥猪3头,并在第4天有2头仟猪死亡。主要症状为呕吐、腹泻。  相似文献   
28.
道德认知力也叫道德判断力,包括道德分析、判断、选择力,属于道德认识的范畴。道德认识包括:道德经验的积累,道德理论知识的学习,道德认知力的提高。我国学校的道德教育仅仅局限于对学生进行道德理论知识的灌输,忽视对学生认知能力的培养。其实,对学生认知能力的培...  相似文献   
29.
以喀斯特高原峡谷区典型石灰土草地、退耕还草、林草间作等不同生态恢复模式为研究对象,分层采集整个剖面土壤,采用改进的BCR提取方法,通过冗余分析(RDA)等方法分析不同生态恢复模式下土壤钙的形态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在不同生态恢复状态下,林草间作地土壤全钙、水溶态钙和酸溶态钙质量分数最高,草地土壤交换态钙质量分数最高;有机态钙含量在不同生态恢复模式土壤中没有显著差异;钙形态占全钙比均存在交换态酸溶态有机态水溶态含量的顺序。在垂直方向,耕地和退耕还草地土壤全钙及有效钙、酸溶态钙含量表现为表层底层,而林草间作地和草地则为表层底层;有机态钙含量在剖面上变化波动不大,平均值为0.33 g/kg;有效态钙及酸溶态钙在不同生态恢复下均具有空间差异性和表聚性,且与土壤pH、有机质、CEC、全氮、速效氮等土壤基本理化性质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通过冗余分析得出,土壤CEC、氮素和pH为影响钙素形态分布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有助于深刻认识喀斯特山区土壤钙迁移转化规律,为喀斯特生态脆弱区生态环境恢复重建和水土保持等方面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