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13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7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为定位芸薹种抗根肿病基因的连锁标记,利用芸薹种单一基因微卫星(UGMS)标记及基因组SSR和抗根肿病(clubroot resistance,CR)基因的紧密连锁分子标记,构建了结球白菜59-1×芜菁(CR)WJ04遗传连锁图谱,对芜菁WJ04和结球白菜59-1进行根肿病抗性鉴定和连锁位点分析。结果表明:抗根肿病芜菁自交系WJ04对来自我国根肿病主要疫区的4个根肿菌生理小种2、4、7和10均具有显性抗性,而59-1则均表现为感病。UGMS标记在大白菜和芜菁亚种间的多态性比率为30.1%,低于基因组SSR的50.8%;图谱覆盖长度为1 116.2cM,包含分布在10条连锁群的59个UGMS、72个基因组SSR和4个分别与CR基因Crr1、Crr2、Crr3和CRb连锁的标记。  相似文献   
12.
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建立了一种快速、准确、实用的养殖对虾白斑病和斑节对虾杆状病毒的PCR检测方法,通过特异性试验和敏感性试验,并经测序,其PCR产物与目的基因符合率为99%,证实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本项目还将该方法应用于对虾育苗过程的各个环节,并对珠海地区养殖场养殖对虾、市场销售的对虾和进出口对虾等进行了对虾白斑病毒和斑节对虾杆状病毒的流行病学调查.在调查中首次发现虾蛄对虾白斑病毒呈阳性反应,说明该病毒可以感染除对虾外的节肢动物.  相似文献   
13.
为充分挖掘优异宽柄芥种质资源,以收集的20份宽柄芥种质资源为试材,对其农艺性状与营养品质性状进行鉴定,并采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对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各农艺性状与营养品质性状在不同资源中均有一定差异,农艺性状的变异系数介于8.57%~35.89%,营养品质性状的变异系数介于7.91%~26.92%,农艺性状中...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杂交和连续回交方式选育茎瘤芥特晚熟胞质雄性不育系,并对其不育性等性状进行鉴定,为茎瘤芥特晚熟杂交新品种选育提供材料基础.[方法]以涪杂2号为不育源母本,与5个农艺性状良好、晚熟性强的茎瘤芥优良自交系(SJ20、SJ2-1、SJ4-16、SJ190-6和SJ320-3)进行杂交和回交,对回交7代的不育系及其保持系的农艺性状、物候期、花器官特征、开花习性、育性及配制组合杂种优势表现等进行鉴定.[结果]经过1次杂交和连续7次回交,选育出5个不育度完全、不育株率100%的茎瘤芥特晚熟胞质雄性不育系,即SJ20A、SJ2-1A、SJ4-16A、SJ190-6A和SJ320-3A.不育系在叶形、叶色、瘤茎鲜质量等方面与其保持系表现相同或相近,具有良好的农艺性状,但在3级分枝数量上,除SJ20A和SJ320-3A之外,其他3个不育系均显著大于其对应保持系(P<0.05,下同).每级分枝的长度各不育系显著或极显著(P<0.01)大于其对应保持系,具有更强的分枝能力.所有不育系均在3月下旬现蕾,较对照(涪杂8号)晚3~12 d,表现出强的晚熟性;其花器官与其对应保持系存在明显形态差异,其花瓣颜色更深,花药干瘪无粉,花朵在花枝上排列稀疏,开花前存在花柱外露的现象;其雄性不育性彻底,自交结实率和花粉活力均为0;以其配制的15个杂交组合均为特晚熟性,其中13个组合比对照明显增产,3个优势组合(SJ190-6A×CSB228,SJ190-6A×CSB282,SJ4-16A×CSB228)分别比对照增产22.88%、29.32%和31.90%.[结论]5个新转育的茎瘤芥不育系SJ20A、SJ2-1A、SJ4-16A、SJ190-6A和SJ320-3A的晚熟性强,综合农艺性状良好,不育性彻底、不育性状稳定,且配制组合杂种优势明显,可作为晚季栽培条件下茎瘤芥特晚熟杂交新品种培育的亲本材料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15.
为筛选优质茎瘤芥资源,以7份茎瘤芥核心种质为试材,对其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维生素C、游离氨基酸、总酚、总黄酮、硝酸盐、亚硝酸盐和粗纤维等9种营养成分进行了测定和分析,并利用隶属函数法对其营养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7份茎瘤芥核心种质之间亚硝酸盐含量无显著差异,而其余8个品质性状含量在不同茎瘤芥种质中均有一定差异。其中以硝酸盐、可溶性糖和总酚含量的变异系数最大,分别为24.13%、22.57%和22.54%,以粗纤维和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异系数最小,仅为4.35%和8.84%。通过隶属函数法分析可知,综合营养品质最佳的种质是SJYS和PFB12-18-23-10,平均隶属函数值均大于0.7,可作为亲本材料用于杂交育种以选育优质高产茎瘤芥新品种。  相似文献   
16.
为给笋子芥育种选择提供科学依据,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相关分析与通径分析对18份笋子芥种质资源肉质茎产量与10个农艺经济性状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笋子芥种质资源具较大遗传差异,各性状变异系数变化范围为8.76%~40%;肉质茎产量与叶鲜质量、营养生长期、开展度、肉质茎横径、茎/叶、最大叶叶长的灰色关联度较大,基本上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其中,与叶鲜质量、营养生长期、肉质茎横径、开展度的相关系数较大,分别为0.936、0.933、0.865、0.858。叶鲜质量对肉质茎产量的直接效应(0.43)和总效应(0.936)均最大,是影响肉质茎产量最重要的性状,各性状对肉质茎产量直接作用大小依次为:叶鲜质量>茎/叶>肉质茎横径>肉质茎纵径>营养生长期>茎形指数>最大叶叶长>株高>开展度>最大叶叶宽。综上所述,笋子芥丰产性育种应在增大叶鲜质量的基础上,选择茎/叶较高、肉质茎横和纵径较大以及营养生长期较长的品种,改良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7.
五重PCR检测大肠杆菌O157:H7菌体抗原和毒素基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O157:H7大肠杆菌O抗原抗血清同多种细菌有交叉反应,而单一毒素基因并不是O157:H7所独有这一特点,建立了五重和四重PCRA-法,同时检测大肠杆菌O157:H7的O抗原、H抗原和4种毒素基因,可在较短的时间内检测、鉴定大肠杆菌O157:H7,并有较高的特异性,解决了传统细菌检测方法耗时长、灵敏度低,并有交叉反应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
多重荧光PCR鉴别诊断猪瘟病毒和非洲猪瘟病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建立一种快速、灵敏、特异的能够同时检测猪瘟病毒和非洲猪瘟病毒的多重荧光PCR方法。根据GenBank中公布的猪瘟病毒基因序列,设计一套特异性的引物和探针,对猪瘟病料提取RNA,经RT—PCR扩增后将产物回收,克隆至pMDl8-T构建pMDl8-T—CSFV阳性质粒;非洲猪瘟的目的片段序列采用化学合成,构建pMDl8-T—ASFV阳性质粒。以两种阳性质粒为模板时建立的多重荧光PCR方法做特异性、灵敏度和重复性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将猪瘟病毒和非洲猪瘟病毒同口蹄疫病毒、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猪水泡病病毒、猪圆环病毒2型区分开,灵敏度可以达到10拷贝的数量级.而且方法稳定。对2份已知猪瘟阳性血清样品和120份猪内脏、猪鼻腔拭子及血清样品检测后.发现对已知阳性样品的检测结果符合预期目标。未知样品检出猪瘟病毒3份阳性,未检出非洲猪瘟病毒阳性。  相似文献   
19.
针对 O1 5 7∶H7大肠杆菌 O抗原抗血清同多种细菌有交叉反应 ,而单一毒素基因并不是 O1 5 7∶ H7所独有这一特点 ,建立了五重和四重 PCR方法 ,同时检测大肠杆菌 O1 5 7∶ H7的 O抗原、H抗原和 4种毒素基因 ,可在较短的时间内检测、鉴定大肠杆菌 O1 5 7∶ H7,并有较高的特异性 ,解决了传统细菌检测方法耗时长、灵敏度低 ,并有交叉反应等问题  相似文献   
20.
提升耕地质量是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重要途径之一。采集浙江省温州市西部山区主要耕地土壤样品,检测分析土壤理化性质,评估当地耕地质量,并提出耕地提质改造相关建议,对当地“三位一体”深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结果表明:研究区域耕地土壤具有偏酸性,有机质质量分数中等,有效磷质量分数较高,速效钾质量分数较低,水解性氮质量分数、全氮质量分数和阳离子交换量中等,盐碱度适宜的普遍特征,其中有机质质量分数、速效钾质量分数、全氮质量分数和阳离子交换量是影响耕地质量提升的主要因素。建议增加有机肥和外源富硒叶面肥施用量,避免过量施用磷肥和铵态氮肥,种植绿肥,推行测土配方施肥,以改善温州市西部山区耕地有机质质量分数不高,速效钾质量分数、全氮质量分数和阳离子交换量偏低的问题;推广水旱轮作和加强土地集约管理,提升农作物产量和品质,为区域的农业发展提供重要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