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3篇
林业   19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19篇
  11篇
综合类   49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15篇
畜牧兽医   38篇
园艺   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轮边电机驱动具有更高效的传动效率,更好的空间利用率,更快的能量回收能力。但是由于轮边电机的扭矩波动而产生的电机激振力会增大汽车垂向的加速度与轮胎动载荷,从而降低了汽车的平顺性与操纵稳定性。为了改善轮边驱动电动汽车的悬架动态特性,进行了轮边电机结构布置的优化设计。仿真结果表明,车身减振型轮边驱动系统改善了悬架的动态特性,提高了汽车的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2.
马啸  陈鹏飞 《中国农业科学》2022,55(20):3926-3938
【目的】 为实现小麦精准管理,准确识别其种植行位置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分别针对传统Hough变换法和绿色像元累积法存在的缺陷进行改进,并对改进前、后不同方法在小麦种植行识别上的精度进行对比分析,为小麦种植行精准提取提供技术支撑。【方法】 本研究开展了小麦水、氮耦合试验,在小麦拔节前期,基于四旋翼无人机携带RedEdge M传感器获取小麦不同生长条件下多光谱影像。基于上述数据,首先采用超绿超红差分指数和Otsu方法对影像分割、分类,获取植被/土壤二值图;其次,采用3×1线型模板进行形态学开运算,降低边界不规则度并去除噪音;然后,结合无人机影像中小麦种植行排布特点,分别针对传统Hough变换法的峰值检测过程和绿色像素累积法的角度检测过程进行优化,提出改进的小麦种植行识别方法;最后,分别将两种方法改进前、后的识别结果与目视解译种植行位置结果进行对比,基于检出率和作物行识别精度(crop row detection accuracy,CRDA)评价4种方法的优劣。【结果】 采用超绿超红差分指数与Otsu方法可以很好对植被/土壤进行分类,分类结果的总体精度达到93.75%,Kappa系数为0.87;形态学运算可以很好地去除图像噪声,减少后期种植行识别误差;改进后Hough变换法通过利用先验知识对峰值检测范围进行约束,有效提升了种植行检测精度,种植行平均检出率从30%提升至67%,CRDA平均值从0.22提升至0.44;改进后绿色像元累积法通过考察整幅影像的绿色像元累积特征,有效提升角度检测精度,种植行平均检出率从14%提升至93%,CRDA平均值从0.12提升至0.69;4种方法的识别精度从高到低依次为改进后绿色像元累积法、改进后Hough变换法、改进前Hough变换法、改进前绿色像元累积法。【结论】 本研究较好地改进了传统种植行识别方法,为种植密度大、行间距小的小麦种植行识别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63.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系统研究中国历史和文化,深刻把握人类发展历史规律,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汲取智慧、走向未来。”中国传统文化浩如烟海、博大精深,作者尝试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挑选出展现古人生态观点、彰显古人生态智慧的论述进行解读,对现在的林业生态建设提供参考。本文参照现代林业科学技术对《周礼》中涉及的林业科学技术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164.
<正>“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论断科学回答了自然生态与人类文明之间的关系,深刻揭示了两者命运与共、兴衰相依的规律。西山永定河文化带覆盖了从史前到当代漫长的人类和城市历史演变过程,是北京的文明之源、历史之根、文化之魂。西山漫长的生态演变过程深刻影响着北京地区早期人类的出现和人类文明的演化,而森林植被的变化又是西山生态演变的重要组成。我们尝试从西山森林植被的变化入手,找出西山生态变迁和北京文明演化之间的历史关系、山与城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兴衰规律。本文作为开端,从西山地质讲起,回顾了前人对史前人类出现之前西山森林植被变化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