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4篇
农学   12篇
基础科学   17篇
  10篇
综合类   98篇
农作物   6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31篇
园艺   10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以甘肃省清水县元帅系和静宁县富士系苹果为研究对象,比较覆沙果园果实的贮藏品质指标。结果表明,覆沙果园清水县元帅系苹果单果重增加,总糖、有机酸、Vc含量均上升,而固酸比下降;静宁县富士系苹果可溶性固形物增加,总糖、Vc含量上升,可以较好地保持果实硬度。总体分析,覆沙果园可以提高苹果的贮存性能。  相似文献   
52.
【目的】糜子是典型的短日照作物,对光周期反应极其敏感,造成了糜子育成品种生长适应区域狭窄、不能跨区域应用的问题。研究探讨不同光照长度对糜子植株形态建成及幼穗发育的影响,为明确糜子对光周期的反应机理,培育广适应性糜子新品种提供研究依据。【方法】以河北省糜子地方品种二紫杆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出苗后每天补充光照至18 h;设光照0(对照)、10、15、20和25 d共5个处理,每个处理重复3次,18 h光照结束后转移到每天12 h光照人工气候室;田间调查抽穗期,成熟后室内调查株高、茎粗、穗长、穗干重和穗粒干重等农艺性状;利用体视显微镜室内观察糜子幼穗的发育进程并照相记录,统计分析不同光照条件的变化对糜子农艺性状和经济产量的影响及对糜子幼穗分化进程的影响。【结果】每天18 h长日照条件下生长25 d的处理植株平均株高115.6 cm,单穗粒重0.647 g,分别比对照提高了109.0%和472.6%;茎、叶和穗的干物质积累分别比对照提高了416.7%、142.9%和412.0%,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延长光照20 d处理与25 d处理相比较,各器官干物质重差异不显著。在18 h长日照条件下,糜子茎尖生长点一直处于未伸长期,持续营养生长,生殖生长滞后;在12 h短日光照条件下5 d后糜子开始从营养生长转入生殖生长,幼穗开始分化,分化过程可分为生长点未伸长期、生长点伸长期、穗枝梗原基分化期、小穗原基分化期、小花原基分化期、雌雄蕊原基分化期和花粉粒形成期等共7个时期。所有5个增加每天光照时间和长日照天数的不同处理,幼穗分化持续时间均为15 d左右,没有受到前期延长光照时间的影响。【结论】短日照条件下,出苗后增加每天光照时间和增加长日照天数能延长糜子的营养生长期,有利于干物质的积累,可以极显著的提高糜子的生物和经济产量;短日照条件能够诱导和促进糜子从营养生长到生殖生长的转变,而长日照条件则抑制糜子生殖生长的开始;糜子的幼穗分化可以划分为7个不同的时期,生殖生长开始后不受前期延长光照时间的影响,持续时间在15 d左右。  相似文献   
53.
以典型草原天然牧草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青贮方式下典型草原天然牧草养分的对应关系。对试验区内5种牧草进行单贮及混合青贮后,测定青贮样品CP、CA、EE、NDF、ADF指标值,利用对应分析方法诠释青贮方式与天然牧草养分的关系,从象限坐标值分析的角度上反映天然牧草不同青贮方式之间的差异程度和典型草原天然牧草养分之间的相关程度。结果表明,从青贮方式对比混合草样(OS)而言,马蔺(IL)和黄花苜蓿(MF)中CA、CP指标值较高,马蔺(IL)、黄花苜蓿(MF)、羊草(LC)和猪毛蒿(AS)四种牧草的EE指标值相对较高,针茅(SB)和羊草(LC)中的NDF指标值较低,各牧草样品间ADF指标值相差较小。综合分析后可知,单一牧草和混合草样青贮后,豆科牧草CP较高,禾本科牧草中的ADF较高,其他牧草品种的NDF较高,天然牧草的养分指标与青贮种类有关。  相似文献   
54.
为了推动畜牧业尤其是奶业快速稳定的发展,安全储备及管理苜蓿等饲草成为了重要举措。通过储备苜蓿等饲草解决了我国丰歉年饲草的供需不平衡问题、地域性与季节性的差异问题和饲草市场价格不稳定的问题。本文探讨了对苜蓿饲草的安全储备条件:1)合适的打捆条件;2)抑制霉变的条件;3)控制草捆温度,从这三个方面进行管理,从而获得高品质苜蓿等饲草。  相似文献   
55.
鸡是恒温高产动物,全身羽毛覆盖,无汗腺,因此对热的耐受性较差。蛋鸡产蛋的适宜温度是24~27℃,而夏季30℃以上的温度会维持较长一段时间,在此期间如果管理不当就会影响鸡的生产性能,甚至会中暑死亡。所以夏季要使蛋鸡维持正常的产蛋性能,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管理工作。1加强通风鸡舍保持良好的通风换气,可排除舍内有害气体、尘埃和病原微生物,并可调节舍内温度,降低湿  相似文献   
56.
在生产上防治魔芋灰霉病发生的药剂种类选择混乱,及很多药剂对魔芋灰霉病菌的毒力作用也不明确,因此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7种杀菌剂对魔芋灰霉病菌的毒力。结果表明:多菌灵、异菌脲对魔芋灰霉病菌的抑制效果好,EC50分别为0.001、0.005 mg/L;其次是宁南霉素、嘧霉胺、菌核净,EC50分别为0.043、0.052、0.084 mg/L;王铜和硫酸铜钙的抑菌效果最差大于200 mg/L。  相似文献   
57.
根据魔芋的生态适应性及其病害发生规律和品质成因,结合土壤、气候资源和种植传统,提出了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魔芋种植区域规划,共有相对独立的三大适生区域,分别是以巴东、建始、恩施、鹤峰等县(市)为重点的东部区域(Ⅰ区)、以利川市为中心的西北区域(Ⅱ区)和以咸丰县为中心的西南区域(Ⅲ区),这个规划区域与当地传统魔芋种植和分布区域极为一致.在Ⅰ区和Ⅱ区内,分布有11个最适生态区,可作为技术集成示范区和种源生产基地.此外,海拔高度可作为魔芋种植的一个直观重要参数.  相似文献   
58.
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reticuloendotheliosis,RE)是由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病毒(REV)引起的鸡、火鸡、鸭、鹌鹑、雉和鹅等以淋巴网状细胞增生为特征的肿瘤性疾病.尽管REV本身对禽的致死作用并不很明显,但由于REV能使法氏囊萎缩,其致病基因V-rel能引起B淋巴细胞转化为肿瘤细胞,侵损禽机体免疫系统,使机体抵抗力下降,从而导致其他疾病的并发感染,造成高淘汰率和高死亡率.血清学调查表明,我国鸡群感染REV的比率很高.介绍了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RE)的病原学诊断和血清学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59.
针对数据库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运用"任务驱动—案例教学—合作性学习"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60.
正从蔬菜到主粮,从合资到独资,从常规育种到生物育种,中国种业对外资的政策正在发生微妙变化。据接近农业部的知情人士介绍,在新一轮的种业改革中,中国除了对外商投资粮食、棉花种子产业,延续不允许外商独资、合资公司也必须由中方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