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6篇
综合类   40篇
农作物   33篇
畜牧兽医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71.
为筛选并建立超级杂交稻集大穗与多穗于一体的高产栽培技术体系,以水稻强化栽培技术体系(SRI)为基本模式,研究了多种栽培方式对超级杂交稻两优0293生长发育特性和产量的影响,并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主要经济性状与实际产量、不同栽培方式与理想方式分别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与产量关联最密切的性状为有效穗数,其次为千粒重、结实率;产量最高的栽培方式为密度18×104穴/hm2,规格33.3 cm×(10 23.3)cm的宽窄行密株错位形式,该方式的综合表现与目标栽培方式关联最紧密.  相似文献   
72.
施氮量对超级杂交早稻抗倒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超级杂交早稻品种株两优02在不同施氮量水平下的抗倒性进行了2年研究.结果表明:在折合纯氮180 kg/hm2以下范围内,施缓释氮肥对提高株两优02生育后期的抗倒伏能力作用明显,最佳用量为中高量,即折合纯氮142.5kg~150kg/hm2.施氮处理的株两优02抗倒性在不同年份和不同时期间均存在明显差异.2年间均未见倒...  相似文献   
73.
水稻根系分布形态研究法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略回顾了根系研究法的历史.介绍了水稻根系研究法的现状,分为机械挖掘类和非挖掘类,机械挖掘类分为原状土片法、原状土柱法、网袋法、简易根箱法、塑料管土柱法;非挖掘类分为雾培法、同位素示踪法、桶(盆)钵栽培法、沙培法、水培法、水上栽培法等.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4.
在海南三亚热带生态条件下,以超级杂交水稻组合两优培九和苗头组合两优0293、GD—1S/RB207为材料,设置5个不同施氮水平,即分别施纯氮0(N1,CK)、150(N2)、300(N3)、450(N4)、600(N5)kg/hm2,研究不同施氮水平对水稻产量及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两优培九和GD-1S/RB207在N3处理下的产量最高,两优0293在N4处理下的产量最高,但与N3处理下的产量相近.初步认为,在海南三亚生态条件下,超级杂交水稻的适宜总施氮水平为纯氮300kg/hm2,且氮肥(纯氮)用量每增加150kg/hm2,始穗期和齐穗期均相应推迟3-6d,最后全生育期延长3~6d.随着施氮水平的提高,伤流量增加,施氮量大于450kg/hm2后,随着施氮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伤流量不增反降.施纯氮0~450kg/hm2,随着施氮水平的提高,表层根所占体积比下降,中层根所占体积比上升,施纯氮450~600kg/hm2,随着施氮水平的提高,表层根所占体积比上升,中层根所占体积比下降.超级杂交稻两优培九和两优0293的剑叶张角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表现出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的变化趋势;其剑叶表现出变长、变宽的趋势.  相似文献   
75.
对水稻淡黄叶自然突变体安农标810S及其野生型安农810S的光合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安农标810S在整个生长发育阶段总叶绿素含量均显著低于安农810S,但安农标810S与安农810S各自所配的杂交F1代叶绿素含量没有显著差异;安农标810S的叶绿素a/b比值明显大于安农810S;从净光合速率来看,无论是一天中的不同时间段,还是在不同发育时期,安农标810S均高于安农810S;安农标810S的繁殖产量高于安农810S。说明安农标810S既是叶色标记明显的突变材料,也是高光效的水稻变异材料,在杂交水稻种子纯度鉴定和高光效育种方面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76.
覆膜旱作对水稻抗倒性的影响(英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覆膜旱作对杂交中稻88S/1128生育后期抗倒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强水稻抗倒伏能力的排序为不覆膜水作覆膜水作不覆膜旱作覆膜旱作,水作比旱作、不覆膜比覆膜的倒伏指数分别显著降低9.47%~24.10%、14.68%~17.09%;倒伏指数与单株抗折力、蒸腾速率、胞间CO2浓度、光合速率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与单株生物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对易倒伏性贡献最大的因素为单株生物量,对抗倒伏性贡献最大的因素依次为单株抗折力、蒸腾速率、胞间CO2浓度、光合速率、气孔导度。  相似文献   
77.
78.
开发高效吨粮田是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重要途径青先国,易维希,李一平(湖南省吨粮田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湖南省在多年吨粮田开发的基础上,提出"1亩田年产1000公斤粮,净产值过1000元"的高效吨粮田开发技术经济指标,经过2年的试验示范,取得了较好的经...  相似文献   
79.
多效唑是一种新型植物生长延缓物质。为了探明多效唑在杂交晚稻上的应用效果,我们于1987年在衡东县霞流吨粮田开发示范基点进行了对比试验与示范,现将初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0.
1994~1995年的研究示范表明,双季稻区冬作—稻再生稻耕作制度与冬作—双季稻比较,产量基本持平,效益提高,每公顷利润增加58%,并有很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对该类型耕作制度的关键配套技术进行了研究,在注意品种和熟期搭配的基础上,水稻要做到适期早播培育壮秧,合理密植,宽窄行移栽和加强田间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