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0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51篇
林业   38篇
农学   43篇
基础科学   51篇
  42篇
综合类   228篇
农作物   30篇
水产渔业   22篇
畜牧兽医   154篇
园艺   34篇
植物保护   4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51.
湖南省吉首市柑的产业化经营张青春(湖南省吉首市柑开发服务公司416000)湖南省吉首市柑开发服务公司成立于1988年4月,是吉首市委、市政府为引进利用内外资发展柑商品生产,承担产前、产中、产后服务而成立的产业开发企业,独立核算,定额补贴(前5...  相似文献   
52.
青海东部气候变化及其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59~2004年青海东部11个气象台站气温、降水等地面气象资料,建立了气象要素的年、季序列,用气候诊断方法对干旱变化的成因以及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青海东部90年代四季平均气温比60或80年代平均偏高了0.3~0.5℃,冬季增温比较显著,这和中国北方地区的偏暖趋势比较一致。90年代该地区春、秋季降水量减少,导致土壤水分下降,河水的径流明显减少,农作物生长季干旱发生的频次增加,危害程度加重。气候变暖将有利于冬小麦的正常越冬和安全返青,同时也将导致农牧业供水矛盾加剧、晚霜冻和病虫害危害程度的加重以及夏季洪涝、高温热浪灾害发生的频次增加。及时掌握气候变化的信息,加快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是农业适应气候变化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53.
干藏条件下6-BA对月季切花衰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干藏条件下 ,6 -BA(6 -苄基氨基嘌呤 )预处理月季切花萨蔓莎和金牌品种 ,使花材组织水势增高 ,水分亏缺程度降低 ,膜系统保持酶SOD活性增强 ,膜脂过氧化产物MDA含量降低 ,膜透性减小 ,切花瓶插寿命延长 ,延缓了切花衰老 ,不同品种间存在生理效应大小差异。试验表明 ,水分亏缺导致膜稳定性破坏是干藏月季切花衰老的主要生理原因。 6 -BA预处理月季切花 ,是干藏保鲜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4.
山东省小麦叶锈菌生理小种检测及毒性基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1~1994年共测定叶锈菌菌株125个.鉴定结果表明,山东省叶锈菌优势生理小种为洛10类群中的叶中4号,与80年代初鉴定结果比较已发生了改变;叶中4号各菌株对山东省主要栽培品种(100万亩以上)苗期毒力频率,除鲁麦15外,都在90%以上;利用已知抗叶锈基因的近等基因系对山东省叶锈菌群体毒性基因出现频率进行测定分析,认为抗叶锈基因(组合)Lr19、Lr20、Lr25、Lr13+3Ka、Lr3a+3、Lr27+31+10、Lr1+20是山东省小麦抗叶锈育种可以利用的抗病基因(组合).  相似文献   
55.
黄瓜采摘机器人远近景组合闭环定位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黄瓜采摘机器人远景定位精度不高,以致切伤果实和茎蔓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机器视觉具有空间位置反馈功能的末端执行器。对温室环境下黄瓜果实采摘区域图像信息获取方法加以研究,综合HIS色彩空间H、S分量进行阈值分割,结合RGB色彩空间G通道边缘分布特征以及黄瓜形状特征,提取黄瓜采摘区域。基于摄像机线性透视模型,研究了采摘切割点空间定位方法,最终向采摘机械臂控制器反馈位置微调信息。采用远近景组合闭环定位方法,对采摘目标进行闭环定位,有效地解决了采摘机器人一次远景定位误差较大的问题。试验结果表明,排除温室复杂光照情况,机器人末端执行器定位精度达到2mm,满足采摘作业要求。  相似文献   
56.
近30年来城市化进程对北京区域气温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分析了20世纪70年代以来北京市气温指数的变化规律,发现其与城市化进程有良好对应关系。并应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将影响北京城区及郊县各站气温变化的因子分为区域因子及局地因子。计算表明,城市化带来的热岛效应是导致局地增暖的主要因子,占总增暖比重的47.5%~61.2%。在众多表征城市发展的指标中,气温与人口总量的相关性最好。以上结果有助于深入探讨城市化对区域气候的影响机制。  相似文献   
57.
正反转旋耕作业的秸秆混埋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秸秆混埋是增强土壤碳汇的重要技术途经。为分析和比较正、反转旋耕作业的秸秆混埋效果,进行了正、反转旋耕秸秆混埋对比试验。测取旋耕处理后的地貌形态及秸秆在土壤空间中的分布状况,并使用Pro-E造型展示秸秆的空间分布状况。结果表明三维数字化仪配合虚拟造型技术能够直观反映混埋后秸秆在土壤空间的分布状态。2种旋耕处理方式的地表形态及土壤空间内秸秆分布对比分析表明,正转旋耕的秸秆埋覆率及纵向空间分布总体均匀率优于反转旋耕,而反转旋耕的秸秆在沿土壤深度方向的空间分布均匀率、秸秆-土壤混合效果、耕幅内地表平整度等优于正转旋耕。综合分析表明正转旋耕的秸秆混埋质量略有优势,但具体选择混埋模式时还应考虑田间秸秆残留情况。秸秆量较少时反转旋耕较适宜,反之正转旋耕更好。  相似文献   
58.
次生林下红松幼树的最佳生长条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全文对杨桦次生林下红松幼树的最佳生长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林下无灌木或少灌木,距离立木1.5m以外,林冠郁闭度0.5-0.6为红松幼树更新的最佳条件。同时,提出了通过胸径与林分密度的关系对林分郁闭度进行控制的直接方法。  相似文献   
59.
周豆11号是河南省周口市农科所以豫豆24号为受体,豫豆11号为供体,采用花粉管通道法育成的大豆新品种。2003年4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60.
论述了发展城市林业的必要性 ,从 3个方面探讨了城市林业为人民生活、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带来的诸多利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