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9篇
畜牧兽医   32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腹水症是犬常见疾病,致死率较高.引起该病的病因很多,但以营养不良,肝脏、肾脏疾病或肾功能衰减而多见.笔者将多年来遇到的犬营养性腹水症的病例治疗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2.
犬猫皮肤真菌与螨虫混合感染并发脓皮症的诊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犬猫的皮肤病病因多,病原间交叉感染,有的是高度接触性的人畜共患病,而且在防治中病情顽固,治愈疗程长,经常复发,治疗效果也不理想。引起皮肤病的病原很多,常见的有细菌、真菌、螨虫等,且常常是混合感染,如治疗不及时或用药不当,犬猫自身啃挠导致皮肤溃破细菌入侵感染化脓,引发  相似文献   
43.
近年来,重大动物疫情频繁发生事件,对养殖业、社会经济产生的严重性影响,我们迫切需要建立、健全重大动物疫情长效预警机制,笔者分析了重大动物疫情预警方式及特点,建立重大动物疫病的应急预警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44.
犬传染性肝炎与犬瘟热混合感染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追求,饲养宠物犬已成为时尚。宠物犬的数量急剧猛增,其疫病也不断发生。近几年,宠物犬的主人已意识到防疫的重要性,积极为其进行疫苗接种,但宠物犬的疫病越来越复杂,已不是单一的病原微生物感染,而是2种或2种以上的病原微生物混合感染,其诊断治疗较为困难。笔者在临床中遇到的犬传染性肝炎与犬瘟热混合感染病例较多,总结出对其治疗方法,供兽医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45.
牛焦虫分布广泛,主要寄生于黄牛、水牛的红细胞内,体型较小,虫体位于红细胞边缘部,尖端成锐角相连。牛焦虫病是由寄生在牛体上的蜱进行传播,是一种世界性血液原虫病,能引起一种急性发作的季节性的疾病,往往散发或呈地方流行性。临床诊断除可见高热、黄疸、贫血外,常有血红蛋白尿,严重的可造成牛死亡,发病率、死亡率都很高,尤其是在潮湿高热的季节。现就北京市发生的一起牛焦虫病,从发病情况、主要症状、剖检病理变化、实验室检验和治疗措施等作详细介绍,对发生和流行现状以及防控措施等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6.
牛结核病是由牛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人、畜、禽共患的慢性传染病,该病目前仍然是危害养牛业的主要传染病。牛结核病预防的唯一办法是检出感染牛,然后进行淘汰处理,最终建立无结核病牛群。我国检疫牛结核病的唯一指定方法是皮内变态反应,该方法也是最古老的方法,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受人为操作和诊断试剂纯度的影响较大。笔者通过使用进口的牛型结核菌素与国产的牛型结核菌素进行皮内变态反应对比试验,探索牛的结核病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47.
对就诊于宠物门诊患病毒性肠炎的犬542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256例,给予口服庆大霉素、思密达、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治疗。治疗组286例,在上述治疗基础上,肌注干扰素-α(400万IU,1次/d,共5d)。结果表明,干扰素组退热时间、呕吐消失时间、腹泻持续天数和静脉补液所需天数,均比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脱水纠正所用时间比对照组短,但两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干扰素-α治疗犬病毒性肠炎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48.
犬的蠕形螨病是犬奇痒的主要原因,是由犬蠕形螨寄生于犬毛囊或皮脂腺而引起的皮肤病。此病常继发细菌、真菌感染,而引起更为严重的皮肤病。  相似文献   
49.
<正> 犬病毒性肺炎常见于由犬瘟热病毒、犬腺病毒Ⅰ和Ⅱ、犬副流感病毒、疱疹病毒、呼肠病毒引起的急性或慢性肺部炎症,通常老龄犬和幼年犬易发,多发生在晚秋、冬季和早春。1 临床症状病犬体温升高至40℃以上,呈弛张热。精神沉郁,嗜睡,厌食或废食,流鼻涕,出现低幅度的深咳  相似文献   
50.
禽类免疫接种是预防禽类发生疫病的一项重要措施。要使禽群建立对传染病的抵抗能力,需使用疫苗进行人工接种来刺激禽体免疫系统产生免疫应答从而建立免疫力。农村养禽户逐渐领悟到"防重于治"的道理,然而由于对免疫知识了解甚少,在防疫过程中免疫效果不理想,有些养禽户虽然进行免疫接种,但还是发病。一旦疫病发生,治疗非常困难(重大疫病,则就地扑杀无害化处理)从而给养禽户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阻碍了畜牧业生产的健康发展。笔者通过深入农户调查,从以下7个方面阐述农村养禽免疫失败的原因及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