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9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67篇
林业   68篇
农学   82篇
基础科学   52篇
  34篇
综合类   463篇
农作物   13篇
水产渔业   12篇
畜牧兽医   365篇
园艺   52篇
植物保护   18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62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74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64年   4篇
  1962年   2篇
  1960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871.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依据我国现阶段基本国情和我国发展阶段发生的深刻变化所作出的重大战略举措,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期的时代背景下,乡村建设也应该适应时代发展,以更高要求进行乡村转型发展,塑造乡村振兴的全新局面.文章就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土地规划的转型发展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872.
基于贡献率法的滑坡易发性评价——以雅安雨城区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借助GIS技术,利用贡献率法做出了决定滑坡发育的各内部因子数据图层。研究结果为雨城区规划建设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73.
根据烟草(Nicotiana tabacum)转酮醇酶(transketolase)基因序列设计引物,通过RT-PCR克隆了珊西烟(Nicotiana tabacum L.cv.Xanthi NN)的transketolase基因,并将其命名为NtTK.该基因全长2 235 bp,编码744个氨基酸,与已报道的烟草TK基因(A 52295)的核酸序列同源性达99%,与TK基因氨基酸序列一致性达97.16%,有18个不同氨基酸残基,尤其在第101~110位点有连续10个氨基酸残基完全不同.利用pMAL-c 2 x原核表达载体对transketolase基因进行了原核表达,并获得纯化的蛋白.  相似文献   
874.
随着Internet信息的不断增长以及XML技术的发展,RSS技术应运而生。本文介绍了RSS技术的特点,从业务流程的角度分析现有网络教学辅导模式的不足,优化了基于RSS技术的网络教学辅导流程,强调教学辅导过程中知识的有效传递与吸收,实现知识的转化,使RSS更好地为学习者服务。  相似文献   
875.
【目的】扩增奶牛隐花色素昼夜节律调节因子1(cryptochrome circadian regulator 1,CRY1)基因全长编码区(coding sequence, CDS),构建该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检测奶牛CRY1基因的表达谱,为后续探究CRY1蛋白的生物学功能提供参考。【方法】以奶牛肝脏组织cDNA为模板,PCR扩增CRY1基因CDS区,将其与酶切线性化的pcDNA3.1-3HA空质粒以同源重组法连接,重组质粒命名为pcDNA3.1-3HA-cCRY1;利用在线软件对奶牛CRY1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将空质粒pcDNA3.1-3HA和重组质粒pcDNA3.1-3HA-cCRY1转染至HEK293T细胞,利用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奶牛CRY1基因在蛋白水平的表达;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CRY1基因在奶牛不同组织中的表达量。【结果】试验成功获得1 764 bp的奶牛CRY1基因CDS区序列,且成功构建pcDNA3.1-3HA-cCRY1真核表达载体。奶牛CRY1基因与牦牛、山羊、绵羊相似性在98%以上,且遗传距离较近。生物信息学...  相似文献   
876.
高密度条件下行距配置对春玉米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探明在9.0万株/hm2高密度种植条件下旱地春玉米最佳的株行距配置,采用随机区组设计,12个处理(DH1.等行距40.0 cm,DH2.等行距50.0 cm,DH3.等行距60.0 cm,DH4.等行距70.0 cm,DH5.等行距80.0 cm,DH6.等行距90.0 cm,KH1.宽窄行(53.3 cm+26.7 cm),KH2.宽窄行(66.7 cm+33.3 cm),KH3.宽窄行(80.0 cm+40.0 cm),KH4.宽窄行(93.3 cm+46.7 cm),KH5.宽窄行(106.7 cm+53.3 cm),KH6.宽窄行(120.0 cm+60.0 cm))。3次重复,研究了行距配置对郑单958在旱地春播情况下产量和群体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行距的缩小,穗位叶SPAD值、穗位叶净光合速率、叶面积指数(LAI)、PAR截获率、单株干物质积累量、籽粒产量均提高;其中,50.0 cm+50.0 cm和66.7 cm+33.3 cm配置2年平均籽粒产量较90.0 cm+90.0 cm和120.0 cm+60.0 cm配置的平均产量提高24.3%,除2013年DH6处理产量显著高于KH6处理外,其余等行距处理和宽窄行处理之间产量无显著性差异。高密度条件下山西省春玉米最佳行距配置为50.0 cm+50.0 cm和66.7 cm+33.3 cm。  相似文献   
877.
应用MTT比色法,以C57BL/6系小鼠脾细胞作为测定细胞,检测了SRBC和PRBC及自其表面提取的CD58对猪PBMC分泌IL-2的作用,结果表明,上述RBC和CD58对PHA-P诱导的猪PBMC分泌IL-2具有显著或极显著的协同作用(P<0.05或P<0.01),单独作用也可引起猪RBMC分泌IL-2,其协同或单独诱导作用均具有剂量依赖性。同时证明来自猪和绵羊的RBC及CD58的上述作用间无显著差异(P>0.05)。提出CD58对猪PBMC的活化与特异性活化机制相似,依赖于IL-2基因点的激活。  相似文献   
878.
【目的】探讨影响猪腔前卵泡分离的因素,建立有效分离猪腔前卵泡的方法。【方法】以猪次级卵泡为对象,比较4种分离方法和11种卵巢状况对猪次级卵泡采集数量的影响。【结果】针刮法分离猪次级卵泡的数量((14.37±2.29)枚)极显著高于剪碎法((5.62±2.67)枚)、显微分离法((8.28±2.53)枚)和酶消化-机械分离法((8.86±1.91)枚),而且针刮法的处理时间((15.29±1.82)min)较其他3种方法短((20.51±1.99)min(、59.24±4.59)min(、40.59±2.67)min),分离得到的次级卵泡体外培养3 d后,存活率在针刮法(53.29%)、剪碎法(51.08%)、显微分离法(49.87%)之间无明显差异,但均极显著高于酶消化-机械分离法(28.31%)。从不同质量卵巢中采集的次级卵泡数量有较大差异,质量为3.0~≤8.0 g((15.36±2.32)枚)的卵巢得到的次级卵泡数量较≤3.0g((6.31±2.19)枚)和8.0 g((7.83±2.71)枚)多。卵巢有无黄体与次级卵泡的采集数量无明显关系;卵巢上不同大小的可见卵泡数量和分布与腔前卵泡的采集数量相关,卵巢上可见卵泡均衡分布,中、小卵泡较多而无大卵泡,无论黄体存在与否,均可获得较多次级卵泡。【结论】针刮法是分离猪次级卵泡的一种有效方法;在分离卵泡时,要选择质量在3.0~8.0 g,且有可见中、小卵泡均衡分布而无大卵泡的卵巢。  相似文献   
879.
从农民对科技接受的心理特点谈加强农业科技推广对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文章在全面分析当前我国多数农民接受科技的八大心理特点和一般农民心理易于接受农业新技术的五大条件的基础上,提出当前加强我国农业技术推广的六大对策。  相似文献   
880.
水稻培矮64S空间诱变突变株系的花培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实践八号"农业卫星搭载籼稻光温敏不育系培矮64S的干种子,对诱变后代19个突变株系进行了花药培养研究,考察了愈伤组织的诱导与分化情况。结果表明,与对照原种相比空间诱变后代的花药培养力发生了变化,其中H17、H11、H14、H6花药培养力提高,突变后更适合于花药培养;另外,在改良白苗分化方面也有所成效,但效果不大,H8、H6的白苗分化率与对照原种相比得到了有效的降低,其中以H6综合性状表现较好。利用航天技术与花药培养技术相结合,不仅能快速筛选出花药培养力高的优良单株,同时为今后开展籼稻材料的花药培养和选育新的不育系研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