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6篇
畜牧兽医   7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74 毫秒
21.
近年来上海地区猪场出现猪伪狂犬频发的现象,并导致一些猪场猪群的死亡,笔者对上海地区发生伪狂犬的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进行病毒分离和细菌分离,共分离伪狂犬病毒23株,细菌分离以大肠杆菌为主.初步推断上海地区近年来PRV感染频发的可能原因,包括:未注射伪狂犬疫苗、购买时未进行隔离就进行混群饲养及饲养环境较差等.初步提出防控建议:(1)养殖户应当选择大型牧场或者免疫措施做得比较好的猪场购买仔猪; (2)在猪群入猪棚时,应当做好棚舍的消毒工作,以及一个月的隔离饲养;(3)对买回的猪群应当尽快做好主要疫病的免疫; (4)消灭猪场内啮齿类动物,加强抗体监测.  相似文献   
22.
一株类禽型H1N1猪流感病毒的进化分析与分子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7年12月,上海市一养殖场饲养的猪出现咳嗽、呼吸困难、发热及迅速转归等病症。将猪鼻拭子接种鸡胚进行病毒分离,对血凝试验阳性样品在SPF鸡胚上进一步纯化、增殖,分离到1株猪流感病毒(A/swine/Shanghai/1205/2017)。采用RT-PCR对分离毒株进行全基因组扩增测序,利用DNAstar软件,对测序基因片段进行整个阅读框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比对分析,并用MEGA6绘制遗传进化树并分析氨基酸位点。结果显示:分离毒株为H1N1亚型,其8个基因片段均属于类禽型H1N1进化分支,没有出现不同基因型流感病毒片段之间的重组;分离株HA蛋白的裂解位点序列为PSIQSR↓G,具有典型低致病性流感病毒的分子特征。本毒株的分离鉴定为分析我国大陆地区的猪流感流行状况和分子特征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3.
2008年1月,上海某规模化猪场的一批初产母猪发生一起以早期流产为特征的传染病.特点为发病急、传播快、流产率高.发病母猪表现为腹泻、发热、呼吸困难、早期流产等症状.根据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和实验室诊断,确诊为猪蓝耳病和猪圆环病毒病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24.
为了建立可绝对定量狂犬病病毒(RABV)的微滴式数字PCR(ddPCR)检测方法,本试验根据RABV基因组起始区域设计引物和探针,继而优化引物和探针浓度以及退火温度,并对建立的ddPCR方法的灵敏度、特异性和重复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ddPCR方法的最佳引物和探针浓度分别为900 nmol/L和250 nmol/L,最佳退火温度为55℃;ddPCR方法的标准曲线相关系数(R2)为0.999,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灵敏度高,最低可检测到3.37 copies/μL;特异性良好,与常见犬病原无交叉反应;重复性好,检测结果稳定。临床样品的检测结果显示,本试验建立的狂犬病病毒ddPCR方法与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PCR(RT-PCR)方法的符合率为100%。结果表明,本试验建立的狂犬病病毒微滴式数字PCR方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可用于狂犬病病毒的绝对定量检测。  相似文献   
25.
从重组克隆栽体pMD18-P32中扩增出山羊痘病毒P32基因,与毕赤酵母分泌性表达载体pPICgK相连接,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PIC9K-P32.重组质粒pPIC9K-P32用SaIⅠ线性化后,与毕赤酵母(Pichia pastoris)GS115混合后电转化,使重组表达载体与酵母染色体发生同源重组.采用G418抗性梯度筛选法得到高拷贝重组菌株,甲醇诱导目的基因表达.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分析结果表明,用酵母成功表达出了31 000的重组蛋白,该蛋白具有生物学活性,能被山羊痘阳性血清识别.  相似文献   
26.
为了解鸭源H4N6亚型禽流感病毒A/duck/Shanghai/Y20/2006(DK/SH/Y20/06)的来源、特征及其分子演化规律,进一步丰富水禽流感病毒的基因库,对该病毒8个基因片段分别进行了扩增和序列测定,利用分子生物学软件对测序结果进行序列分析,并与GenBank登录的相关病毒进行了遗传演化分析。结果表明,DK/SH/Y20/06的HA基因切割位点附近的氨基酸序列(PEKASR↓GLF)符合低致病力AIV的特征,其分子遗传演化关系属于欧亚分支;NA基因与A/mallard/Yanchen/2005(H4N6)在同一分支内,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8.3%;而PB2、PB1、NP、PA基因与目前在国内流行的H6亚型禽流感病毒关系密切;M基因与A/environment/Korea/CSM05/2004(H3N1)处于同一分支;而NS基因与A/wild duck/Korea/YS44/2004(H1N2)同源性最高。且DK/SH/Y20/06的8个基因与美洲H4N6亚型AIV分离株均不处在同一遗传进化分支上,相互之间遗传关系较远。可见,DK/SH/Y20/06可能是由H4N6、H6N2、H6N5、H3N1和H1N2等不同亚型来源的基因在鸭体内经过复杂重组演变的一株重组病毒。  相似文献   
27.
 将口蹄疫病毒(FMDV)衣壳蛋白前体P1-2A基因和蛋白酶3C基因与启动绿色荧光蛋白双向串连痘苗病毒启动子相连,以KpnⅠ为插入位点,将整体基因片段插入山羊痘病毒转移载体骨架pUC119-TK之中,构建共表达重组山羊痘病毒转移载体pTK-P7.5-GFP-P12A3C。与疫苗弱毒株山羊痘病毒共转染BHK21细胞,经绿色荧光筛选,RT-PCR检测,成功获得能正确表达目的蛋白的重组山羊痘病毒株vTK-3CP1-GFP。  相似文献   
28.
山羊痘病毒通用转移载体的构建及鉴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转移载体的构建是重组羊痘病毒构建的重要环节,在分析羊痘病毒基因组的基础上,以TK基因为插入靶序列,经PCR、酶切鉴定,获得了带有EcoRI、BamHⅠ酶切位点的TK基因片段。将此片段与经相同酶切的pUC119载体连接,构建转移载体pUC119-TK,并且以此为基础构建表达绿色荧光蛋白山羊痘病毒转移载体pTK-P7.5-GFP。将pTK-P7,5-GFP转染羊痘病毒感染的BHK21细胞,48h后报告基因得到表达,这为羊痘病毒载体系统的进一步开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9.
设计并合成荧光引物,建立了Taqman荧光PCR体系,可快速检测全血样品中的牛白血病前病毒DNA。所建立的荧光PCR体系可特异检测牛白血病病毒核酸,而对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毒(BVDV)、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BRV)以及羊胎肾细胞(FLK)、牛布鲁氏菌扩增均呈阴性反应,对pBST-pol重组质粒的检测敏感性可达0.32拷贝。重复性实验的Ct值变异系数介于0.67%~1.16%之间,稳定性实验的Ct值变异系数为3.14%。采用建立的Taqman荧光PCR体系和OIE推荐的套式PCR对94份临床样品进行检测,两者定性符合率达到97.87%。  相似文献   
30.
为了解上海市活禽市场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AIV)分离株的遗传变异情况,本研究对2019年分离的4株H9N2 AIV的8个基因节段进行PCR扩增、克隆和测序,并对获得的8个基因序列进行同源性以及基因进化分析,对与病毒适应性增加的关键氨基酸位点进行了分析,并和目前我国使用的H9N2流感疫苗毒株HA上的抗原位点进行了比较。结果:4个分离株的HA基因仍然属于Y280/97,8个基因节段的重组模式属于G57;裂解位点均为PSRSSR/GLF,符合低致病性AIV的分子特征;这4株病毒存在多个与适应性增加相关的氨基酸突变。在已报道的33个抗原位点中,这4株病毒与我国目前使用的2种H9N2禽流感疫苗毒株(A/chicken/Shandong/6/96(6/96)和A/chicken/Shanghai/F/98(F/98))相比较,最大差异18个抗原位点。以上研究为H9N2亚型AIV的防控和疫苗研制提供了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