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6篇
综合类   6篇
畜牧兽医   7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9 毫秒
51.
为探讨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感染与宿主固有免疫系统的相互作用及其致病与免疫机制,本研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IBV变异株GX-YL5感染鸡后不同时间点气管黏膜和哈德氏腺中固有免疫相关受体和细胞因子的mRNA水平以及IBV载量的动态变化。结果显示,气管黏膜和哈德氏腺中Toll样受体TLR2、TLR3、TLR6、TLR7、趋化因子MIP-1β和趋化因子受体CXCR4、CCR4在IBV感染后1~8天以及细胞因子IFN-α、IFN-β、IL-1β、IL-6、IL-10在IBV感染后1~5天,mRNA转录水平至少有一个时间点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上调;感染后14~28天,一些受体和细胞因子的mRNA则出现下调;气管黏膜和哈德氏腺的IBV病毒载量在感染后立即上升,第3天达到峰值,随后下降。结果表明,IBV感染早期气管黏膜和哈德氏腺中固有免疫相关受体和细胞因子的mRNA转录水平显著上调,说明IBV感染对宿主固有免疫应答产生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52.
鸭坦布苏病毒病(duck Tembusu virus disease)是由鸭坦布苏病毒(duck Tembusu virus,DTMUV)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该病主要在种(蛋)鸭发病,近年来也出现雏鸭发病[1]。病鸭临床症状表现为产蛋下降、采食量骤减、站立不稳、共济失调等[2]。该病于2010年首次在浙江等地大暴发,由于其传播迅速,短时间内蔓延至山东、河南等我国其它养鸭地区,给我国养鸭行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3]。  相似文献   
53.
应用RT-PCR对9个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n fection broch itis v irus,IBV)广西分离株的S1基因高变区Ⅰ(HVRⅠ)进行扩增和序列测定及分析,并用DNA star软件将这些分离毒株与我国常用疫苗毒株、国际上其它血清型的代表参考毒株分别进行核苷酸和氨基酸系统发生进化关系分析。核苷酸与氨基酸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这9个广西分离毒株可形成两个分支:第一分支与弱毒疫苗株H 120、H 52、M a5和参考株M 41、B eaudette的亲缘关系比较近,第二分支与疫苗株H 120、H 52、M a5的亲缘关系比较远。研究结果提示,广西养鸡业现场流行的IBV毒株已经发生了变异,实际免疫中要根据流行毒株的特性来生产和选择合适的疫苗。  相似文献   
54.
禽流感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特性及其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禽流感(AI)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禽类感染和/或疾病综合征,在许多国家给家禽养殖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威胁到人类的健康和安全.从禽流感病毒(AIV)的分子生物学特性及检测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重点介绍了禽流感诊断技术的最新研究及进展.  相似文献   
55.
禽Ⅰ型副粘病毒病快速诊断及广西分离株F基因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禽Ⅰ型副粘病毒 (APMV— 1)共有 9个血清型 ,即APMV 1~APMV 9。APMV 1引起的相关疾病主要有鸡新城疫、鹅副粘病毒病、鸽I型副粘病毒病。这三种疾病的病原既为同一血清型 ,其核苷酸必有较高的同源性。病毒表面具有血凝素—神经氨酸酶 (HN )和融合 (F)蛋白 ,它们在感染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研究发现 ,强毒株F蛋白在裂解位点附近有两对成双存在的碱性氨基酸赖氨酸 (Lys)或精氨酸 (Arg) ,而弱毒株在相应位置只有两个单个存在的碱性氨基酸。1996年Ballagi—Pordany等运用 3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  相似文献   
56.
1发病情况 2011年10月28日,北海市合浦县某天鹅养殖公司送检1只700日龄天鹅,患病天鹅表现精神萎靡,采食减少。  相似文献   
57.
为鉴定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HP-PRRSV)HuN4株感染猪肺泡巨噬细胞(PAM)后,细胞内转录发生差异的基因,本研究采用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以HP-PRRSV HuN4株感染后48 h的PAM细胞mRNA为实验方(Tester),以未感染的PAM细胞为驱动方(Driver)进行消减杂交,得到了HP-PRRSV HuN4株感染后PAM内转录后发生上调的基因.反之,实验方与驱动方互换进行消减杂交,得到了HP-PRRSV HuN4株感染后PAM内转录后发生下调的基因.将2种杂交所得的差异转录基因经PCR扩增后分别克隆到T载体中并转化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从而构建了正向(上调)和反向(下调)的差异cDNA文库.随机挑取文库中的多个克隆用PCR方法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差异文库中的cDNA具有较好的多样性.本研究为下一步的文库克隆的序列测定与差异基因的功能分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8.
我国商业鸡群多种免疫抑制性病毒共感染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2000~2006年间通过对来自我国4个主要养鸡省区的193个商业鸡群共808只病/死鸡分别进行5种免疫抑制性病毒CIAV、IBDV、MDV、REV和ALV感染情况的调查,结果显示:CIAV、IBDV、MDV、ALV和REV的群阳性率和个体阳性率分别为65.56%和30.94%、49.14%和23.98%、35.63%和12.5%、12.22%和4.29%、12.22%和4.16%,其中被检鸡二重及多重混合感染的总阳性率为31.73%,最常见的共感染形式是MDV CIAV(阳性率为10.02%)和MDV ALV(阳性率为8.50%);7个不同品种鸡被各种病毒的感染率也不尽相同。结果证实,免疫抑制性病毒的感染在4个省区的商业鸡群中普遍存在。  相似文献   
59.
1998年5月初,玉林市茂林镇某私营瘦肉型猪场的断奶仔猪发生猪痘,现将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1998年5月初,猪主把4窝(30日龄、35日龄各两窝)共36头断奶仔猪集中饲养于一间较阴冷潮湿的约12平方米的猪栏里。其中的25头仔猪在断奶后一周内相继发病,...  相似文献   
60.
为了解鸡干扰素刺激基因(ISG)在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感染雏鸡气管黏膜中的表达情况,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IBV M41株感染SPF鸡后不同时相气管黏膜中β干扰素(IFN-β)和干扰素刺激基因mRNA转录水平和IBV病毒载量变化。结果显示,鸡气管黏膜中IFN-β和干扰素刺激基因Mx、PKR、OAS、Viperin、IFITM3和IFIT5mRNA转录水平在感染后(DPI)第1~14天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上调,且均在5DPI达到峰值;鸡气管黏膜中IBV病毒载量在1DPI急剧升高,在5DPI达到峰值,14DPI病毒载量急剧下降。结果表明,IFN-β、干扰素刺激基因Mx、PKR、OAS、Viperin、IFITM3和IFIT5mRNA转录水平与IBV病毒载量变化趋势一致,提示IFN-β、干扰素刺激基因Mx、PKR、OAS、Viperin、IFITM3和IFIT5在抵御IBV入侵、抑制IBV复制、增殖以及病毒清除中发挥重要作用。试验结果丰富了宿主抗IBV感染的固有免疫应答机制,为IBV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