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1篇
林业   7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2篇
  2篇
综合类   40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33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61.
近年来,随着养猪业集约化、规模化的发展,市场流通渠道的增多,一些已经基本控制的疾病,如猪瘟、猪丹毒等,目前在生产上时有发生,且有扩散、蔓延的趋势。猪瘟、猪丹毒、仔猪副伤寒.猪链球菌病和猪弓形虫病、附红细胞体病这几种疾病,由于一些疾病的病原在流行过程中发生变异,毒力减弱,加上猪群中的免疫水平参差不齐,导致某些疾病在流行过程、症状表现和解剖病变等出现非典型变化,所以容易造成误诊,特作如下鉴别诊治。  相似文献   
62.
沟施或穴施吡虫啉对蔬菜蚜虫的控制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盆栽接虫试验和田间试验表明,蔬菜播种时沟施或移栽时穴施具根系传导特性的吡虫啉有效成分450~750g/hm2,可有效控制十字花科蔬菜萝卜全生育期蚜虫的为害。盆栽接虫试验结果表明,药剂处理后蚜虫存活率为0;田间试验表明,沟施或穴施吡虫啉对蔬菜蚜虫全生育期的控制效果为92.16%~100%。  相似文献   
63.
不同氮肥施用量对水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三江2号为供试材料,研究不同氮肥施用量对水稻植株生长、抗病性、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植株的叶片、茎鞘和穗的干物重大致上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不断增多,当达到14 kg/667 m2时,干物质积累量略有下降。瘪粒数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多,结实率和实测产量以中氮水平为高。糙米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都不是以最低氮和最高氮水平为最高,而是中氮水平处理最高,水稻外观品质垩白率和垩白度都是低氮水平较低。  相似文献   
64.
吡虫啉拌种对小麦蚜虫的控制效果及增产作用研究初报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试验结果表明,用吡虫啉225~480 g拌100 kg小麦种,可有效地控制小麦全生育期麦蚜的危害,持效期长达7个月。在小麦发生始盛期至高峰期,防治效果达91.38%~99.52%。小麦的千粒重、单穗重、小区产量均较高,千粒重提高了9.41%~13.41%,小麦增产37.36%~48.06%。  相似文献   
65.
棉籽饼提取液对植物病原菌的抑制作用及其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棉籽饼的用甲醇提取液(以棉籽饼与70%甲醇1∶1提取),对9种植物病原菌进行了室内抑菌作用测定,其中,对苹果轮纹病病菌和苹果炭疽病菌较好,10倍的浓度48 h分别达到63.27%和61.07%;对黄瓜灰霉病菌和小麦赤霉病菌10倍的浓度72 h分别达到71.70%和66.67%。色谱分析及显色反应表明,其主要成分为槲皮素及其糖苷和缩合单宁,提取液中总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为1.48 mg/mL。  相似文献   
66.
刘爱芝  韩松  梁九进 《植物保护》2012,38(6):161-165
采用拌种、播种穴(沟)施药和开花下针前撒施毒土3种施药方法,研究新烟碱类杀虫剂吡虫啉不同施药方法对花生蛴螬的防控效果和对花生产量的影响。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用量225~420g/hm2于花生开花下针期撒施毒土,防虫效果、保果效果和有效果数增加均显著优于播种沟(穴)施药。拌种防治花生蛴螬保果效果、防虫效果和产量的增加随着拌种用药量的增加而增加,但低于播种穴施药和生长期撒施。示范试验结果验证表明:于花生开花下针期撒施毒土效果最好,用量420~630g/hm2,防虫效果、保果效果和产量增加分别为87.80%~95.12%、92.42%~95.90%和83.23%~86.61%。  相似文献   
67.
【目的】旨在深入挖掘大丽轮枝菌致病相关基因。【方法】运用转录组测序技术比较分析了强致病力大丽轮枝菌Vd991在侵染陆地棉品种Coker 312早期阶段的基因表达情况。【结果】对Vd991侵染前后的转录组数据进行差异表达分析,共筛选到979个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DEGs),其中376个上调,603个下调。通过基因注释和功能分类发现,这些DEGs涉及细胞增殖与生长、产孢、碳水化合物结合、蛋白激酶活性调节、裂解酶活性、水解酶活性等功能。对上调DEGs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功能富集分析,发现共有277个GO词条达到显著富集水平(P0.05),涉及生长速率正向调控、核苷酸合成、解旋酶活性等功能;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分析表明,上调DEGs参与53个代谢通路,包括嘧啶代谢、嘌呤代谢等。【结论】在早期侵染过程中,大丽轮枝菌细胞增殖相关基因表现活跃。上述分析为进一步揭示大丽轮枝菌的致病机理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68.
冰袋预冷处理对文心兰鲜切花瓶插寿命及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文心兰鲜切花为试材,采用冷库和冰袋预冷2种处理,研究其对文心兰鲜切花采后瓶插寿命及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文心兰鲜切花经冷库预冷6h和包装箱内6个冰袋预冷48h处理后,其鲜切花的瓶插寿命最长,为14.3d,比对照(CK)延长了2.5d。经预冷处理后,文心兰鲜切花瓶插寿命的延长与其水分平衡值、丙二醛(MDA)和可溶性总糖含量的变化明显相关,表明冰袋预冷处理可有效降低其鲜切花采后水分和营养消耗,延缓衰老和延长其瓶插寿命。  相似文献   
69.
不同山楂品种总黄酮含量的检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连续2年对我国主要山楂产区的山楂总黄酮含量进行了测定,2002年测定的7份山楂样品中,以河南辉县生产的豫北红总黄酮含量最高,达7.62%;其次是山东的大金星和敞口,分别为7.27%和7.12%。2003年测定的7份样品中,以栾川采集的山楂总黄酮含量最高,达9.42%;其次是采自辽宁的豫8001和百泉7901,分别为8.40%和8.06%;辉县的豫北红居第4位(7.99%)。豫北红总黄酮含量较高,丰产性好,应作为今后河南山楂规范化种植基地建设的优先选用品种。  相似文献   
70.
20 0 2年 8月中旬 ,鸡西市恒山区柳毛乡 ,刘某家饲养 60日龄鸡发生以呼吸困难为主要临床症状的疾病 ,经确诊为曲霉菌病。现报道如下 :1 发病情况 刘某家饲养了 60 0只混合雏 (本地鸡 ) ,按常规免疫程序进行免疫 ,采取围栏散养 ,夜晚入舍的饲养方式 ,鸡群生长发育良好。于 8月 18日购回 3袋玉米粉碎饲喂 ,饲喂第 3天 ,鸡群开始发病。经投服盐酸环丙沙星、土霉素等药物 ,但仍未能控制病情 ,且有死亡发生。 8月 2 3日来站就诊后 ,更换饲料 ,改用制霉菌素拌料饲喂 ,用中药大青叶、桔梗、肺形草、鱼腥草煎水 ,同时以 0 .0 5 %的硫酸铜混饮 ,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