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4篇
  1篇
综合类   145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60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1年   1篇
  196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41.
用36只2月龄Sprague-Dawley(SD)雄性大鼠研究两种给药制度下Cimaterol(CIM)对其生长、代谢及内分泌的影响。表明CIM的作用与大鼠的神经内分泌系统及消化代谢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2.
通过检测cAMP的浓度、cAMP依赖性的蛋白激酶A(PKA)活性、睾酮的含量及芳香化酶活性的变化,体外研究了大豆异黄酮调节大鼠睾丸间质细胞分泌睾酮的机制。结果显示:大豆异黄酮能够提高cAMP的含量和PKA的活性,同时抑制了芳香化酶的活性,最终导致间质细胞分泌睾酮增加。提示大豆异黄酮植物雌激素促进睾酮的分泌主要是通过激活间质细胞cAMP/PKA信号通路,并且抑制芳香化酶活性,从而降低睾酮向雌二醇的转化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43.
芒柄花素(Formononetin)是从豆科植物三叶草中分离提纯得到的一种植物雌激素类物质,属异黄酮类化合物。芒柄花素和其它异黄酮类物质对家畜繁殖力有明显作用,对生长发育及泌乳的影响,也开始引起注意。本研究室发现,芒柄花素对离体蟾蜍心脏有强心作用。为了解芒柄花素对于哺乳动物心血管系统的作用及其机制,作者对大鼠进  相似文献   
44.
稻草青草期水牛瘤胃缓冲容量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5.
大麦和米糠中抗营养因子对家禽食糜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艾晓杰  韩正康 《饲料工业》2003,24(11):55-57
降低成本,提高动物对现有饲料及资源的利用,是提高畜牧业经济效益的关键环节之一。近年来,在生产实践中广泛使用酶制剂以改善家禽对饲料的利用率,减少抗营养因子的负面效应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效益,现结合在鹅上的研究结果,对酶制剂与家禽的食糜性状的影响作一综述。谷物中的可溶性非淀粉多糖(Non-starchpolysaccharide,NSP)具有抗营养作用,它们在大麦中主要以β-葡聚糖为主,而米糠中的NSP则含有较多的阿拉伯木聚糖(莱恩斯,1995)。一方面,它们溶解于水后使溶液的粘度增加(Bhatty等,1991),采食后可提高了肠道食糜的粘度,从而影响家禽对营…  相似文献   
46.
<正> “瘦肉多”(商品名)主要成分为克伦特罗(C-lenbuterol),它是一种人工合成的β—肾上腺能激动剂。国外八十年代所作试验表明,将其添加到畜(禽)日粮中可以明显提高胴体瘦肉率并减少脂肪沉积,被认为是一种有潜力的改良胴体组成的物质,但它对  相似文献   
47.
48.
18只 7日龄雏鹅 ,随机分成对照和试验两组。饲以大麦 (占 45 % )基础日粮 ,试验组添加 0 .1%的Biokyowa粗酶制剂。实验期为 7~ 2 1日龄 ,2 1日龄屠宰 ,测定小肠食糜中的粘度和pH值。结果显示 :对照组雏鹅小肠各段食糜粘度依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次序向后逐渐显著增加 (P <0 .0 1) ,十二指肠食糜的粘度较空肠和回肠食糜分别低 17.6 1%(P <0 .0 1)和 37.15 % (P <0 .0 1) ,而十二指肠食糜pH值则较空肠和回肠分别低 0 .75 % (P >0 .0 5 )和 5 .92 % (P >0 .0 5 )。试验组各段小肠食糜上清的粘度变化趋势与对照一致 ,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食糜的粘度较对照组分别低 17.6 1%(P <0 .0 1)、37.15 % (P <0 .0 1)和 5 9.46 % (P <0 .0 1) ;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食糜的pH值与较对照组分别低 4.2 1%、4.18%和 3 .79% ,但差异不显著 (P >0 .0 5 )。以上结果表明 :酶制剂通过解除饲料中β -葡聚糖等抗营养因子对消化的负面作用 ,改变了小肠食糜中理化特性 ,从而影响其化学性消化和吸收 ,提高了机体饲料的转化效率 ,有利于雏鹅的生长。  相似文献   
49.
<正> 国内外利用良种乳牛为父系与牦牛杂交,后代的产乳性能与牦牛比较有显著提高,而其泌乳生理特性经杂交后有何变化尚待研究。为此,我们于1964年8月初至9月中在甘肃山丹军马场进行实验工作。  相似文献   
50.
本实验选用江苏省东台县种畜场9头成年母海仔水牛,于1984年5月至9月在草滩牧场进行了春、秋两期实验。秋季放牧期瘤胃内乙酸/丙酸(A/P)比值和pH值均显著高于春季放牧期;TVFA浓度和可消化干物质采食量也稍高于春季,但差异不显著(P>0.05)。放牧水牛瘤胃中TVFA变化较平稳,与采食量关系不甚明显。春季放牧期采食量和食糜排出速率均显著低于秋季;而表观消化率则显著高于秋季。春季放牧期采食量(Y),表观消化率(X_2)和食糜排出速率(X_1)三项指标两两之间均呈正相关,复回归方程为:Y=-10.48+0.2216X_1+0.1615X_2(r=0.70,P<0.05);秋季放牧期采食量与食糜排出速率呈正相关,但分别与消化率呈负相关,三者的复回归方程为:Y=-4.66+0.5239X_1+0.4662X_2(r=0.88,P<0.01)。本实验中放牧水牛的采食行为虽然受到选择性牧食、草生状态和放牧距离等外界因素的影响,但牧食量受食糜排出率和表观消化率的共同调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