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篇
  2篇
综合类   10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13篇
园艺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为筛选对油菜田芽期安全、高效、低成本的除草药剂,笔者比较了不同化学除草剂及其不同用量对防除油菜田间杂草的效果。结果表明:所用的化学除草剂对油菜无毒害作用,对油菜田的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的防效均在94%以上,对油菜田有增产增收的效果,增收在4340元/hm2以上,其中50%异松?乙草胺乳油1200 mL/hm2兑水1125 kg/hm2于油菜播种后进行土表喷施,除草、增产增收的效果比较好。  相似文献   
32.
本研究介绍了基于上下位机的林果采收激振电机频率控制系统与实现,模拟实现了上下位机通过串口通信设置扫频参数以及单片机独立通过按键设置扫频参数.通过参数设置使电机有两种工作模式,一种工作模式为单一频率转动,另一种工作模式为一定频率范围内的扫频转动.上位机采用MFC控制面板与下位机通信,实现更为便捷的参数设置.同时,下位机可...  相似文献   
33.
花后渍水对不同耐渍型冬小麦籽粒灌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江汉平原冬小麦中后期常遭受涝渍灾害,为明确花后渍水对冬小麦籽粒灌浆进程的影响,以郑麦9023(耐渍型)和扬麦20(敏感型)2个小麦品种为研究对象,利用灌排可控的测坑模拟冬小麦花后不同天数(5、9、13和17 d)的渍水胁迫,应用Richards模型对冬小麦籽粒灌浆进程进行了模拟,在此基础上分析各籽粒灌浆参数与渍水天数的关系。结果表明:花后渍水5、9、13和17 d,郑麦9023(耐渍型)分别减产10.84%、19.51%、25.93%和36.52%,扬麦20(敏感型)分别减产14.25%、25.84%、37.26%和47.84%。导致冬小麦减产的主要原因是千粒质量降低,花后渍水天数每增加1 d,冬小麦郑麦9023和扬麦20千粒质量分别降低0.961和0.996 g。Richards方程能极显著模拟花后渍水冬小麦籽粒灌浆过程,拟合方程决定系数均在0.99以上。对耐渍型冬小麦,花后渍水主要显著缩短活跃灌浆期,且主要是显著缩短籽粒灌浆快增期和缓增期的持续天数;对敏感型冬小麦,花后渍水主要显著降低籽粒灌浆三阶段的灌浆速率。花后渍水增加1 d,郑麦9023籽粒活跃灌浆期缩短0.827 d,籽粒灌浆快增期、缓增期灌浆持续天数分别缩短0.492、0.963 d,扬麦20单粒最大灌浆速率降低0.046 mg/d、单粒平均灌浆速率降低0.032 mg/d,籽粒灌浆渐增期、快增期和缓增期单粒灌浆速率分别降低0.011、0.040和0.010 mg/d。研究可揭示花后渍水致使冬小麦减产的影响过程,为冬小麦涝渍灾害防控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34.
为筛选出适宜在祥云坝区种植的二棱或多棱大麦品种,以期更好的利用冬闲田,提高土地生产效益,以12个大麦新品种为试验材料进行了筛选试验,对其物候期、田间抗病抗逆性表现、主要农艺性状、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等指标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凤19-04综合表现最佳,可作为首选新品种在祥云坝区小面积示范种植;凤19-13综合表现次之,可作为搭配品种在祥云坝区小面积示范种植;凤18-05是二棱参试品种中表现较好的品种,可选留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35.
36.
随着我国生猪产业的迅速发展,蛋白质资源出现严重匮乏,开发新型非粮蛋白饲料成为解决蛋白资源短缺的重要途径。酵母蛋白具有粗蛋白质丰富,利于消化吸收,且高产廉价等特点,已成为畜禽生产中动、植物蛋白的良好替代品。因此,文章主要综述酵母蛋白的营养价值及酵母蛋白对仔猪生长性能、机体免疫和肠道健康的影响,并对其在仔猪生产中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为酵母蛋白的开发与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7.
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heterotrophic nitrification-aerobic denitrification, HN-AD)脱氮技术可在好氧条件下同步实现硝化/反硝化过程,在海水养殖废水生物脱氮处理中具有显著的优势。文章梳理了海水环境中HN-AD菌的分离筛选研究,结合关键功能基因和酶系分析了HN-AD脱氮途径与机制,归纳了碳源、碳氮比、溶解氧、氮源、温度、pH以及新型污染物等主要环境因子对HN-AD菌脱氮效果的影响。今后需进一步通过常规和分子生物学手段获得高效脱氮菌株,借助多组学手段阐明脱氮途径机制,厘清环境因素影响HN-AD菌的分子生物机制以获得最优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