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6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0篇
林业   14篇
农学   16篇
基础科学   63篇
  20篇
综合类   145篇
农作物   11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135篇
园艺   19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为比较南方夏季高温高湿气候下种公猪站不同降温模式对公猪精液品质的影响,根据降温模式安排了对比试验。试验分为两组,其中一组为中央空调降温模式,另一组为水帘降温模式,试验通过对比高温期间两组猪舍公猪精液的品质指标,来评价两种降温模式的应用效果。试验中观察到,在高温季节,北舍中央空调组的舍内平均温度比南舍水帘组低2℃,北舍各品种种公猪精液的平均精子密度、平均活力、平均分装瓶数,以及精液活力低于0.7的比例与不合格精液弃用量等指标,明显优于南舍水帘组的相应指标。这提示在南方及高温高湿地区,中央空调的降温效果比水帘好,对种公猪精液产量有保障作用。试验为南方及高温高湿地区的公猪站建设提供了可参考的降温模式。  相似文献   
42.
为探讨茶园地散养方式对瑶山鸡生长及屠宰性能的影响,选用30日龄、体重基本一致的瑶山鸡共计120只,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60只,每组再分为6个重复小组,每小组10只。分别采用一般坡地散养和茶园地散养方式进行饲养。饲养至90日龄时进行屠宰,并对生产及屠宰性能相关指标进行测定。结果显示:一般坡地散养方式的瑶山鸡90日龄体重低于茶园地散养组、平均日增重显著低于茶园地散养组(P<0.05),料重比高于茶园散养组;茶园地瑶山鸡90日龄的屠体重、半净膛重、全净膛重、腿肌重和瘦肉率均高于坡地散养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茶园地散养组的肝重、脾脏重显著高于一般坡地散养组(P<0.05);茶园地散养组瑶山鸡的组氨酸、精氨酸、肌苷酸含量显著高于一般坡地散养组(P<0.05),其他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综上表明,与一般坡地散养方式相比较,茶园地散养方式更利于瑶山鸡的生长。  相似文献   
43.
为了探究单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AMPK)家族PRKAA1基因多态性对香梅F1代猪(从江香猪♂×梅山猪♀)肉品质和屠宰性能的影响,以PRKAA1基因为候选基因,运用PCR扩增结合直接测序法,对香梅F1代猪PRKAA1基因外显子区域SNP位点进行筛选,并分析不同基因型与肉用性状间关联性。结果显示:在试验群体中第7外显子75 bp处存在A/G突变,命名为g.75AG;遗传学分析发现,AG为优势基因型,等位基因A为优势等位基因,g.75AG属于中度多态,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关联性分析显示,AG型个体胴体重、棕榈酸指标均显著高于AA、GG型(P0.05),AG和GG型个体瘦肉重显著高于AA基因型(P0.05)。结果表明:PRKAA1基因第7外显子g.75AG位点突变对香梅F1代猪胴体重、瘦肉重及棕榈酸具有一定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44.
某规模化猪场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与应用情况综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1国内外养猪业信息化管理系统发展历程综述信息化、数据化管理是猪场实施现代化管理模式的关键标志。从20世纪后期到现在,国内外养猪业的数据管理从原始的手工帐阶段逐步发展到以电脑软件为基础的信息化管理阶段。在此过程中,生产技术水平也随着信息化管理的发展有了跨越式的提高。1.1国外养猪业信息化管理系统概况欧美国家的养猪业从20世纪70年代起,  相似文献   
45.
为精准解析中国冬小麦品质的变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研究中国冬小麦籽粒品质在2006-2019年的时空分布特征,探究影响冬小麦籽粒品质的关键气象因子,分析冬小麦品质与关键气象因子的空间异质性。结果表明,中国冬小麦籽粒蛋白含量、湿面筋含量和沉淀值在空间上总体呈东北高西南低的变化趋势,各指标在时间上没有一致的变化特征。籽粒蛋白含量与开花至成熟期间最高气温大于30℃的天数呈极显著正相关,空间上具有一定正相关特征;湿面筋含量与开花至成熟期的平均气温呈极显著正相关,空间上具有一定正相关特征;沉淀值与开花至成熟期的日照时数呈显著负相关,空间上呈现出明显的负相关。因此,根据影响冬小麦品质形成的关键气象因子,合理布局冬小麦种植区划,制定冬小麦优质发展的气候适宜区,有利于冬小麦品质提升的气候资源高效利用。  相似文献   
46.
随着畜牧业集约化的发展,动物福利对猪肉品质和质量安全的影响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在养猪生产中,早期发现猪群在健康和福利上出现的问题,并在发病前做出相应处理,可减少经济效益的损失。文章综述了关于行为自动检测技术在生猪健康和福利中的研究进展,包括使用射频识别技术RFID、传感器技术、蓝牙技术以及图像记录技术来监控猪的采食、饮水和排泄行为、与运动姿势相关的行为、疾病特异性行为、社会行为等。结合当前精准畜牧业中要满足生猪健康和福利的发展趋势和应用需求,自动检测动物行为的应用将向自动采集数据和自动分析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47.
正值全国小麦、水稻跨区机收的时节,中国农业机械化信息网"农机跨区作业服务直通车"(简称"直通车")在5月应时开通.这不仅对于农机跨区作业是一件大事,也是农机化管理系统的一件大事,对于提高行业信息化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8.
试验旨在研究饲粮表观代谢能水平对1~14日龄三穗鸭生长性能的影响,以估测三穗鸭的表观代谢能需要量.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试验设计,选取336只健康1日龄雄性三穗鸭,随机分为6个处理,每个处理7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鸭.采用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表观代谢能水平分别为10.92、11.38、11.80、12.26、12.68、1...  相似文献   
49.
为了揭示局地暴雨天气的成因,以期为此类农业灾害性天气的预报预警提供指示,笔者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加密自动站资料和多普勒雷达回波资料,对鲁西北地区2012年7月4—5日暴雨天气过程的环流背景、物理量场特征和中小尺度系统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暴雨的主要影响系统是高空西风槽、切变线和低空急流;聊城地区水汽通量散度所揭示的强水汽辐合时间与垂直运动发展增强时间没有很好的对应,因此此次强降水时间较短;暴雨落区与强上升运动的发展区域在空间上相关性更好;对流层低层辐合线触发了不稳定能量的释放产生暴雨;此次暴雨过程的局地特点可以用中小尺度系统进行解释,而中小尺度系统的跟踪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区域站资料的开发应用;多普勒雷达的强雷达回波单体和阵风锋能较好地解释此次局地暴雨过程,多普勒雷达产品的应用有待近一步深化研究。  相似文献   
50.
韩雪  纪凯婷  朱莉 《安徽农学通报》2018,24(14):146-147
根据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园林植物配置课程的特点,针对目前园林植物配置课程存在的一系列问题,采用项目驱动教学模式,改变单纯理论教授的教学手段;精选制图软件,架构合理体系;采用多样化考核方式,注重学生实践考核等教学改革措施,以期为园林植物配置课程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