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1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2篇
  1篇
综合类   29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41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文章介绍了河套地区马铃薯复种大白菜早熟栽培技术,通过此项技术,马铃薯和大白菜均可提早上市,可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2.
<正>1病因分析生产瘫痪又称乳热症,是奶牛分娩前后突然发生的一种严重代谢疾病,其临床症状以四肢瘫痪、卧地不起、知觉消失、头颈转向一侧为特征。主要发生于饲养良好、第3~6胎的高产奶牛,在产后3天内多发,少数在分娩过程中或分娩前数小时发病,初产母牛则几乎不发生此病。一般认为引起生产瘫痪的直接原因是分娩前后血钙浓度急剧降低而发生的一种严重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43.
在宁南山区有些农户,利用黄土地挖窖进行贮藏保鲜马铃薯,在良好的贮藏条件下,块茎正常的自然损耗率不超过2%.有的贮藏能手经过一个冬天的贮藏,还能做到"三不一保",即不冻、不烂、不发芽,保持原有纯色.到第2年3-5月份还能卖个好价钱.通过3年来试验与观察,我们总结出一整套适宜于黄土高原上宁南山区马铃薯窑窖贮藏保鲜实用技术.  相似文献   
44.
光存储技术的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光存储在新世纪信息技术发展中的重要性以及发展趋势,对光子存储、波导多层存储、全息存储的光学存储系统进行了简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45.
通过3年的试验观察总结出了一套适宜宁南山区马铃薯窑窖贮藏保鲜实用技术,即要抓好马铃薯发育后期的田间管理措施;适时、高质量地收获马铃薯块茎;马铃薯入窖后严格控制窖内温、湿度,以防块茎发芽、霉烂等,以延长马铃薯贮存时间。  相似文献   
46.
马铃薯脱毒试管苗组培扩繁技术规程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马铃薯组织培养苗(组培苗),由于具有繁殖速度快,生长整齐一致,高产、优质,性状稳定和便于运输等优点,所以马铃薯主要生产国都采用这一技术.为了长期保持优良品种的生产潜力,需生产无病毒基础种,组培苗的培育则是种薯生产的基础.巴彦淖尔市农业科学院从2002年开始马铃薯脱毒试管苗组培扩繁技术,在多年研究实践基础上总结出了一套马铃薯脱毒试管苗组培扩繁技术规程,供广大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47.
鸡传染性鼻炎是由副鸡嗜血杆菌引起的鸡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以鼻窦发炎,患病的鸡只呼吸罗音、打喷嚏和脸部肿胀为主要特征。本病呈世界性分布,在我国,IC的发病率为20%~50%,死亡率5%~20%。从2000年开始IC的发病有明显的增加,主要表现:发病鸡只的日龄小,发病持续的时间长,  相似文献   
48.
本文主要从杨树的育苗技术和造林技术以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49.
HA蛋白位点变异影响H7N9亚型流感病毒特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2013年春,我国首次出现人感染H7N9亚型禽流感疫情,对家禽养殖和公众健康均产生了严重危害,并且在第5波流行期又演变出血凝素(hemagglutinin,HA)蛋白裂解位点处存在插入突变的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株。HA作为A型流感病毒表面表达丰度最高的糖蛋白,在介导病毒与宿主细胞表面受体的结合、促进病毒囊膜与细胞膜的融合、刺激机体产生中和抗体等方面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围绕H7N9病毒,简要综述了HA蛋白的结构与功能,及其关键功能氨基酸位点变异影响病毒生物学特性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深入解析HA蛋白在H7N9病毒感染致病中的作用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50.
在对华东地区家养水禽中流感病毒的带毒状况进行流行病学监测的过程中,采用常规的血清学试验和特异性RT-PCR方法,分离鉴定出1株H6N5亚型禽流感病毒A/duck/Yangzhou/013/2008(简称Dk/YZ/013/08)。为了探讨该亚型病毒在流感病毒生态分布中的作用,作者对Dk/YZ/013/08进行了全基因序列测定,并结合Gen-Bank中已收录的所有H6N5亚型病毒的基因组序列及其它参考序列进行了遗传进化分析。结果表明Dk/YZ/013/08的血凝素基因(HA)与近年中国台湾分离的鸭源毒株A/duck/Kingmen/E322/2004(H6N2)的核苷酸一致性最高(94%),推导的氨基酸剪切位点序列为"P-Q-I-E-T-R-G",为典型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的特征序列;神经氨酸酶基因(NA)与瑞士分离株A/mallard/Switzerland/WV4060167/2006(H3N5)的亲缘关系最近(核苷酸一致性96.9%);而碱性聚合酶2(PB2)基因则与A/duck/Zhejiang/11/2000(H5N1)的遗传距离最近,可能由H5N1亚型流感病毒提供,提示该毒株可能是一株重组病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