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畜牧兽医   68篇
  2023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肠道上皮细胞(intestinal epithelial cells,IECs)是动物机体抵御病原微生物的第一道防线,是黏膜机械屏障、免疫屏障和化学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吸收和屏障双层功能。肠道中微生物数量庞大、种类繁多,根据其与宿主的关系,主要分为共生菌、条件致病菌和病原菌3类,在肠道屏障的构建中发挥重要作用。IECs首先通过直接或间接方式对肠道微生物进行识别,区别自身与非自身,对自身物质(即共生菌)免疫耐受,对非自身物质(即病原菌)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IECs与肠道共生菌共同抵御肠道病原微生物,维持肠道健康,病原微生物侵入肠道,IECs主要通过胞外分泌物和细胞表面黏液层双重屏障发挥作用,其中胞外分泌物主要包括黏蛋白、抗菌分子和抗微生物免疫球蛋白。肠道共生菌可以通过竞争识别位点,分泌抗菌物质,增加黏液分泌,诱导IECs更新、增殖和修复等方式抵御病原微生物,维护正常的肠黏膜屏障功能。在IECs抵御肠道病原微生物入侵过程中,病原微生物通过自身运动、分泌毒素和酶等破坏肠上皮屏障,直接接触IECs,对其进行损伤。因此IECs和肠道菌群间相互作用,共同维持肠道内环境稳态。作者就IECs和肠道微生物结构、功能的适应性变化作一综述,以期阐述肠道微生物-上皮细胞屏障互作的机制。  相似文献   
62.
<正> 防治失败的原因抗生素对乳腺炎防治失败的原因与分析抗生素是防治奶牛乳腺炎首选药物,但是许多抗生素在防治乳腺炎的过程中效果不佳或治疗不久又复发,一般有以下几种原因:①抗生素在乳腺的分布较差。例如,氨基糖苷类药物链霉素、新霉素等脂溶性较差,而且乳腺的水肿和凝乳块又阻碍了抗生素的吸收;一些抗生素,如四环素,一旦与乳汁结合,抗菌活性明显降低;有些抗生素,如青霉素类,半衰期较短,有效药物浓度维持时间不足或用药时间间隔太长,难以达到杀灭细菌的目的。②细菌耐药性的形成。长时间使用1种或2种抗生素,会引起细菌的耐药性或交叉耐药性。例如,大多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有耐药性;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青霉素、四环素、甲氯苯青霉素、先锋霉素等有耐药性;大多数革兰氏阴性菌表现出对链霉素、四环素、氨苄青霉素、羟氨青霉素等有耐药性。另外,细菌在乳中可形成一层荚膜多糖,该荚膜多糖可防止细菌被抗生素浸透。  相似文献   
63.
对330个乳样分别用加州乳腺炎检验(California Mastitis Test,CMT),体细胞计数(Somatic Cell Count,SCC)和细菌的分离培养(Isolation of bacteria)法进行隐性乳腺炎的检测,结果表明3种方法检测的结果差异不显著(P>0.05);对检测患有隐性乳腺炎的241乳区进行了细菌的分离培养,结果表明引起隐性乳腺炎的最主要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链球菌、酵母菌、假单胞菌和棒状杆菌、其它细菌的检出率差异根显著(P<0.05)。对分离出优势细菌的部分乳样进行了SCC与LDH,NAGase,ALP和ACP几种酶的测定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LDH与SCC有显著的相关性(r=0.7936),并且LDH与NA-Gase,ALP,ACP都有明显的相关性;NAGase与ACP,LDH有明显的相关性,但与ALP没有相关性;ALP只与ACP和LDH有显著的相关性外,与SCC,NAGase没有相关性;ACP与SCC,LDH,NAGase,ALP都有极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64.
猪圆环病毒病(PCVD)是由猪圆环病毒2型(PCV2)感染引起的猪的传染性疾病,疾病范围包括新生仔猪先天性震颤、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腹泻、肺脏病变、繁殖障碍、猪皮炎和肾病综合征(PDNS)。另外,它还是构成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PRDC)的因素之一。猪圆环病毒(PCV2)感染病例最早在加拿大于1994报道,随后10年间分别在英国、美国、法国、西班牙、北爱尔兰、日本、德国、台湾、中国大陆发生。2005年以来在北美发病较多。  相似文献   
65.
采用多重PCR对从流行过魏氏梭菌病的牧场粪便样品中分离魏氏梭菌的α、β、ε、ι毒素基因进行了检测,确定了血清型。电泳成像显示,仅魏氏梭菌扩增出了特异性条带,其他对照菌株无,说明该方法具有很高的特异性。通过对山东德州、枣庄、泰安、临沂、青岛等地养殖场的418个样品分离的62个菌株的检测,检出率为14.8%,均为A型。研究确认,多重PCR是魏氏梭菌血清型鉴别的一种快速、简便的研究方法,山东省流行型别与国外报道不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66.
由于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极易发生点突变、基因缺失、插入及重组,导致病毒不断产生变异,新的血清型和基因型不断出现,使得实际生产中免疫接种失败的现象不断发生。而鸡感染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免疫机制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之一,它的免疫反应包括非特异性免疫和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及黏膜免疫,这些免疫反应相互作用、互相补充,各自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从机体针对该病毒感染的免疫基础、分子基础和其激发的多种免疫反应等角度阐述了该病毒感染机体的免疫机制。  相似文献   
67.
近年我国兽医行业快速发展,作为兽医临床的常用药物,兽用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市场需求不断增长,但由于其药理作用的特殊性,受到我国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政策和制度的严格管控。为平衡国内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监管和兽医临床的迫切需求,本文研究了我国现有管制类兽用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现状,分析联合国和欧美国家的监管现状,对比差异,并调研国内兽医临床的需求,提出适合我国的研发监管并举、管制疏导并用的发展路径,以期推动《兽用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办法》的出台。  相似文献   
68.
为了评价过硫酸氢钾复合物粉的消毒效果,本研究使用过硫酸氢钾复合物粉进行了定量杀菌和杀毒试验、定性杀菌和杀毒试验以及现场消毒试验,结果表明该过硫酸氢钾复合物粉无论是对单种细菌或病毒,还是对饲养环境均具有较好的消毒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