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0篇
林业   38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7篇
综合类   18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1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黑木耳废菌渣栽培香菇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黑木耳代用料栽培后的废菌渣,作为原料经过发酵处理,栽培香菇的技术。  相似文献   
52.
通过引进菌株——姬松茸“岩出101株”的复壮、扩繁、培养及保藏,采用常规生物学特性试验观察和栽培试验分析,确定和掌握该菌株的形态特征、生态因子、生长特点及适宜培养基等生物学特性。  相似文献   
53.
测定不同碳源、氮源、温度、pH值、含水量对榆干离褶伞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榆干离褶伞菌丝生长的最适碳源是葡萄糖、果糖、蔗糖;豆饼粉、麸皮、蛋白胨为最适氮源;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5℃左右;最适pH值为6~7.5。在木屑培养基上生长最适含水量为55%~60%。  相似文献   
54.
胡伟  马凤  张跃新 《林业科技》2008,33(1):33-35
姬松茸(Agaricus blazei)原产于巴西.日本岩出菌学研究所最早将姬松茸驯化栽培成功,其所育姬松茸(岩出101株)可调整人的机体平衡,具有很好的营养价值和食疗功效,尤其具有抗肿瘤活性,被称为"神奇之菇".日本确定姬松茸已有多个栽培品种,但唯有"岩出101株"是经科学研究证明的姬松茸注册药用菌株[1,3,4,6].现将黑龙江省林副特产研究所引进的姬松茸"岩出101株"与其他菌株的对比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5.
通过2004~2006年3年时间对2025杨引种栽培及适应性情况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2025杨在豫东成活率较高,适宜栽植在土质疏松透气的沙壤土上,不宜在低洼地栽植。具有较高的速生性,胸径平均生长量可达到3.68cm/年,树高平均生长量可达到1.7m/年,地径平均生长量可达到3.73cm/年。  相似文献   
56.
进行了针叶木屑脂类物质不同降解方法试验,进行了针叶木屑对黑木耳菌丝的影响及对黑木耳产量的影响试验,研究出了针叶木屑脂类物质的最佳降解方法,筛选出了适宜针叶木屑栽培的黑木耳优良菌株及高产配方。  相似文献   
57.
通过温度对黄伞Ad-2菌丝生长的影响,碳源对黄伞Ad-2菌丝生长的影响,氮源对黄伞Ad-2菌丝生长的影响,pH值对黄伞Ad-2菌丝生长的影响,光照对黄伞Ad-2菌丝生长的影响,研究出了黄伞Ad-2菌丝培养特性为:菌丝生长的最佳碳源为葡萄糖,适宜的氮源为酵母膏,最适温度为24-28℃,最适pH值为6.0-7.0,菌丝适宜在黑暗条件下生长。  相似文献   
58.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大力发展新型林业经营主体,《全国森林经营规划(2016-2050年)》提出要强化人才培养,建立专业队伍。由此可见基于我国林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提升林业经营管理队伍素质是我国构建现代林业体系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59.
显脉旋覆花为菊科旋覆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又叫云威灵、毛秀才、小黑药,是一种具有悠久应用历史的药食两用植物资源。2010年,显脉旋覆花正式被国家卫生部批准纳入新资源食品名录。目前,对于显脉旋覆花作为新资源食品的产业开发研究报道较少,对显脉旋覆花的成分和提取工艺、生理功能、深加工利用进行综述和展望,以期为显脉旋覆花的产业化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0.
收集并采集黑木耳(Auricularia auricula-judae)野生菌株与主栽品种23份,以设计的10对SSR引物对其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0对引物对23个菌株扩增的多态性信息含量在0.050~0.320,均值为0.216,Shannon信息指数0.100~0.690,均值0.455,引物MR005扩增效果最好,多态性最为丰富。对黑木耳23个菌株的聚类分析表明,北方地区黑木耳主栽品种与野生菌株可划分为4类,大部分主栽品种和野生菌株聚到了第三大类群(主栽类群),说明北方地区黑木耳栽培品种与野生菌株间遗传背景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