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2篇
林业   2篇
农学   8篇
  8篇
综合类   88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123篇
园艺   27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41.
新疆小花棘豆总黄酮提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新疆小花棘豆总黄酮的提取工艺条件.[方法]以小花棘豆总黄酮的含量为指标,以芦丁为对照品,比较超声波协助提取法、热回流提取法和振荡浸提法三种方法,再采用正交设计对影响小花棘豆提取工艺的溶剂浓度、料液比、超声时间三个因素进行优化筛选.[结果]超声波协助提取法的得率最高,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100;甲醇,料液比1∶15,超声时间90 min.[结论]超声波协助提取法效果最好,总黄酮得率最高,通过优选得到的工艺简便、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42.
[目的]从自然环境中筛选降解棉秆的纤维素分解复合菌系,以降解棉秆中的纤维素.[方法]采用PCS培养基,从牛粪、土壤、羊的瘤胃液和发酵粪中筛选纤维素分解复合菌系,通过连续继代培养,获得相对稳定的复合菌系,再获得粗酶液,测定三种酶活(CMC、FPA、纤维二糖酶)和酶解效果.[结果]牛粪的降解纤维素复合系,酶活分别为CMC 11.95 U/mL、FPA 8.29 U/mL、纤维二糖酶11.03 U/mL,产酶动态变化在4~5d酶活性比较高,确定发酵周期为5d,pH值先上升后下降,在发酵的4~5d,pH值相对较高,以后开始下降,维持稳定,呈现弱碱性.[结论]来自牛粪的纤维素降解菌降解能力最强,降解棉花秸秆效果较好,棉秆失重率为18;,糖化率为19.39;.  相似文献   
43.
小花棘豆总生物碱抑菌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小花棘豆总生物碱的抑菌作用.[方法]通过体外抑菌试验研究小花棘豆总生物碱的抑菌活性、最小抑菌浓度(MIC)、最小杀菌浓度(MBC)和影响小花棘豆总生物碱抑菌效果的因素.[结果]小花棘豆总生物碱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乳房链球菌、化脓链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有抑菌作用;其对乳房链球菌和化脓链球菌的MIC为6.3 mg/m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为1.6 mg/mL,对枯草芽孢杆菌的MIC为0.8 mg/mL.生物碱在不同pH值下的抑菌活性发生变化;高温使其抑菌活性消失;紫外照射对其稳定性没有影响.[结论]小花棘豆总生物碱对部分革兰氏阳性菌有较好的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44.
天山西部高山区夏季放牧草地4种重要牧草营养品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综合评价天山西部高山区夏季放牧草地4种重要牧草的营养品质,本研究设定在具有代表性的天山西部沙尔套山高山区(2800~3400 m)夏季牧场,对分布在该区域的重要优势种牧草线叶嵩草、细果苔草、西伯利亚羽衣草和高山地榆进行分析。通过对其营养价值、消化率的测定及体外产气模型参数的估计。结果表明,各牧草在粗纤维和粗脂肪含量上均无显著差异(P>0.05)。细果苔草的中性洗涤纤维(P=0.048)和酸性洗涤纤维(P=0.005)含量均最高。西伯利亚羽衣草粗灰分(P=0.037)含量最高,延滞时间(P=0.005)较长。高山地榆粗蛋白(P<0.0001)、钙(P=0.001)和磷(P=0.004)的含量均最高,且有机物消化率(P=0.003)、代谢能(P=0.001)、理论最大产气量(P=0.067)和产气速率(P=0.079)也最高。线叶嵩草仅干物质(P=0.001)含量最高。最后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综合14项指标,评价出4种牧草的综合营养价值,按优劣排序为:高山地榆>西伯利亚羽衣草>线叶嵩草>细果苔草。  相似文献   
45.
本研究旨在分析不同紧实度对全株玉米青贮有氧暴露期间发酵品质和微生物变化的影响,为生产实践选择适宜的青贮紧实度提供参考。以新饲玉10号青贮玉米为材料,发酵装料密度设计为5个梯度(350,400,500,600,700 kg/m3),发酵期为50 d,检测开窖后各紧实度处理第12,24,36,60,108 h青贮发酵品质和主要微生物的变化,并用多通道温度记录仪监测温度变化。结果表明,有氧暴露时间与紧实度的交互作用对pH、乳酸、乙酸和氨态氮含量以及乳酸菌、霉菌、酵母菌和好氧细菌数量产生极显著影响(P<0.01)。开窖108 h后,紧实度为600 kg/m3青贮饲料的乳酸菌数量最多,达到8.17 lg cfu/g FW,其pH值和氨态氮含量最低,霉菌和酵母菌数量最少,分别为5.38和7.72 lg cfu/g FW;且紧实度600 kg/m3有氧暴露后稳定的时间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达到100 h。通过综合评价,在有氧暴露后紧实度为600 kg/m3的全株玉米青贮发酵品质及有氧稳定性最好,建议600 kg/m3为全株玉米最佳青贮紧实度。  相似文献   
46.
本试验旨在探讨同/异质型乳酸菌对全株青贮玉米发酵特征、营养品质及微生物的影响,为改善青贮玉米青贮的发酵特性,提高其营养品质和有氧稳定性开辟新途径。试验采用真空袋法调制全株青贮玉米,添加不同的乳酸菌菌剂发酵全株青贮玉米,处理分别为:不添加任何菌剂(CK);复合同质型乳酸菌菌剂植物乳杆菌+戊糖片球菌(T),添加量为1∶1,1×105 cfu/g;异质型乳酸菌菌剂布氏乳杆菌(Y),添加量为4×105 cfu/g和复合同、异质型乳酸菌(T+Y)。通过对4个处理发酵第60天发酵特性、营养品质、微生物含量以及开袋第5天有氧稳定性、微生物含量和CO2产气量的测定。结果表明,发酵第60天各指标按大小排序,pH为T+Y>T>CK>Y(P=0.001),乳酸含量为T+Y>Y>T>CK(P=0.095),氨态氮含量为T+Y>Y>T>CK(P=0.011),乙酸含量为Y>T+Y>CK>T(P=0.032),酵母菌数量为T+Y>T>Y>CK(P=0.023),霉菌数量为T+Y>T>Y>CK(P=0.028),干物质含量为T+Y>T>Y>CK(P=0.020),可溶性糖含量为CK>T+Y>Y>T(P=0.190),中性洗涤纤维含量为Y>CK>T+Y>T(P=0.001),酸性洗涤纤维含量为CK>T>Y>T+Y(P=0.730),粗灰分含量为T+Y>T>Y>CK(P=0.030),对于好氧细菌、乳酸菌数量、粗蛋白、酸性洗涤木质素、淀粉、粗脂肪含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开袋第5天各指标按大小排序pH为T+Y>T>CK>Y(P=0.001),CO2产气量为CK>T>Y>T+Y(P=0.007),霉菌数量为T+Y>Y>T>CK(P=0.001),有氧稳定性为Y>T+Y>CK>T(P=0.021),对于好氧细菌、乳酸菌和酵母菌数量无显著影响(P>0.05)。采用隶属函数法综合各项指标进行评价,各处理按优劣排序为Y(0.652)>T+Y(0.528)>CK(0.492)>T(0.441)。  相似文献   
47.
为了解人们日常茶叶消费状况,选择青岛市为研究区域,对普通消费者茶叶种类选择、泡制方法、茶饮习惯和饮用量等进行调查和数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消费者在选用茶叶种类上存在明显差异,选用绿茶的人群所占比例最高,占调查总人数的49%,从高到低依次为绿茶红茶乌龙茶普洱茶;在茶叶消费量上,每日消费5 g的人群所占比例最高;茶叶浸泡次数大多数消费者以3~4次为主,浸泡时间一般在30~50 s;在茶叶饮用量上以日均饮用3~6杯的消费者居多,以6杯茶估算,每日人均儿茶素摄入量为675.0 mg,这一数值偏低,未能达到健康饮茶标准。以上说明,受青岛市本地产崂山绿茶的影响,饮用绿茶仍然是大多数青岛居民的选择,茶叶消费结构较为合理,但对儿茶素的保健药用价值认识不足,科学摄入量不足,今后应提高人们对科学健康饮茶的认识,形成风味与健康并重的饮茶理念。  相似文献   
48.
不同青贮添加剂对紫花苜蓿青贮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9  
本试验从2006-2008年在塔里木大学选用天然发酵粉剂、绿汁发酵液、精准牌添加剂以及EM-原液对苜蓿进行青贮对比试验,结果表明,4种添加剂均能改善苜蓿青贮品质,经过气味、质地、色泽感官评定,天然发酵粉剂和绿汁发酵液青贮苜蓿为优等青贮饲料,而且它们的pH值(4.16,4.28)、丁酸(0,0)、NDF(28.0%,27.56%)、ADF(26.96%,26.83%)含量均较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而天然发酵粉剂与精准牌添加剂青贮苜蓿的乳酸含量分别为6.833 3和8.426 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413 3(P<0.05),氨态氮含量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4种添加剂在提高乳酸含量,降低氨态氮、pH值、乙酸、丙酸、丁酸、NDF和ADF含量等方面表现最好的是天然发酵粉剂,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其次是绿汁发酵液、精准牌添加剂。综合考虑,天然发酵粉剂和绿汁发酵剂青贮效果优于精准牌添加剂和EM-原液,天然发酵粉剂与绿汁发酵剂青贮效果相当。  相似文献   
49.
土壤中棉秆纤维素降解菌的筛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研究应用纤维素刚果红培养基从棉田土壤中筛选纤维素降解菌株,通过CMC酶活、FPA和实际降解效率的测定,筛选出5株能分解纤维素的菌株,分别编号为T4、T3、T2、M4、M3。结果表明,通过对培养和培养温度的优化,发现在培养时间为72 h、培养温度为30℃时纤维素分解酶的活性最佳。在第5 d、10 d、15 d、20 d测定菌株对棉花秸秆中纤维素和木质素均有一定的降解能力,在培养20 d时,对纤维素和木质素的降解速率分别为T4 18.62%、14.2%;T3 18.27%、12.97%;T2 17.53%、13.54%;M4 19.69%、13.56%;M3 19.21%、14.25%。  相似文献   
50.
苦马豆素人工抗原的合成及其免疫原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用溴乙酸制备的活性酯与苦马豆素(SW)反应得到季铵盐,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偶联后,产物经透析、冻干后呈白色片状结晶。通过化学检验,制备的结晶为SW—BSA人工抗原,经SDS—PAGE电泳分析,分子量为29.0Kda,平均每个牛血清蛋白分子上结合47个季铵盐分子。将SW—BSA免疫小鼠后,采用间接ELISA实验检测血清抗体效价,结果表明合成的人工抗原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为动物小花棘豆中毒的防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