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8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47篇
林业   59篇
农学   65篇
基础科学   39篇
  29篇
综合类   306篇
农作物   47篇
水产渔业   24篇
畜牧兽医   292篇
园艺   41篇
植物保护   42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78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41.
为比较配合饲料与饵料鱼(湘云鲫)对鳜生长、消化系统结构功能、血浆生化指标及肌肉品质的影响,实验选取初始体重为(112.33±1.14) g的鳜210尾,随机分成2个处理,分别投喂配合饲料和湘云鲫,养殖68 d。结果显示:(1)配合饲料组的营养素沉积率显著高于湘云鲫组,增重率(WGR)、干物质饲料效率(FE)分别显著增加23.14%和30.53%,而配合饲料组鳜的干物质摄食量(FI)与湘云鲫组无显著差异。(2)配合饲料组鳜背肌的肌纤维更细,肌肉硬度、脆度、咀嚼性和胶着性显著高于湘云鲫组,并且pH降低值、滴水损失和冷冻渗出率分别降低26.67%、26.65%和24.90%,离体后丙二醛(MDA)含量显著低于湘云鲫组。(3)配合饲料组鳜血浆的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和血糖(GLU)等含量均显著高于湘云鲫组,而MDA含量则反之,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HDL-C/LDL-C等指标两组无显著差异。(4)配合饲料组鳜胃蛋白酶,前肠、中肠、后肠胰蛋白酶,脂肪酶和淀粉酶活性,胃及肠道肌层厚度和绒毛高度均显著高于湘云鲫组。(5)配合饲料组鳜肠道菌群的...  相似文献   
942.
[目的]探索疏勒河流域水沙变化特性,可为国家实施西部生态安全战略提供科学支撑。[方法]基于疏勒河流域昌马堡、潘家庄、党城湾3个水文站的实测径流量和输沙量序列资料,运用滑动平均、Mann-Kendall突变趋势检验和小波分析法等方法,分析了疏勒河流域径流量和输沙量变化规律。[结果]疏勒河流域年径流量和年输沙量均呈递增趋势,且输沙量增大趋势大于径流量,昌马堡、潘家庄、党城湾3个水文站径流量分别在1999年、2016年、1982年发生突变,昌马堡和潘家庄年输沙量突变均发生在1998年,党城湾输沙量没有突变;疏勒河流域3个代表站的径流量和输沙量都呈现出多时间尺度的演化特征,昌马堡径流量主周期为58 a, 31 a, 14 a, 9 a和5 a,输沙量主周期为48 a, 23 a, 14 a, 7 a和5 a,潘家庄径流量主周期为59 a, 32 a, 14 a,输沙量主周期为37 a, 14 a, 8 a和5 a,党城湾径流量主周期为42 a和5 a,输沙量主周期为16 a和8 a。[结论]疏勒河流域水沙总体呈递增趋势,且存在明显的周期变化,除党城湾的输沙量没有突变发生以外,其余站点水沙均有突...  相似文献   
943.
细胞壁降解酶是诸多病原真菌的重要致病因子,其中木聚糖酶作为最重要的半纤维素酶,在丝状真菌降解细胞壁侵染寄主的过程中占有重要作用。本研究以橡胶树红根病病原菌HD3为材料,采用RT-PCR克隆木聚糖酶编码基因GpTR1774的基因序列,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用HD3侵染橡胶树热研73397组培苗根部,电镜观测病原菌对根部细胞的侵染和破坏过程,并利用qRT-PCR方法测定不同侵染时间GpTR1774基因的表达量。结果表明:GpTR1774基因cDNA全长为780bp,编码259个氨基酸,其中含量最丰富的氨基酸为丙氨酸(Ala),占15.1%;预测蛋白分子量为28.12 kDa,脂肪系数为81.93,等电点为9.07,属亲水性蛋白,共有15个磷酸化位点,无信号和肽跨膜域,定位于细胞溶质;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是GpTR1774蛋白二级结构的主要元件,分别占氨基酸序列的38.10%和41.31%。系统进化树分析显示,GpTR1774基因与狭长孢灵芝木聚糖酶基因相似度最高,达87.5%。qRT-PCR显示,木聚糖酶GpTR1774基因表达量整体趋势为先上升后下降,侵染3 d和4 d表达量极显著上升...  相似文献   
944.
研究了16~1、16~4、16~7、16~10、13~1、13~4、13~7、10~1、10~4及7~1℃(较高温度下10h,较低温度下14h)等10组二步变温下分别诱导13、16、19、22、25、28、31、34和37天后松毛虫赤眼蜂的滞育率.结果表明:二步变温、诱导时间以及二者的互作对滞育率有显著影响.13~1、 13~4、13~7℃下滞育率较高,其中13~7℃下最高,为诱导滞育的适宜变温.16~10、16~7、和7~1℃不适于诱导滞育.16~1、16~4、10~1和10~4℃有中等程度的滞育诱导作用.在13~1、13~4、13~7、10~1和10~4℃的诱导下,滞育率随着诱导时间延长呈"S"型曲线增高.诱导时间达28天后,滞育率常不再显著升高.在13~7℃下诱导28天以上,滞育率可达60%~7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