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6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3篇
  18篇
综合类   26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用多角度光谱信息反演冬小麦叶绿素含量垂直分布   总被引:7,自引:5,他引:7  
由于作物叶片具有一定的叶位空间垂直结构(倒一叶、倒二叶、倒三叶、倒四叶、倒五叶等),且存在不同叶位叶绿素等生化组分垂直分布的特性,该研究提出利用遥感数据反演作物养分垂直分布,尤其是作物中、下层信息的方法。运用多角度光谱信息,通过不同角度条件下,反映的作物上层、中层、下层信息的差异等通过构建基于不同观测天顶角条件下的冠层叶绿素反演指数的组合值,形成上层叶绿素反演光谱指数、中层叶绿素反演光谱指数和下层叶绿素反演光谱指数来反演作物叶绿素的垂直分布,达到了极显著的水平。表明运用基于多角度光谱信息的光谱指数组合能够较好的反演作物叶绿素含量的垂直分布。对于生产上迫切需要对作物中、下层叶片氮素或叶绿素状况的监测来指导适时和适量施肥,保证获得既定的作物产量和品质目标,提高肥料利用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2.
土壤水分含量对欧李叶绿素荧光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干旱胁迫下欧李的光合机构功能及其干旱逆境的生理响应机制,采用室外盆栽的试验方法,研究了欧李在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的生理生态反应.结果表明:随着土壤含水量的减少,欧李体内水分出现有效亏缺,叶绿素逐渐分解.当土壤含水量维持在田间持水量的55%-60%时,欧李尚能适应干旱环境而保证其光合机构免受光损伤,而当土壤含水量进一步降低时,其光合机构则会受到光损伤,午间高光强下发生可逆性光抑制,且光抑制程度随着土壤干旱程度的增加而增强.  相似文献   
23.
不同有机肥处理对土壤及芹菜中重金属残留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为控制重金属在土壤和西芹的污染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美国西芹为试材,设不同肥料(对照、普通有机肥、沼渣、精制有机肥)和不同施用量(精制有机肥高、中、低)处理,测定了土壤和芹菜中的重金属含量。[结果]沼渣对土壤中重金属的影响最低,精制有机肥影响最大。土壤中主要受影响的元素为Cd和Zn。土壤中Cd均因施用有机肥而有所增加,并且随施肥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重金属在西芹各部位含量高低表现为:根>叶>茎。但Zn的分布与其他重金属不同,表现为叶>根>茎。西芹对重金属的富集比率顺序为Cd>Zn>Cu>Pb>Cr。[结论]施用有机肥改变了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含量,Cd和Zn的变化较大。  相似文献   
24.
为探讨干旱胁迫下天目琼花的光合机构功能及其干旱逆境的生理响应机制,采用室外盆栽的试验方法,研究了天目琼花在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的生理生态反应。结果表明:随着土壤含水量的减少,天目琼花的蒸腾速率日进程曲线由双峰变成单峰,净光合速率、Fv/Fm日进程曲线由低谷变成深谷,电子传递效率大幅降低,PSⅡ反应中心关闭。在供水处理Ⅱ的土壤水分条件下,叶片Car含量有所升高,热耗散能力明显增强,说明天目琼花能够对干旱胁迫做出积极响应;而在供水处理Ⅲ的土壤水分条件下叶片气孔关闭,Car含量大幅下降,热耗散能力达到饱和,不能对对干旱胁迫做出积极响应,说明叶片的光合机构可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光损伤。  相似文献   
25.
再生水对3种紫花苜蓿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节约城市清洁水源,扩大再生水的利用力度,确保紫花苜蓿的稳产,以3种紫花苜蓿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不同灌溉水源下紫花苜蓿的叶片光合色素含量、光合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生长季内的累积干草产量及累积植株生长高度.试验采用2种水分处理:清水灌溉和再生水灌溉.研究表明:使用再生水灌溉后,3种紫花苜蓿的叶片光合色素含量及其光合作用能力均没有受到影响;四季旺的株高没有显著变化,但其干草产量明显增加;WL 323HQ的干草产量和株高均没有显著变化;阿尔冈金的干草产量和株高均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26.
农村信息化发展测度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信息化人才、信息网络建设、信息技术应用、信息消费水平、信息产业发展6个方面,根据农村信息化发展的实际状况,选取了20项指标,构建了农村信息化发展测度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27.
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与农田环境监测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面对农副产品安全检测指标超标事件屡屡发生、农产品产地以及食品安全形势日趋严峻、国际贸易壁垒和市场准入门槛不断增高的现状.国家对农产品安全与农田环境质量日趋重视.消费者对农产品安全信息需求日益增加.迫切需要加强农产品质量检测和农田环境监测。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根据院内学科调整与资源重组的实际情况.作出了成立北京农产品质量检测与农田环境监测技术研究中心这一着眼长远发展的战略决策。2007年2月12日.北京市机构编制委员会正式批准成立北京农产品质量检测与农田环境监测技术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该中心依托于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属正处级公益性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人员编制40名。  相似文献   
28.
[目的]利用自行建立的中国谷物主产区的近红外分析网络,研究小麦的品质分布监测、品种鉴别及种植省份的区域划分.[方法]应用FOSS公司的Infratec 1241型近红外分析仪构建谷物品质近红外分析网络,该网络主要由网络主机、参比实验室、网络管理中心和分布于中国粮食主产省区的网络子机构成.利用该近红外分析网络并结合GPS定位采样技术和GIS技术,对2009年的冬小麦品质分布进行监测:采用软独立建模分类法(SIMCA)对获取的近红外光谱进行分析,建立小麦品种、所在省份的识别模型.[结果]通过网络中心建立和管理模型,可以有效节约成本并具有统一的准确度和精度,该网络的一致性较好,子机与主机的相关系数高于0.92.基于该网络可构建不同尺度区域下的小麦品质分布图,从而获得不同地区小麦品质的分布信息.根据近红外网络提供的光谱数据,可进一步对小麦的品种和所在省份进行区分,对山东省5个小麦品种的识别正确率>80%,对北京、山东、江苏三省所种植的小麦的区分准确率>90%.[结论]近红外网络在小麦的品质区划分布、品种鉴别及种植省份识别方面具有较大应用潜力,可提供大范围的小麦品质数据支撑,从而为优质优价收购和政府决策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9.
供水吸力对黄瓜若干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一种自制装置,通过设置一系列供水吸力水平精确控制土壤的含水量,在此基础上采取盆栽的方式对黄瓜的生育进程、生物量积累、水分利用效率以及根冠比等生长状况及生理指标进行观测研究。结果表明当供水吸力大于1 hPa后,随着供水吸力的增大,植株体的生育进程逐步减缓,雌雄花数目逐渐减少,各器官生物量积累也逐渐变少;植株体和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在供水吸力1~20 hPa的范围内随着供水吸力的增大而增大;植株体水分利用效率在供水吸力20~80 hPa范围内呈下降趋势,而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在此供水范围内基本上不变;植株体和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在供水吸力80~130 hPa的范围内都呈下降趋势。供水吸力小于20 hPa,根冠比呈上升趋势,当供水吸力超过20 hPa后,根冠比基本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30.
土壤水分状况对小麦苗期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本试验采用一种自制的装置,通过设置一系列的供水吸力水平来精确控制了土壤的含水量,在此基础上采取盆栽的方式对小麦苗期的若干生理特性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随着供水吸力的增大,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先上升后下降;地上茎叶总干重和叶面积呈下降趋势,而根干重则呈先上升后平缓下降的趋势;单叶的水分利用效率随着供水吸力的增大呈现总体的下降趋势;供水吸力从10hPa到100hpa,整株的水分利用效率随着吸力的增大而增大;供水吸力从100hpa到190hPa,群体的水分利用效率变化很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