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25篇
  免费   66篇
  国内免费   85篇
林业   130篇
农学   185篇
基础科学   86篇
  113篇
综合类   977篇
农作物   155篇
水产渔业   64篇
畜牧兽医   528篇
园艺   237篇
植物保护   101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53篇
  2022年   69篇
  2021年   64篇
  2020年   60篇
  2019年   79篇
  2018年   88篇
  2017年   65篇
  2016年   68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145篇
  2013年   101篇
  2012年   128篇
  2011年   155篇
  2010年   146篇
  2009年   152篇
  2008年   122篇
  2007年   130篇
  2006年   98篇
  2005年   113篇
  2004年   86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80篇
  2001年   64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51篇
  1998年   53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气候变化背景下浙江省茶叶气候资源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1971—2015年浙江省66个气象台站的逐日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分析了茶叶生长气候资源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近45年来浙江气候变化明显,年平均气温、≥10℃活动积温呈上升趋势,降水量波动明显,整体略增加,日照时数以60.6 h/10 d的速率减少;应用Mann-Kendall法检验,1994年为气温突变点,突变后全省春季平均气温增加了1.1℃,导致春茶开采时间提前8天左右。研究结论可为茶叶生产适应气候变化采取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82.
不同耕作方式对杂交籼稻生长特性和产量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杂交籼稻内5优5399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耕作方式对杂交籼稻生长特性和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耕作方式对杂交籼稻的分蘖、成穗率、叶面积指数、茎鞘物质转运量、茎叶物质转运量、净同化率和作物生长率均无显著影响,而干物质积累量在抽穗期达显著差异。在水稻全生育期内,旋耕处理的吸氮量和吸磷量均大于翻耕处理,但两处理亦无显著性差异;而两处理间的吸钾量在生育中期前差异达到显著水平,生育后期差异并不显著。产量构成方面,翻耕处理的每穗总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显著高于旋耕处理,有效穗数高于旋耕处理,但差异未达显著水平。翻耕处理的产量为11 505.66 kg/hm~2,稍高于旋耕处理,两者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综合来看,旋耕处理与翻耕处理对杂交籼稻生长特性和产量均无太大影响,从生产效率的角度来看,可根据实际情况推广旋耕耕作方式。  相似文献   
983.
霜霉病是莴笋、生菜生产中的主要病害,分布广泛,不论露地栽培或在保护地中几乎都有发生。病害严重时,大量叶片变黄或变褐枯死,植株长势弱,造成减产。除为害莴笋、生菜外,还能侵染油麦菜、菊苣及数种野生菊科植物。  相似文献   
984.
茄子绵疫病被形象的称为“烂茄子”、“水烂”,又因病果大多脱落,有地方叫做“茄子掉蛋”,是茄子的重要病害。凡种植茄子的地区都有分布,于高温多雨季节发生,蔓延迅速,防治不当常引起大量烂果,造成减产,损失可达20%~30%,在茄果运销过程中亦能继续为害。该病除为害茄子,还侵染番茄、辣椒、黄瓜、南瓜及马铃薯等。  相似文献   
985.
针对稻田自然环境下害虫移动,难以近距离拍摄高质量图像,导致在现有识别模型检测时无法达到满意识别精度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SCResNeSt的低分辨率水稻害虫图像识别方法。首先,使用增强型超分辨率生成对抗网络(ESRGAN)对低分辨率图像进行数据增强,解决低分辨率水稻害虫有效信息少的问题;其次构建了SCResNeSt网络,使用3个连续的3×3卷积层替换ResNet50中第1个7×7卷积,以减少计算量;使用自校准卷积替代第2层卷积层中的3×3卷积,通过内部通信显式地扩展每个卷积层的视场,获取害虫图像的部分背景信息,从而丰富输出特征;在主干网络中使用ResNeSt block(Split-attention network block)进一步提升图像中害虫信息获取的准确性。最终,将优选模型移植到手机端,开发了轻量化的移动端水稻害虫识别系统。实验结果表明,与现有方法对比,ESRGAN数据增强方法可以恢复真实的作物害虫信息,SCResNeSt模型有效提高了水稻害虫的识别性能,识别精度达到91.20%,比原始ResNet50网络提高3.2个百分点,满足野外实际场景下的应用需求。本研究为水稻害虫智能化识别和防治提供了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986.
保水剂对土壤持水性影响及在不同土壤中效果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分析保水剂对土壤持水性的影响以及对不同土壤持水效果进行比较,按保水剂质量占土壤质量百分比设计0.10%、0.30%、0.50%、1.00%、以及对照(土壤不加保水剂)5个处理进行室内试验。结果表明:保水剂可提高土壤的持水性,土壤保水率随保水剂用量增加而增大,3种土壤施用比例为0.10%~1.00%的保水剂,经过7h恒温蒸发后土壤平均保水率较对照提高103%~187%。但是,当保水剂达到一定用量后,保水率增幅效果不显著。综合3种土壤平均保水率,保水剂比例为0.10%时,恒温蒸发7h后与对照差异显著,当比例增大至0.30%时,虽然与对照相比存在显著差异,但与比例为0.10%时相比无显著差异,当比例逐渐增大至0.50%和1.00%时,与比例为0.30%时相比,相互间也无显著差异。保水剂对提高不同土壤持水性方面的功效存在差异,且差异的大小与水分蒸发时间及保水剂用量有关。土壤水分蒸发初期(1~2h),不同保水剂用量,3种土壤的保水率无明显差异;土壤水分蒸发后期(2h后),保水剂对提高不同土壤持水效果的差异逐渐显现,总体上在黏粒含量较低的壤沙土中的应用效果要好于黏粒含量较高的沙黏壤土和壤土。3种土壤施用比例为0.10%~1.00%,经过7h恒温蒸发后保水率较对照提高分别为:壤沙土293.08%~591.29%,沙黏壤土181.85%~249.78%,壤土29.53%~73.03%。针对本试验所测试的壤沙土、沙黏壤土和壤土3种土壤,保水剂更适宜在黏粒含量较低的壤沙土中使用,用量以保水剂占土壤质量百分比为0.10%为宜。  相似文献   
987.
调亏灌溉下滴灌玉米植株与土壤水分及节水增产效应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玉米为研究对象,进行测坑微区试验,研究了地面滴灌条件下调亏灌溉对玉米植株与土壤水分分布、根长、根长密度、根数、产量以及作物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试验于2016年分别设苗期轻度、苗期中度、拔节期轻度、拔节期中度、苗期中度拔节期轻度5个水分亏缺处理,另设全生育期适宜灌水作为对照。结果表明,各调亏处理的玉米冠部最终湿基含水率比对照处理增加-6.03%~4.61%、根部最终湿基含水率比对照处理增加1.30%~8.15%;苗期轻度调亏处理,产量比对照处理降低了7.89%、较对照处理节水8.26%、水分利用效率较对照处理提高0.33%;苗期中度调亏处理,产量比对照处理增加了5.20%、较对照处理节水16.71%、水分利用效率较对照处理提高26.25%;拔节期轻度调亏处理,产量较对照处理增加了1.49%、较对照处理节水14.07%、水分利用效率较对照处理提高18.27%;拔节期中度调亏处理,产量比对照处理降低了23.47%、较对照处理节水28.35%、水分利用效率较对照处理提高6.64%;苗期中度拔节期轻度调亏处理,产量比对照处理降低了28.13%、较对照处理节水38.54%、水分利用效率较对照处理提高16.94%。苗期中度处理与拔节期轻度处理是促进滴灌玉米节水增产的适宜水分亏缺处理,其结果对指导黑龙江西部玉米制定合理的灌溉制度具有实质性意义。  相似文献   
988.
利用根癌农杆菌将含多基因(hyg选择标记基因、反义Wx 基因、PTA基因、GFP和GUS报告基因)的pCAMBIA1304载体导入水稻品种(501R、中花9号和日本晴)的幼胚愈伤组织,分别在含35mg/L、45mg/L和65mg/L潮霉素浓度的筛选培养基上筛选获得抗性愈伤。后经PCR检测,从415株T0代再生植株中选出92株(其中501R、中花9号和日本晴分别为4株、43株和45株)。对这些转基因后代植株进行Southern blotting分析表明:hpt、反义Wx 和 PTA基因已经整合进植物基因组中,绝大多数转基因植株后代的表型正常。成熟种子直链淀粉含量分析表明,部分转基因植株的T1代种子中的直链淀粉含量有部分程度的下降,最低的已下降至6.3%,与对照相比下降了9.8%。  相似文献   
989.
采用工控机系统集成技术开发了管贯线加工数控系统,根据管与管连接轨迹的规律,建立了适用于加工多个圆柱管任意角度相交所形成的相贯线的通用数学模型,然后将形成相贯线的曲线运动转化成钢管的转动和焊枪的水平运动,根据模型里的数学关系将两个分运动的位移换算成脉冲个数,进而由PCL-839+步进电动机控制卡发出控制两台电动机所需的脉冲,经复合运动得出所需的相贯线。系统软件部分采用了动态数据交换技术和多线程技术以提高系统性能。  相似文献   
990.
在新型油菜收割机的研发中,降低割台损失是其主要任务之一。除了在割台设计上采用侧边竖切割、伸缩式割台和秸秆预切割等新技术外,也需要对拨禾轮主参数进行优化和改进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