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7篇
林业   4篇
农学   47篇
基础科学   4篇
  2篇
综合类   51篇
农作物   10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60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新单36(参加河南省区域试验暂定名为XD207)是新乡市农业科学院2004年利用新2386作母本、新6作父本选育而成,具有高产、稳产、优质、抗逆性强的特性。2010年获得品种权申请公告,公告号为:CNA005890E,同年通过河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豫审玉2010011。  相似文献   
62.
为探索从药用植物细胞中提取黄酮类活性物质,用简单、易工业实现的低成本工艺获得较大的总黄酮提取率,为工业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以银杏愈伤组织为材料提取总黄酮并测定含量。利用乙醇提取、超声波提取和水提取3种方法对银杏愈伤组织中黄酮类化合物进行提取,以络合分光光度法测定的黄酮得率为衡量指标,得到各自最佳的提取条件。结果表明:利用乙醇法提取愈伤组织中总黄酮提取最佳条件是:80%的乙醇作为提取剂,料液比为1∶7(m∶v),于60℃提取3次,总黄酮得率为3.67%;超声波法提取最佳条件为60%的乙醇作为提取剂,料液比为1∶34(m∶v),提取65 min总黄酮,得率为4.57%;水提法的最佳条件是:水温90℃,料液比为1∶30(m∶v),提取3.5 h,总黄酮得率为2.95%。3种优化后的提取方法黄酮得率依次为:超声法>乙醇法>水提法。  相似文献   
63.
玉米机械化粒收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当前玉米机械化粒收的最大瓶颈是收获时玉米籽粒含水量偏高,导致籽粒破碎率偏高及收获质量差等问题。为推广黄淮海地区夏玉米机械化粒收,以该地区适宜机械化粒收的玉米新品种新单58为材料,郑单958为对照,在25个生态区开展机械化粒收试验,调查产量、籽粒含水量、杂质率、籽粒破碎率、生育期等。结果表明,新单58的籽粒破碎率平均值为4.8%,杂质率平均值为2.7%,均符合GB/T 21962—2008《玉米收获机械技术条件》要求;收获期新单58和郑单958的籽粒含水量与籽粒破碎率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新单58在15个生态区收获期籽粒含水量低于28%且产量高于对照产量平均值,适宜粒收;在7个生态区收获期籽粒含水量低于28%而产量低于对照平均值,较适宜粒收;在卫辉市、永年县、嘉祥县3个生态区建议适当推迟收获时期,使其在机械化粒收时籽粒含水量低于28%,以利于开展玉米新品种新单58机械化粒收。  相似文献   
64.
为探究荷斯坦牛及弗莱维赫牛×荷斯坦牛杂交后代在血液生理生化及乳品质上的差异,选择48头1胎荷斯坦泌乳牛和27头1胎杂交F1代泌乳牛进行乳品质分析;根据体况、泌乳天数相近的原则,从上述牛只中选择处于泌乳中期的荷斯坦牛和F1代牛各8头,采集血液用于生理生化指标分析。结果表明:(1)F1代牛血液TP、ALB、GLB、GLU、CHOL、NEFA、BHBA均高于荷斯坦牛,分别高10.91%、3.93%、17.86%、11.62%、2.05%、53.85%、1.92%,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F1代牛血液A/G、BUN含量低于荷斯坦牛,分别低12.75%、1.46%,差异均不显著(P>0.05);F1代牛血液INS、COR、T3、T4、T3/T4均高于荷斯坦牛,分别高4.47%、102.98%、2.26%、3.98%、13.33%,差异均不显著(P>0.05),表明在血液生理生...  相似文献   
65.
<正> 一、引言凤县地处北纬33°34′-34°18′,东经106°24′-107°07′的秦岭山脉西南麓,为暖温带与北亚热带过渡区。县境内高山纵横,河谷交错,平坦之地极少。因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和与之相应的复杂气候条件,历来林牧特产在全县国民经济中占有至关重要地位。由于该地苹果发展快,幼树结果早,果实色泽艳丽,风味浓,肉质脆及耐贮藏等特点,曾于1974年被国家正式批准,划为外销基地。每年约有1/3的苹果出口。笔者为了探索和揭示影响凤县苹果生态环境的气候问题,在统计分析有关气象资料的基础上,并作了一  相似文献   
66.
马毅 《中国种业》2017,(10):77-77
新单68是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院2009年冬季用自选系新美026与自选系新69杂交选育成的玉米单交种。2014-2015年参加河南省玉米杂交种区域试验(机收67500株/hm2组);2016年参加河南省夏播玉米生产试验;2017年6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2017023。该品种具有株型紧凑、抗倒伏、产量高、适宜机械化收获等特点。  相似文献   
67.
为揭示超长链脂肪酸延伸酶6(ELOVL6)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脂代谢及甘油三酯含量的影响,试验采用PCR技术扩增得到ELOVL6基因CDS区,利用在线软件对蛋白的疏水性和跨膜区进行预测,合成并筛选靶向ELOVL6基因的有效siRNA,将有效siRNA转染乳腺上皮细胞,qRT-PCR检测干扰ELOVL6基因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乳脂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利用试剂盒检测细胞内甘油三酯含量。结果表明:(1)克隆得到全长为795 bp的奶牛ELOVL6基因(GenBank 登录号:MW960011)的CDS区|经序列比对发现,奶牛的ELOVL6基因序列与牛(NM_001102155.1)、山羊(NM_001314257.1)、大羚羊(XM_040237469.1)的同源性分别为100%、96.73%、96.35%|ELOVL6蛋白的理论等电点为5.94,疏水最大值为2.467,最小值为-2.411,具有6个跨膜区域。(2)成功筛选到靶向ELOVL6基因的siRNA,干扰效率达到90%以上(P < 0.05)。(3)将筛选出的siRNA转染至奶牛乳腺上皮细胞,通过qRT-PCR技术检测乳脂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干扰ELOVL6基因显著抑制了脂肪酸从头合成及去饱和相关基因乙酰辅酶A羧化酶A(ACACA)、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SREBF1)、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G)、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1(SCD1)、脂肪酸转运相关基因脂肪酸结合蛋白(FABP3)、甘油三酯合成相关基因二酰甘油酰基转移酶(DGAT1)、磷酸甘油酰基转移酶6(AGPAT6)和甘油三酯水解相关基因激素敏感性脂肪酶(HSL)的表达量(P < 0.05)。(4)干扰ELOVL6基因后,乳腺细胞内的甘油三酯含量显著降低(P < 0.05)。上述表明,ELOVL6基因在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中通过影响脂质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及甘油三酯含量,进而对奶牛乳腺的脂代谢产生调控作用。 [关键词] 超长链脂肪酸延伸酶6|小干扰RNA|乳腺上皮细胞|脂代谢  相似文献   
68.
王云  芦娜  王洋  马毅 《中国饲料》2021,1(7):3-6
奶牛养殖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传统养殖模式已不能满足现代化养殖需求,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精细化养殖成为未来发展的趋势。奶牛的反刍行为与生产性能、繁殖性能、应激反应以及疾病等因素密切相关,监测奶牛个体反刍行为能够及时掌握其健康状况,对于提高奶牛养殖水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奶牛反刍行为的定义、反刍行为监测内容、智能化监测方法及其应用三个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奶牛反刍行为监测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奶牛|反刍|智能化|监测  相似文献   
69.
为探讨利用重组肌肉抑制素促进肌肉生长的可能性,本研究原核表达并纯化了肌肉抑制素C-端重组蛋白.将雌性小鼠同雄性小鼠合笼,妊娠后分笼饲养.应用重组蛋白免疫雌性昆明白小鼠.利用间接ELISA法检测抗血清效价.每周测母鼠及仔鼠体质量1次.结果表明:(1)免疫后对照组和试验组母鼠体质最差异不显著(P>0.05).在妊娠后期(免疫后第11周),两组间体质量出现差异(P<0.05),试验组为(56.23±3.37)g,而对照组为(64.11±3.18)g.试验组体质量在第12周达到(79.16±3.72)g.而对照组为(75.23±3.44)g,差异极显著(P<0.01).分娩后,这种差异消失(P>0.05).(2)仔鼠出生体质量在2处理组间差异极显著(P<0.01),试验组仔鼠出生体质量比对照组增加25.8%左右;但在生长阶段仔鼠体质量差异有逐渐缩小的趋势.结论:应用肌肉抑制素C-端重组蛋白免疫母鼠可以显著提高仔鼠出生体质量.  相似文献   
70.
新单29是新乡市农业科学院2003年以新2247为母本、外引系Lx9801为父本杂交育成的玉米单交种。经过连续5年的各级试验,表现高产稳产、抗病性强、适应性广,2008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豫审玉2008010)。该品种具有子粒饱满、产量高、蛋白质含量高、活秆成熟等优点,深受广大农民的欢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