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4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30篇
林业   46篇
农学   30篇
基础科学   30篇
  49篇
综合类   289篇
农作物   27篇
水产渔业   10篇
畜牧兽医   121篇
园艺   28篇
植物保护   12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60年   3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近10年来甘肃省粮食生产现状及增产途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明确甘肃省粮食生产能力及其进一步提高的途径,对未来保障区域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调查近10年来甘肃省耕地面积、粮食播种面积、粮食总产量、粮食单产等数据资料,探讨了耕地面积、粮食播种面积、粮食总产量和粮食单产之间的相互关系,以阐明甘肃省粮食生产的潜力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甘肃省耕地面积和粮食播种面积在近10年间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二者呈显著线性相关(P<0.01);粮食总产量和单产波动上升,但粮食播种面积的变化对粮食总产量无显著影响,单产提高是引起粮食总产量增加的主要因素。分析认为提高单位面积的粮食生产能力是保障甘肃省粮食安全的主要出路,而提高旱地粮食单产则是实现甘肃省新增25亿kg粮食的主要突破口。  相似文献   
102.
土荆芥挥发油化感作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运用以MS为培养基建立的组织培养法研究了土荆芥挥发油对黄瓜((Cucumis sativus L.)、绿豆(Phaseolus radiatus L.)、油菜(Brassica campestris L.)、莴苣(Lactuca sativa L.)和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等5种受体植物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土荆芥挥发油对5种受体植物的幼苗生长均具有显著的抑制效应(P﹤0.01),小麦、油菜、莴苣、绿豆、黄瓜的平均苗高分别为对照组的42.45 %,50.97 %,79.98 %,61.30 %和37.84 %,平均根长为对照组的25.77 %,37.73 %.74.89 %,60.06 %和52.40 %;除了对黄瓜和绿豆种子萌发影响不显著外,对小麦、油菜、莴苣的种子萌发具有延迟萌发和抑制萌发的效应.小麦、油菜、莴苣的种子平均萌发率仅为对照组的25.97 %,25.39 %,32.82 %,平均萌发速度仅为对照组的34.33 %,46.04 %,19.63 %;5种受体植物中对土荆芥挥发油的化感作用敏感程度依次为小麦、油菜、黄瓜、绿豆、莴苣.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探讨不同水平铜对育成期水貂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在86~146日龄雄性水貂的基础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蛋氨酸螯合铜进行饲养试验和消化代谢试验,研究不同铜水平对育成期水貂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当铜添加量为210~249 mg/kg且低于249 mg/kg时,可明显促进水貂的生长发育;当铜添加量为249~314 mg/kg高于249 mg/kg时,可明显抑制水貂的生长发育。以蛋氨酸螯合铜为铜源,当基础日粮中铜添加量为249 mg/kg时,86~146日龄水貂体增重最快,平均日增重最高为(17.50±1.56)g/d,是高铜临界点。[结论]该研究为水貂的科学饲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4.
冉茂玉  马丹炜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4):21272-21273,21347
汗牛河流域有种子植物357种240属79科,其中有珍稀濒危植物2种。该区种子植物具有15个类型10个变型,其中以温带成分占有主要地位。种子植物植物区系具有地理成分复杂多样,起源古老,具有从热带亚热带向温带的过渡性,世界分布和我国特有成分占有一定比例等特征。  相似文献   
105.
2009年,克拉玛依市造林减排作业区发生杨十斑吉丁虫,危害面积达400余公顷。杨十斑吉丁虫的初孵幼虫蛀入树皮内,破坏树木输导组织,使树木营养组织无法运输,导致树木死亡。由于幼虫在树干内取食,药物无法渗透,所以对杨十斑吉丁虫的防治一直较困难。  相似文献   
106.
NAC类转录因子在玉米未成熟雌穗发育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转录因子在玉米雌穗早期发育阶段的差异表达情况,探讨其生物学功能,利用Arizona大学的玉米芯片对未成熟玉米雌穗的早期关键发育阶段进行全基因组表达谱分析.数据标准化之后对差异基因中的转录因子家族进行超几何分析,挑选并分析差异明显的转录因子家族.结果表明,在玉米雌穗发育早期,有1844个基因差异表达,有7个转录因...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数据性分析了几种沼泽类型的长期碳汇作用、碳储量和固碳能力。目的是为了揭示几种沼泽类型的空间变异规律。方法采用年轮分析仪及相对生长方程法与碳/氮分析仪测定法,研究了生态系统的植被年净固碳量及净初级生产力,主要研究温带长白山沿湿地过渡带环境梯度顺序分布的4种天然沼泽的生态系统碳储量(土壤和植被),这4种沼泽类型包括:白桦沼泽、毛赤杨沼泽、灌丛沼泽和草丛沼泽。并分析了这几种类型的沼泽沿过渡带水分环境梯度的分布格局。结果(1) 各个不同的沼泽植被碳储量分布((3.18±0.17) t/m2~(54.04± 23.76)t/m2)沿过渡带环境梯度呈递增趋势,2种阔叶林沼泽显著高于草丛沼泽和灌丛沼泽15.9~16.0倍和9.3~ 9.4倍(P < 0.05),且灌丛沼泽高于草丛沼泽0.63倍(P >0.05)。(2)土壤碳储量为((459.67±7.11) t/hm2~(824.5±50.79) t/hm2)跟随过渡带环境梯度出现递减趋势,草丛沼泽显著高于2种森林沼泽和灌丛沼泽30.8%~79.4%(P < 0.05),灌丛沼泽显著高于2种森林沼泽20.4%~37.1%(P < 0.05)。(3)生态系统碳储量((516.71±6.44) t/hm2~(827.52±50.96) t/hm2)的草丛沼泽显著高于灌丛沼泽与森林沼泽30.2%~61.3%(P < 0.05),这表明沿过渡带环境梯度生态系统碳储量总体上也呈递减趋势,灌丛沼泽高于白桦沼泽23.8%(P < 0.05)和毛赤杨沼泽10.0%(P>0.05)。(4)植被年净固碳量((2.44±0.03) t/(hm2·a)~(6.36±0.53) t/(hm2·a))沿过渡带环境梯度呈现出阶梯式递增趋势,2种森林沼泽显著高于草丛沼泽与灌丛沼泽1.4~1.6倍和1.3~1.4倍(P < 0.05),且高于中国陆地植被年均固碳量20%~30%及全球植被年均固碳量45%~55%。结论这表明森林沼泽湿地的固碳量远远高于陆地植被固碳量,故温带长白山2种阔叶林沼泽应属于高固碳湿地类型。   相似文献   
108.
云南绿汁江河谷是云南省最早开展葡萄延迟栽培的产区,该技术已辐射到宾川、建水、元谋等干热河谷区。本技术规程规定了绿汁江地区延迟栽培的品种与苗木选择、园地选址与规划、种植方法、棚架结构、肥水管理、整形修剪、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等。  相似文献   
109.
针对新疆园艺产业发展需求和新疆农业大学园艺学科园艺专业人才的培养特点,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对用人单位及毕业生从专业技能培养需求和毕业生能力素质2个方面展开调查,在分析调查问卷的基础上探讨当前新疆特色园艺产业人才培养模式,并提出改进建议,期望为区域园艺专业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0.
空心村整治是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的重要内容,在以土地可持续利用为核心的目标导向下,揭示空心村内典型土壤重金属污染情况是整治工作特别是构建耕层土体的先导环节。本文以黄淮海平原农区的禹城市为例,分析典型空心村在整治时可能涉及的村内道路、晾晒场院、坑塘底泥、林地表土、院落农地、院落实土、土墙墙体等7种土壤的As、Cd、Cr、Cu、Ni、Pb、Zn含量,利用单项污染指数和综合污染指数,按照有关国家标准,评价其重金属污染程度,为空心村改造中土壤的安全、合理利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前述7类参试土壤中,除院落农田的污染指数为0.85(污染等级为Ⅱ,属"较清洁"土壤)外,其余6类的综合污染指数均0.7(污染等级为Ⅰ,属"清洁"土壤),可直接用于空心村整治中的耕层土体重构。本研究基于整治利用导向进行了平原农区空心村典型土壤类型划分,揭示了其重金属污染状况,对于科学开展空心村整治、建设更加安全的高标准农田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