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1篇
  免费   3篇
农学   2篇
  4篇
综合类   12篇
畜牧兽医   235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8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31.
232.
在柴达木盆地次生盐渍化弃耕作了进行3年的栽培研究得到,30cm土层含盐量在0.50%~1.47%的中盐和重盐碱弃耕地为碱茅的最适种植区,提出:翻耕-冬灌-撒播-耙耱-镇压-冬灌,是一套在次生盐渍化弃耕地上建立碱茅人工草地的最佳农艺措施,在不灌溉的条件下,每公顷可产青干草4560kg,播后镇压和撒播是使碱茅人工草地获得了高产的关键,可分别使青干草产量提高1575kg.hm^-2和1463kg.hm^  相似文献   
233.
黄河源区草地早熟禾生长节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黄河源区草地早熟禾生长节律的研究,论述了草地早熟禾生育期、分蘖、株高及地上生物量的发育规律和动态。结果表明:草地早熟禾在海拔3 780m的果洛州玛沁县一般于4月下旬返青,9月上旬成熟,生育期为134d左右;分蘖数与单株分蘖数在成熟期达到最大分别为240株/0.25m2,7.5个/株,分蘖速率在成熟期最大为0.143个/株.d-1;株高到成熟期达到93.6cm,日均增高在拔节—抽穗期最大为2.33cm;地上生物量在成熟期达到最高为530g/m2,日均增重在拔节—抽穗期达到最大值为7.474g/m2。  相似文献   
234.
在青南牧区“黑土型”退化草地上引种10个早熟禾品种,波伐早熟禾、青海扁茎早熟禾、冷地早熟禾、草地早熟禾、高山早熟禾、高寒肯塔基早熟禾和草地早熟禾巴林、康尼、肯塔基、超优异,通过3年的观测,除波伐早熟禾、青海扁茎早熟禾、冷地早熟禾和草地早熟禾4个品种能适应本区高寒气候,越冬率达80%以上,其余6个品种越冬率差,不能适应本区高寒气候。波伐早熟禾、青海扁茎早熟禾、冷地早熟禾、草地早熟禾4个品种第2年开始能完成完整的生殖生长,并在第2、3年产草量最高,第2年达到种子产量高峰。综合评比,波伐早熟禾、冷地早熟禾、草地早熟禾适应性好,产量较高,可作为本区“黑土型”退化草地植被恢复适宜的草种。  相似文献   
235.
该项研究通过草地施氮肥技术,对祁连山区大通河上游高寒草甸退化草地进行了改良培育研究,通过一年的试验研究认为:施氮可大幅度提高退化草地禾本科牧草的盖度和高度,对优良牧草和可食杂类草的生物量也有很大的影响。施肥在当年对退化草地群落生物多样性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236.
为进一步改造利用好萨迦县高海拔区域的中低产田,本研究以6个燕麦(Avena sativa)品种为材料,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其18个农艺性状指标进行综合评价,以期筛选出生产性能较好的燕麦品种,为该地发展营养体农业提供参考。结果表明:6个品种中除‘青海444’能进入蜡熟期外,其余品种均处于乳熟期,且仅‘青海444’和‘青引1号’株高达130 cm以上,与其余品种差异显著(P<0.05);‘青引1号’第一茎节、第二茎节长度,叶长均最大,其第一茎节长度与除‘甜燕麦’外的其它品种差异显著(P<0.05),第二茎节长度与‘加燕2号’和‘甜燕麦’差异显著(P<0.05),叶长与其余5个品种差异显著(P<0.05);‘青海444’的茎最粗,‘甜燕麦’的叶茎比最高,二者根系较为发达;‘青引2号’的鲜草产量和干草产量最高,分别为49 850.21,13 928.25 kg·hm-2,但6个品种间干草产量无显著差异。根据主成分综合得分排序,萨迦县高海拔区域中低产田上最适宜种植的燕麦品种是‘青引1号’和‘青引2号’。  相似文献   
237.
江河源区披碱草/星星草混播草地放牧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放牧率增加,各月不同土壤层含水量呈减小趋势;地上现存量的峰值降低,峰值出现的日期也提前,对照是80 d(从实验开始计),极轻度~重度放牧依次为70、665、7和38 d;披碱草的地上现存量和比例均呈下降趋势,而杂类草和星星草的地上现存量呈二次曲线变化趋势,且它们的百分比组成呈上升趋势;星星草地上现存量的最大值出现在轻度(5.26头/hm2)和中度(8.0头/hm2)之间,而杂类草的最大值出现在中度放牧附近(8.07头/hm2),这说明江河源区混播人工草地的适宜放牧率是中度放牧,适宜牧草利用率是60%。  相似文献   
238.
高寒牧区牦牛冬季暖棚育肥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试验结果表明 :在暖棚舍饲条件下 ,第 1组牦牛的绝对增重、相对增重分别比第 2组和对照组高 5 .9kg、4.94%和 3 1.44 %、2 6.5 9% ,第 2组比对照组高 2 5 .5 4kg和 2 1.65 % ,两处理之间同一放牧期牦牛的日增重之间差异极显著 (P <0 .0 1) ,处理内不同放牧期牦牛的日增重之间差异显著 (P <0 .0 5 ) ,而且牦牛的日增重与采食量之间呈极显著的线性回归关系Y =-aX +b ,(a >0 )。  相似文献   
239.
2000—2005年的试验研究表明:“黑土滩”上建植的垂穗披碱草人工植被在自然演替状态下短期内就会发生严重退化,而人工调控可使人工植被的盖度、高度和地上生物量保持在90%、60cm和5 630kg/hm2以上,因此,施肥、灭杂、灭鼠等人工调控措施是“黑土型”退化草地垂穗披碱草人工草地持续利用的关键。  相似文献   
240.
通过对青海草地早熟禾人工草地和“黑土滩”退化草地土壤水分动态的研究,结果表明:两样地0—20cm土层土壤含水量变化趋势均为先增高,后降低,人工草地7月下旬土壤含水量达到最高值,“黑土滩”退化草地8月下旬达到最高值;各个时期土壤平均含水量人工草地总体上高于“黑土滩”退化草地;各时期0-20cm土壤水分垂直变化,人工草地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小,“黑土滩”退化草地总体上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