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3篇
林业   2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63篇
  13篇
综合类   49篇
农作物   7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12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3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51.
不同土壤水分对枣树幼果期光合特性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在土壤干旱逐渐加剧过程中,枣树幼果期叶片光合参数的变化与土壤水分的关系,找到西北干旱地区枣树幼果期所允许土壤水分亏缺阈值。研究采用桶栽枣树控水试验,测定并分析7个土壤水分梯度的灰枣树在不同光合有效辐射(PAR)下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气孔限制值(Ls)及水分利用效率(WUE)等光合指标。结果表明:Pn随着PAR的增大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Tr、WUE和Ls表现出和Pn类似的响应规律,相对土壤含水量(RWC)为60.34%和80.97%时,Pn和Tr日变化呈"双峰"趋势并有明显的"午休"现象,当RWC为41.22%时,"双峰""午休"现象均消失。RWC在48.89%~68.58%范围内,Pn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气孔因素限制,RWC48.89%时,Pn下降的主要原因是非气孔因素限制。枣树幼果期生长所允许的最大土壤水分亏缺RWC为48.89%。RWC在53.36%~60.34%范围内可维持枣树幼果期具有较高WUE和Pn。  相似文献   
52.
为探究自动化膜下滴灌棉田地温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开展了大田试验,研究了地温与气象因子、植株覆盖度、土壤含水率、降雨和灌溉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时间上,地温在灌溉期总体上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太阳辐射、大气压强、相对湿度和大气温度与地温要素的相关性显著,且建立的最小二乘回归方程能较好的模拟日均地温变化情况。在空间上,地温单日变化都可用正弦曲线进行拟合。土壤含水率和覆盖度的增加,能够抑制棉田地温的变化。降雨和灌溉主要通过增加土壤含水率来改变地温。研究表明,通过建立气象因子与日均地温的回归方程和不同土层地温与时间的正弦函数能较好的模拟各土层地温,为根区构造适宜的水热环境。  相似文献   
53.
调亏灌溉对干旱区枣树生理特性和果实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究调亏灌溉对生理发育的响应机理。【方法】通过大田试验,在果实膨大期设置充分灌溉处理(C1)和轻度(C2)、重度(C3)调亏灌溉处理,分析了作物生理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水分亏缺显著降低作物生理指标,使果实膨大期叶片净光速率减少10.51%~26.08%;气孔导度减少12.03%~23.43%;蒸腾速率减少9.62%~17.57%。作物耗水量减少13%~38%。与C1处理相比,C3处理减产18%,而C2处理产量变化不明显。枣树经过复水后,C2处理各生理指标均恢复到C1处理水平,甚至部分指标略高于C1处理;C3处理各指标恢复速度较慢,所有指标低于C1处理9%以上。【结论】水分胁迫在不影响枣树果实产量的前提下,可降低枣树叶片生理指标和耗水量,减少枝条夏剪工作量,使作物养分由供给枝条生长转而为果实细胞分裂供给。但过度胁迫将会对枣树器官造成不可逆性破坏,即使经过复水处理,植物器官及果实最终产量也难以恢复至充分灌溉水平。  相似文献   
54.
吉A5001是以美国亚热带地区的杂交种为基础材料,经北方和海南连续自交6代选育而成的优良玉米自交系,具有配合力高、抗病性强、根茎质量好、品质优等优点,选育出新品种吉单50大面积推广应用,实现了亚热带种质在我国北方温带地区的应用,拓宽了我国种质的遗传基础。  相似文献   
55.
【目的】探明枣棉复合系统种间互作关系,为该农林复合系统资源的最优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以干旱绿洲区典型的枣棉复合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剖面法分层取样获得植物根系,将直径2mm以下的根系作为细根,通过扫描根系,用图像分析软件DT-SCAN分析枣树和棉花细根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根长密度、根质量密度,研究该系统内枣树和棉花细根生物量的空间分布特征及种间地下部的竞争关系。【结果】水平方向上,枣树细根主要集中在树体周围0.1~0.3m,该区域内的细根根长密度占总细根根长密度的62.3%;棉花细根根长密度在距枣树树干中心0.3~0.5m处达到最大,占总细根根长密度的35.8%。垂直方向上,棉花细根主要集中在0~0.3m的土层内,占其细根生物量的67.2%,棉花细根根长密度随土壤层深度的增加而呈负指数趋势变化;枣树细根根长密度主要集中在0.1~0.4m土层内,占其细根生物量的63.3%。在土壤垂向0~0.1m、0.5~0.6m土层内,棉花对枣树的竞争作用占绝对优势。单作枣树的平均枣吊长度、平均枣吊茎粗、叶绿素含量均高于间作,而棉花恰与枣树相反,各项指标均表现为间作大于单作。【结论】3年生枣树与1年生棉花间作,存在种间竞争关系,在水平方向0.1~0.3m、垂直方向0.3~0.5m土层内,二者地下部种间竞争最为激烈,且棉花竞争能力强于枣树,为优势种。  相似文献   
56.
新疆阿勒泰地区浅埋式滴灌苜蓿灌溉制度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明新疆阿勒泰地区浅埋式滴灌(Shallow buried drip irrigation SBDI)苜蓿(Medicago sativa‘Algonquin’)的适宜灌溉制度,进行了定周期、变定额的浅埋式滴灌试验,结果表明:浅埋式滴灌处理(shallow buried drip irrigation treatments SBDIT)中灌水定额45mm和52.5 mm的苜蓿干草产量及灌溉水利用系数(Water use efficiency WUE)均显著高于地面灌(Flood irrigation FI)(P0.05);WUE在灌水定额为45mm时达到最大值0.94kg·m-3;因此,试验区附近浅埋式滴灌苜蓿适宜的灌水定额为45mm、灌水周期7~10天。  相似文献   
57.
流量对河水滴灌重力沉沙过滤池内流速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研究流量对河水滴灌重力沉沙过滤池流速分布规律的影响,该文对5种不同流量下的水沙两相流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对不同流量下流速沿程分布规律、流速沿水深方向分布规律及水沙分离效率的对比与分析,可知河水滴灌重力沉沙过滤池的适宜流量范围为0.05~0.2 m3/s,进水流量越小,流速变化幅度也就越小,越有利于泥沙沉降,水沙分离效率不小于72.5%。不同流量下沉淀池中流速沿程变化规律可分成3个阶段:流速迅速增加阶段、流速缓慢减小阶段和流速迅速减小阶段。清水池中流速方向与沉淀池的相反,流速沿程减小。受进水口、出水口和固体边界,以及侧向溢流堰的影响,不同流量下河水滴灌重力沉沙过滤池中的流速沿水深方向分布规律有差别。当流量为0.05和0.1 m3/s时,远离进水口、出水口及侧向溢流堰的位置,流速沿水深方向的分布规律包含流速迅速增加、流速缓慢减小和流速恒定3个阶段,而清水池则只包括流速迅速增加和流速恒定阶段。研究可对大首部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8.
近几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在满足基础生活需求的同时,开始对茶叶市场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尤其是在中国茶叶被封为是二十一世纪的最绿色健康饮品以后,中国的茶叶行业就开始逐步的迈入到了国际市场当中,继而在无形当中为茶叶企业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遇与更大的进步空间。基于此,笔者针对我国茶叶行业电子商务市场的营销模式一题展开了较为深入的研究,结合茶叶行业电子商务的营销现状与笔者的自身经验总结出了几点可行性较高的营销措施,以期能够对我国茶叶行业的快速发展与茶叶品牌的建立带来一些具有参考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59.
盐碱对哈密大枣生长的伤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咸水湖畔的高阶台地和湖边滩地上栽植哈密大枣,进行了树木成活率、新梢生长量、叶片生长状况和蒸腾速率、气孔阻抗、叶温日变化的测定。结果表明,由于含盐量少的缘故,生长在台地上的哈密大枣,其成活和生长状况都要好于滩地,各项生理指标也均好于滩地。揭示了影响树木生长的水分生理状况和过程。提出了生产中哈密大枣的造林,应该同一般中生植物一样,栽培满足植物生长的最佳土、肥、水等条件,精心作业,集约栽培。  相似文献   
60.
不同灌水处理对干旱区滴灌核桃树土壤温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不同灌水处理对干旱区滴灌核桃树土壤温度的影响,通过大田小区试验,研究6年生核桃树在不同灌水处理(灌水定额为15 mm滴灌C1;灌水定额为30 mm滴灌C2;灌水定额为45 mm滴灌C3;灌水定额为30 mm涌泉灌C4)对核桃树土壤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灌前0-20 cm的含水率对0-20 cm的土壤温度有显著影响,灌前20-40 cm的含水率对0-40 cm的土壤温度有显著影响;灌后0-20 cm土壤含水率对0-40 cm的土壤温度的影响要显著大于20-40 cm的土壤含水率对其影响。各处理各土层日均土壤温度在各生育期都呈单峰曲线。C1,C2,C3处理各层日均土壤温度随着深度增大呈先增大而后减小的趋势,而C4处理的涌泉灌各层日均温度随着深度增大呈减小趋势,且C4处理各层灌前灌后土壤温度变化幅度最大。由于灌溉方式不同,灌后C4处理土壤温度要小于C2处理。综合考虑土壤温度、产量及品质情况,灌溉定额为435 mm(C2)处理的土壤温度最稳定,产量最高,品质最好,是最有益的处理。试验结果将对核桃土壤温度和最优灌溉制度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