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5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60篇
林业   97篇
农学   43篇
基础科学   85篇
  158篇
综合类   428篇
农作物   45篇
水产渔业   84篇
畜牧兽医   223篇
园艺   68篇
植物保护   27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61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68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2篇
  1965年   2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3篇
  1957年   3篇
  195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设施土壤盐分的累积、迁移及离子组成变化特征   总被引:32,自引:1,他引:32  
通过对我国不同地区设施栽培现状的野外调查和取样分析,研究了设施栽培条件下土壤盐分的累积、迁移及离子组成变化特点。结果表明:1)设施栽培条件下,土壤含盐量的变化幅度大,且均明显高于露地土壤,各研究区域内已有40%8~9%的土壤含盐量超过了作物正常生长的临界浓度。2)设施栽培的可持续利用周期较短,连续种植到4年左右的设施土壤,其耕层盐分的累积量可达到作物的生长障碍临界点,之后因设施使用率的下降以及采取的措施而有所降低,但仍高于露地土壤。设施连续使用会导致土壤环境质量的不断恶化。3)设施土壤剖面(0100.cm)盐分含量均高于相邻露地,盐分含量随土层深度增加而降低,其中耕层(020.cm)的盐分含量显著高于其下各层;盐分离子在土壤剖面的运移同时存在着明显的向底层迁移和向表层聚集两种方式,但以表聚为主;此外,盐分离子的大量累积和向底层迁移,特别是NO3-的淋溶已严重影响到部分地区的地下水水质。4)设施栽培后,土壤中的NO3-、SO42-、Cl-、Ca2+、Mg2+、K+、Na+均有不同程度的累积,阴离子以NO3-和SO42-为主,阳离子以Ca2+为主。盐分的大量累积以及某些离子的相对富集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作物养分的供需失衡、土壤酸化、棚室内CO2供应不足等生产问题。  相似文献   
32.
不同形态氮肥对磷肥生物有效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盆栽试验研究了潮土中不同形态氮肥对磷肥生物有效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形态氮肥处理均有抑制油菜生长初期磷素累积的作用,氯化铵处理抑制作用最突出,其次是尿素,再次是硫酸铵、硝酸铵和硝酸钙处理;油菜生长后期不同形态氮肥处理均逐渐显著促进油菜的磷累积,但氯化铵处理的促进作用仍然低于其它氮肥处理,这与不同形态氮肥处理对油菜生长的影响较一致。土壤有效磷含量受不同形态氮肥处理影响较小,而水溶性磷含量因施用不同形态氮肥均表现显著地下降,氯化铵和硫酸铵处理使土壤水溶性磷下降较多,硝酸铵、硝酸钙和尿素处理使土壤水溶性磷下降较少。  相似文献   
33.
基于序贯扫描算法的区域标记技术与蘑菇图像分割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蘑菇采摘机械手通过机器视觉系统进行引导与定位,需要对菇床上的蘑菇图像进行处理和分析。为了在一幅蘑菇图像中将各个蘑菇的边界识别并区分出来,作者提出了一种分析算法。首先分析了蘑菇图像的数字特征和边界的分割方法,提出了基于序贯扫描方法的蘑菇图像区域标记技术,实现了各个蘑菇图像中心区域的识别。然后,从各个中心区域的中心坐标点出发,沿着不同角度的半径方向搜索蘑菇边界点,将找到的各个蘑菇边界点存放到相应的动态链表中,实现各个蘑菇的独立分割,最后在Visual C++软件平台上对该算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证明该方法是可行的,为蘑菇采摘机器人视觉系统的开发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4.
钾在红壤肥际微域中的迁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杜振宇  周健民 《土壤学报》2005,42(6):1035-1039
钾是植物生长必需的大量元素,施入土壤中的钾主要通过扩散作用与作物根系接触而被吸收利用,其在土壤中的扩散受水分、温度,质地等多种因素的影响[1]。研究钾在土壤中的迁移距离和形态变化有助于了解钾的土壤化学行为,从而指导合理施肥。肥料施入土壤后,特别在集中施用时(条施、穴施、带施等)都会在肥料附近造成一个特殊的环境,在这一微域内,肥料养分的浓度数倍或十几倍于整个土体,它必然会引起一系列特殊的物理、化学、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的反应。这些反应常常对土壤生产力和植物营养会产生很大影响,研究这一区别于整个土体的特殊区域的特殊反…  相似文献   
35.
基于无人机高光谱成像遥感系统,在400~1 000 nm波段内采集低矮、混杂生长的荒漠草原退化指示物种的高光谱图像信息。分别在退化指示物种的开花期、结实期和黄枯期进行飞行实验,飞行高度30 m,高光谱图像地面分辨率2. 3 cm。采用特征波段提取与深度学习卷积神经网络相结合的方式,提出一种荒漠草原物种水平分类的方法,结合植物物候给出了中国内蒙古中部荒漠草原物种分类的推荐时相,总体分类精度和Kappa系数平均值分别达到94%和0. 91。研究结果表明,无人机高光谱成像遥感技术及深度卷积神经网络可以较好地实现荒漠草原退化指示物种的分类,与基于径向基核函数的支持向量机、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深度卷积神经网络分类法相比,基于特征波段选择的深度卷积神经网络分类法效果最好,分类精度最高。无人机搭载高光谱成像仪低空遥感和卷积神经网络法提供了一种草原物种水平分类的途径。  相似文献   
36.
利用404份高代品系(试验Ⅰ)和175份山东省主栽品种及高代品系(试验Ⅱ),研究了1BL/1RS易位对小麦揉面参数的影响,探讨利用揉面特性鉴定1BL/1RS易位系的方法.结果表明,1BL/1RS易位导致小麦的揉面特性显著变劣,1BL/1RS易位系的揉面时间、峰值带宽及峰后1 min带宽显著低于非1BL/1RS易位系,而衰落角和带宽比(峰值带宽/峰后1 min带宽)显著高于非1BL/1RS易位系.易位系的揉面谱带的主要特征为峰后1 min谱带急剧衰落并变窄,带宽比显著增大.带宽比1.6可作为判断易位系的有效指标,即大于或等于1.6为1BL/1RS易位系,小于1.6为非1BL/1RS易位系,准确率达85.2%(试验Ⅰ)和96.8%(试验Ⅱ).因此,揉面图谱可作为快速有效鉴别1BL/1RS易位系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37.
保护性耕作技术因其具有减少风蚀、保墒、提前播种期等作用,近年来在北方干旱地区得到逐步推广。免耕播种机作为保护性耕作的主要机具,其使用性能直接影响着这一技术的应用。为此,根据目前免耕播种机存在的主要问题,设计了2BQM-6型气吸式免耕播种机,实现了切茬、排茬、施肥、播种及覆土镇压等联合作业。在此基础上,对该免耕播种机重要部件开沟器进行了力学分析,寻找出了开沟器最容易疲劳失效的部位。  相似文献   
38.
磷在富营养化湖泊沉积物-水界面的循环   总被引:22,自引:4,他引:22  
高丽  周健民 《土壤通报》2004,35(4):512-515
沉积物中部分固定的磷可通过分解或溶解作用而释放磷酸盐到沉积物间隙水中;再生的磷可能释放到上覆水体中,或在沉积物中作为一种自生相而再沉淀,或被沉积物的其它组分所吸附。本文描述了磷在沉积物-水界面的迁移过程,并对影响磷循环的因子及其磷自沉积物释放的机制作一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39.
水资源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最有力保障和支撑。水利必须创新调整治水新思路,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坚持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转变、可持续利用、人与自然和谐、保护环境的观念,通过水权、水市场的研究,水利法制化的建设与水资源的统一管理、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实践治水新思路。  相似文献   
40.
农牧业机械的工作条件通常比较恶劣,腐蚀因素也较复杂。根据其使用特点,研究腐蚀规律,因地制宜地采取有效的防腐措施,从而延长农牧业机械的使用寿命,对国民经济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农牧业机械的腐蚀状况和特点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