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0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31篇
林业   48篇
农学   22篇
基础科学   38篇
  20篇
综合类   239篇
农作物   19篇
水产渔业   65篇
畜牧兽医   157篇
园艺   32篇
植物保护   1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641.
为了解北方须鳅 Barbatula barbatula nuda精子的生理特性, 研究了不同离子浓度、葡萄糖浓度、pH、温度等因子的变化对性成熟北方须鳅 (体质量为10~38 g) 精子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 Na+浓度为68 mmol/L时, 北方须鳅精子活力最强, 快速运动时间 ( FT)、寿命 ( LT)、激活率...  相似文献   
642.
土壤大孔隙结构对饱和导水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究土壤不同孔径大孔隙结构特征及数量对土壤饱和导水率的影响,为研究区域土壤水分-溶质迁移规律、水土流失治理与土壤污染防治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京郊密云水库五座山林场水源涵养林为研究点,基于工业CT扫描技术,对土柱中土壤大孔隙三维空间结构重建后,探究不同孔径大孔隙结构特征参数密度及数量密度对土壤饱和导水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643.
为揭示干湿循环效应下膨胀土胀缩裂隙的演化特征及土体结构强度的劣化规律,对合肥弱膨胀土试样开展不同循环幅度下的干湿循环试验,利用图像处理技术从试样表面裂隙图像中提取出裂隙参数,并进行低应力下的抗剪强度试验。试验结果表明:1)裂隙开展分为裂隙酝酿期、裂隙快速传播期和裂隙平稳发展期3个阶段,裂隙指标的增长主要集中在裂隙快速传播期,且循环幅度的增大会使土体的开裂程度加剧;2)在干湿循环作用下,膨胀土的内摩擦角变化幅度小于2.2°,其受干湿循环次数的影响很小,土体的强度衰减主要源于粘聚力的大幅降低。膨胀土的粘聚力呈现出先快后缓的衰减趋势,其中前4次干湿循环期间粘聚力的衰减率达到50.97%~66.92%,且衰减率也与干湿循环幅度的大小密切相关;3)通过灰色关联度分析发现,粘聚力的衰减与裂隙面积率、裂隙总长度、裂隙平均宽度的变化趋势具有明显的关联性,其中裂隙面积率的关联度最大,其与粘聚力衰减率间的关联度为0.785~0.832,相应的权重达到0.461~0.472,且裂隙面积率与粘聚力衰减率间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而裂隙平均宽度的关联度最小,其与粘聚力衰减率间的关联度为0.392~0.414,对应的权重仅为0.228~0.240。研究成果可为进一步揭示剧烈温湿变化诱发的膨胀土边坡灾变机理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644.
多房棘球蚴(Em)是一种危害严重的人畜共患寄生虫。为探索非编码RNA在多房棘球蚴感染诱导小鼠肝枯否氏细胞(KCs)极化中的作用机制,本研究用多房棘球蚴原头蚴感染BALB/c小鼠,分离感染2月小鼠肝KCs,通过RNA测序分析,构建与多房棘球蚴感染引起的KCs M2型极化相关的竞争性内源RNA (competing endogenous RNAs,ceRNA)调控网络,并通过qPCR和miRNA过表达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多房棘球蚴感染小鼠2月后,KCs M1型标志分子均显著下调,而M2型标志分子均显著上调。5个circRNA和9个miRNA参与M2型标志分子IL10、IL13、Arg1基因的表达调控,而且其表达趋势与测序结果及circRNA-miRNA-mRNA调节关系基本一致。另外,miR-466c-5p过表达导致了circ_0000372和IL13的表达下调,说明可能存在circ_0000372-miR-466c-5p-IL13轴的调节关系,并在多房棘球蚴感染诱导小鼠肝KCs极化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为进一步揭示多房棘球蚴调控宿主巨噬细胞极化的相关机制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45.
  目的  土传病原真菌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和齐整小核菌Sclerotium rolfsii严重威胁园林绿化植物正常生长。建立针对这2种土壤病原真菌的快速定量检测方法。  方法  通过筛选2种病原菌特异性引物,优化反应条件。  结果  初步建立了2种病原菌的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方法。引物ST-RS1/ITS4和SRITSF/SRITSR可以分别用于立枯丝核菌和齐整小核菌的qPCR检测,其灵敏度分别达24×106和22×106拷贝·L?1,2次重复反应的变异系数分别为3.37%~4.61%和0.66%~8.61%。对上海绿地土壤样品的检测结果表明:立枯丝核菌和齐整小核菌的检出率分别为100%和19%。  结论  建立的qPCR检测方法具有较强特异性、较高灵敏度和较强重复性,可以用于上海城市绿地土壤中立枯丝核菌和齐整小核菌的快速、有效定量检测。图2表5参29  相似文献   
646.
旨在探讨多房棘球蚴感染早期对小鼠肝脂质代谢的影响。选取60只清洁级BALB/c小鼠(6周龄,雄性)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只。试验组小鼠每只腹腔接种600个原头蚴,对照组小鼠腹腔注射等体积的PBS缓冲液。采用原位两步循环灌流及多步低速差速离心分离纯化肝实质细胞。利用高通量测序分析感染3月小鼠肝实质细胞差异表达的mRNA,并对其进行KEGG、GO分析和qRT-PCR验证。制备多房棘球蚴感染2、3和6月小鼠的肝组织切片,分别进行油红O染色,并通过qRT-PCR检测多房棘球蚴感染不同感染时期肝实质细胞脂质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与未感染对照组相比,小鼠感染多房棘球蚴后3、6月肝脂肪沉积明显增多;感染2月的肝实质细胞脂质合成相关基因Scd1、Fasn和Srebf1,以及脂质氧化分解相关基因Acox1和Cpt1α均明显上调;感染3月的肝实质细胞Scd1、Fasn、Srebf1及Cd36的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而Acox1、Cpt1α、Pparγ和Pparα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上述结果表明,多房棘球蚴感染早期可能通过促进肝实质细胞的脂质合成,抑制脂质氧化分解,从而导致肝脂质沉积。  相似文献   
647.
以鲜食葡萄品种‘甜蜜蓝宝石’为试材,取当年生的半木质化茎段作为组织培养的外植体,通过探索外植体消毒、启动培养、增殖培养、生根培养以及炼苗移栽环节的关键技术,建立适用于‘甜蜜蓝宝石’的组培快繁体系。结果表明,将当年生半木质化茎段,先用75%酒精消毒40 s、再用0.1%升汞消毒15 min,外植体成活率达到40%;最佳启动培养基为1/2 MS+30 g/L蔗糖+6.5 g/L琼脂,腋芽萌发率达到57.8%;利用1/2 MS培养基作为继代培养基,增殖效果最好,45 d增殖系数高达5.2;利用1/4 MS+IBA 0.1 mg/L培养基进行生根培养效果最好,生根率达到88.3%,新芽茎秆较为粗壮,生长正常;生根培养50 d以上,按程序炼苗过渡移栽,成活率高达90%。  相似文献   
648.
为保护和培育黑土,通过田间随机取样和室内养分分析,调查大兴安岭西麓谢尔塔拉农牧场不同地力等级土壤肥力状况及养分差异。结果表明,有机质、有效磷和缓效钾含量与地力等级相关性较好,随着地力等级的升高,含量呈升高趋势;其中有机质含量变化最大,一等地平均含量为62.93 g·kg-1,五等地为36.71 g·kg-1,一等地是五等地的1.71倍,一至四等地有机质含量均属于国家土壤普查土壤养分分级标准很丰富的水平,五等地属于丰富的水平;有效磷和缓效钾一等地分别是五等地的1.36倍和1.31倍。pH、全氮、碱解氮、速效钾也随着地力等级的升高呈升高趋势,全磷和全钾未呈现规律性变化,不同等级地力间均未形成显著性差异。不同地力等级平均有效铜、有效硼、有效锌含量适中,有效锰、有效钼含量丰富,有效铁含量极丰富。  相似文献   
649.
骆作奇  陆朝辉 《蔬菜》2010,(7):14-15
<正>大白菜是河池市栽培面积较大的一类蔬菜,一般只作秋冬季栽培。由于当地夏季高温多雨,故夏大白菜栽培几乎为零。为了解决夏秋蔬菜供应淡季问题,从1995年开始,笔者利用本地高海拔山区夏季凉爽的气候与丰富的土地资源,开展夏大白菜栽培试验示范和推广,至2009年,全市夏大  相似文献   
650.
马铃薯块茎作为收获器官,其发育过程及机制是重要的生物学问题。本文在总结大量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调控马铃薯块茎发育的四大主要途径,包括蔗糖代谢(信号)调控、光周期调控、激素调控和水肥调控途径。在对四大主要途径的研究进展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马铃薯块茎发育调控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