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畜牧兽医   19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检测莱克多巴胺胶体金免疫层析试验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混合酸酐法制备莱克多巴胺-OVA偶联抗原,胶体金标记莱克多巴胺单克隆抗体,建立了检测莱克多巴胺的胶体金免疫层析试验。该试验具有较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最低可检测10ng/mL的莱克多巴胺,而与克伦特罗和沙丁醇胺无交叉反应。胶体金免疫层析试验对尿液和饲料样品中莱克多巴胺的最低检测量分别为10ng/mL和0.01mg/kg。  相似文献   
12.
用PCR对鸡毒支原体感染的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已建立的检测 MG和 MS的 PCR方法 ,对人工接种鸡毒支原体后 2~ 2 0 d的 SPF鸡气管棉拭样品和气管、肺、肝、脾、胸肌、腿肌等器官和组织进行了检测 ;对现场采集的样品同样作 PCR检测。结果表明 ,上述人工样品均检测到病原 ,以气管棉拭样品检出最多 ;现场样品PCR的阳性检出率为 1 0 .2 8% ,分离培养的阳性率为 2 .8% ,敏感性前者高于后者。  相似文献   
13.
2008年从临床鸽病例中分离到2株新城疫病毒毒株,经测定,鸡胚平均死亡时间(MDT)分别为48h和46h,8周龄SPF鸡静脉接种指数(IVPI)分别为2.88和2.91,一日龄雏鸡脑内接种指数(IPCI)分别为1.88和1.89,按照OIE推荐的标准均为强毒株。RT-PCR扩增出融合蛋白(F)基因片段,测序,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中蛋白酶裂解位点附近的氨基酸序列均符合强毒特征序列。根据F蛋白的部分基因序列绘制的系统进化发生树和F基因片段中3种限制性内切酶(RE)位点分布判定这2个毒株均为基因Ⅶc型。  相似文献   
14.
沙门氏菌是肠杆菌科中一种非常重要的人畜共患病病原体。自Salmon和Smith首次分离到猪霍乱沙门氏菌以来,已发现的沙门氏菌血清型达2213个,在我国分离到的沙门氏菌血清型就有240多个。在南通口岸,多次从进口鱼粉和鳗鱼饵料中检出沙门氏菌,但从进口羽毛粉中分离到沙门氏菌少见报道,1997年上半年,我们从南通某公司进口的美国羽毛粉中分离到一株沙门氏菌。经鉴定,其血清型为沙门氏菌Ⅱ6,7:(g),m,t:1,5的g,s变种,报道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材料 该批进口羽毛粉18吨,共720包。根据…  相似文献   
15.
沙门氏菌是兽医检疫、医疗卫生和食品卫生部门的重要检疫对象之一。按传统检验方法检测进口鱼粉沙门氏菌,需4~5天才能得出结果。为了适应国际间动物及其产品及时流动的需要,方便货物进出,检疫部门急需寻找简便、快速、准确、灵敏的沙门氏菌检测方法。南通口岸每年进口鱼粉1~3  相似文献   
16.
11型鸭疫里默氏杆菌分离鉴定及致病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江苏某免疫鸭场的病死鸭中分离出l株细菌,经形态特性、生化试验、PCR扩增和血清型鉴定.证明该菌为血清11型的鸭疫里默氏杆菌(RA).人工感染试验显示,106CFU/mL RA经肌肉注射后可导致鸭发病死亡,病死鸭的多个脏器组织均可分离到细菌,而滴鼻接种引起症状所需的细菌剂量为108CFU/ML;对106CFU/mL细菌肌肉注射致死鸭的脏器进行细菌计数,以法氏囊的含菌量最高;病理学变化涉及心、肝、脾、肺、胰、脑、肠粘膜和法氏囊.结果表明,江苏地区存在新的RA血清型,法氏囊是该细菌感染的一个重要靶器官.  相似文献   
17.
用混合酸酐法将莱克多巴胺(Rac)与匙孔蓝蛋白(KLH)、牛血清白蛋白(BSA)偶联,经紫外光谱扫描确定偶联成功,测得偶联物Rac-KLH浓度为3.6 mg/mL,Rac-BSA浓度为6.2 mg/mL。以偶联物Rac-KLH作为免疫原,免疫6~8周龄雌性BALB/c小鼠,取小鼠脾细胞和骨髓瘤细胞SP2/O-Ag-14进行融合。以Rac-BSA作为包被抗原,经间接ELISA筛选出阳性细胞株,再用有限稀释法进行多次亚克隆,获得稳定分泌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1D9、1F3、2C11、5C3、3A10、4A8、6B7、6D5、7C11、7D3。其中单克隆抗体5C3和3A10间接ELISA效价1∶500 000,对莱克多巴胺的半数阻断浓度(IC50)均为3.98 ng/mL,对盐酸克伦特罗和沙丁醇胺的IC50均大于2 000 ng/mL;对盐酸克伦特罗和沙丁醇胺的交叉反应率均小于0.2%。间接竞争ELISA检测莱克多巴胺在0.5~100 ng/mL范围内为线性分布,确定的最低检测限为0.5 ng/mL。  相似文献   
18.
应用PCR技术对鸡毒支原体感染鸡病原的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已建立的检测MG和MS的PCR方法,对人工接种鸡毒支原体后2-20天的SPF鸡气管棉拭样品和气管、肺、肝、脾、胸肌、腿肌等器官和组织进行了检测;对现场采集的样品同样作PCR检测。结果表明,上述人工样品均检测到病原,以气管棉拭样品检出量多;现场样品PCR阳性检出率为10.28%,分离培养的阳性率为2.8%,阳性符合率为100%。  相似文献   
19.
PCR检测鸡毒霉形体和鸡滑液囊霉形体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禽霉形体16S rRNA的基因序列设计,合成了1对引物,用这对引物对鸡霉素形体(Mycoplasma gallisepticum,MG)和鸡滑液囊霉形体(Mycoplasma synoviae,MS)菌株DNA进行PCR扩增,得到了与预期大小相一致的580bp的PCR产物,而这对引物对其他畜病病原DNA或RNA模板的扩增结果为阴性,PCR方法对MG和MS的最小检出量分别为2pg和3pg,应用已建立的PCR方法检测MG人工感染样品和临床样品,从人工感染样品中均检测到MG,临床样品的MG阳性检出率为10.25%,高于常规分离培养的阳性检出率。  相似文献   
20.
不同动物源新城疫病毒感染不同种属细胞的病变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10株不同动物源的新城疫病毒F48E8,La Sota、La Sota-GFP、ZJ1、ZJ1-GFP、JS-4-05-Go、Gx-1-05-Ch,JS-1-07-Os、Js-1-07-Du、JS-1-07-Pi等毒株分剐感染鸡胚、鹅胚、鸭胚成纤维细胞、PK-15、Dulac、FK81、MDCK、Vero、Hela多种不同动物来源的传代细胞系,通过对病毒感染细胞后病变的观察、ZJ-GFP及La Sota-GFP两个病毒感染细胞后细胞中绿色荧光蛋白指示的病变,了解不同的毒株对不同细胞感染性的差别.结果表明,不同毒力、不同动物源的新城疫病毒致不同种属细胞病变的作用不同,产生病变的时间有差异,强毒F48E8等毒株感染细胞后48~72 h可以引起几种禽源成纤维细胞全部裂解,而哺乳动物来源的细胞在60~120 h细胞发生病变,且病变也不如禽源成纤维细胞严重,出现了细胞的圆缩.弱毒株在胰酶处理后感染细胞,72 h以后出现明显细胞病变,引起的哺乳动物细胞病变不明显.受试毒株的动物种属来源与细胞的致病性没有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