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篇
农学   7篇
综合类   46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1篇
植物保护   18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二点委夜蛾是玉米的新害虫,2011年在黄淮海夏玉米区暴发,已经成为该区夏玉米苗期的重要害虫.2012年在山西省洪洞县对二点委夜蛾A、B两种性诱芯的诱蛾性能进行了田间测试.结果表明,在6月21日至8月17日,B诱芯的平均诱蛾量是A诱芯的2.49倍,显著提高了诱蛾数量.B诱芯的单盆单日最大诱蛾量达到280头,而A诱芯最高仅为85头.两种诱芯的田间有效期均达58 d,对二点委夜蛾的诱蛾量季节动态基本一致,且B诱芯的蛾量高峰较A诱芯早、峰值更明显.可见B诱芯的诱蛾性能比A诱芯具有明显优势,可应用于二点委夜蛾成虫的动态监测和诱杀防治中.  相似文献   
32.
新烟碱类杀虫剂是一类新开发的杀虫剂,研究表明,现已有多种害虫对吡虫啉、啶虫脒及其他新烟碱类杀虫剂产生了抗药性。概述了害虫对新烟碱类杀虫剂抗药性现状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3.
害虫对新烟碱类杀虫剂抗药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烟碱类杀虫剂是一类新开发的杀虫剂,研究表明,现已有多种害虫对吡虫啉、啶虫脒及其他新烟碱类杀虫剂产生了抗药性.概述了害虫对新烟碱类杀虫剂抗药性现状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4.
棉蚜对氟啶虫胺腈抗性发展动态及田间种群抗性风险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河北棉区棉蚜对氟啶虫胺腈的抗性水平,评估棉蚜对氟啶虫胺腈的抗性风险。采用浸渍法测定了2014—2017年河北省不同棉区棉蚜对氟啶虫胺腈的抗性水平。利用群体汰选法筛选棉蚜抗性品系,采用Tabashnik域性状分析法计算棉蚜对氟啶虫胺腈的抗性现实遗传力。抗性监测结果表明,与历史敏感基线相比,河北沧州、邯郸和保定地区的棉蚜对氟啶虫胺腈的抗性倍数分别为59.07、197.43和205.39倍,达高水平至极高水平抗性。用氟啶虫胺腈对田间采集棉蚜种群连续筛选25代,抗性倍数上升了13.44倍。在前期汰选的15代(F_0~F_(15))中,抗性现实遗传力为h~2=0.030 4,抗性风险较低;而在之后的10代(F_(15)~F_(25))中,其抗性现实遗传力为0.148 4,抗性风险明显增加。结果表明河北棉区棉蚜对氟啶虫胺腈抗性呈显著增长的趋势,棉蚜对氟啶虫胺腈的抗性发展具有先缓慢之后迅速增长的特点。本研究可为氟啶虫胺腈的合理应用和棉蚜的抗性治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5.
绿盲蝽成虫对几种寄主植物花器的趋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室内饲养的绿盲蝽成虫为试虫,以黄瓜、辣椒等17种作物或蔬菜的花器为研究对象,采用双向末位淘汰法,研究了绿盲蝽对各寄主植物花的趋性。结果表明:绿盲蝽成虫对向日葵花、辣椒花和豇豆花的趋性明显强于其他作物花;番茄花、草莓花、车轴草花和黄瓜花对绿盲蝽也具有较强的引诱作用。本研究将为绿盲蝽趋花特性机制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6.
分别采用浸渍法和玻管药膜法,室内评价了不同虫态小麦吸浆虫对吡虫啉、溴氰菊酯和辛硫磷的敏感性差异。结果表明:不同虫态的麦红吸浆虫对供试药剂的敏感性差异较大,其中,成虫对药剂敏感性最高,幼虫和蛹对药剂敏感性较低。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小麦吸浆虫的最佳防治适期和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37.
绿盲蝽对不同处理具花枣枝挥发物的趋性反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研究绿盲蝽对不同处理具花枣枝挥发物的趋性反应,利用Y-型嗅觉仪,测定了绿盲蝽Lygus lucorum Meyer-Dur对几种不同处理具花枣枝挥发物的趋性反应,结果表明:绿盲蝽雌虫对寄主植物挥发物表现敏感,而雄虫反应迟钝;相对于机械损伤和被不同虫口密度的绿盲蝽雌虫刺吸后的具花枣枝而言,健康具花枣枝对绿盲蝽雌虫的引诱作用最强;随着虫口密度的不断增加,接虫具花枣枝对绿盲蝽雌虫会产生明显的驱避作用。  相似文献   
38.
二点委夜蛾形态识别及发育历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二点委夜蛾(Athetis lepigone Moschler)是近年来河北省1种新的玉米苗期重要害虫。为了深入研究其发生规律和行为特点,进行了室内二点委夜蛾的人工饲养,并初步描述了其不同虫态的形态特征,总结了其室内条件下的发育历期,为该虫防治技术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9.
为了补充完善二点委夜蛾实验种群的室内饲养技术,研究了其成虫期补充不同营养对二点委夜蛾产卵期、产卵量和成虫寿命的影响。结果表明,补充5%蔗糖水显著延长了二点委夜蛾成虫产卵前期;补充10%蜂蜜水明显缩短了二点委夜蛾成虫产卵期和雌成虫寿命;补充5%蜂蜜水产卵量明显高于蒸馏水对照处理。比较其单日产卵量,10%蜂蜜水处理提前了单日最高产卵期,同时提高了单日最高产卵量。但5日龄后,其单日产卵量迅速下降,显著低于其他处理,且其总产卵量也显著低于其他供试处理。卵孵化率结果显示,成虫期补充5%蜂蜜水和10%蜂蜜水的卵孵化率均显著高于对照处理。表明成虫期补充蜂蜜水可显著提高二点委夜蛾卵孵化率。综合评价结果认为,二点委夜蛾实验种群室内饲养时,成虫期补充营养以5%蜂蜜水为最佳。  相似文献   
40.
【目的】 系统测定和分析苯甲酰基脲类杀虫剂对绿盲蝽的生物活性。【方法】 采用点滴法、浸渍法和食料混药法测定苯甲酰基脲类杀虫剂对绿盲蝽的室内生物活性,分析观察和触药时间对其活性的影响。【结果】 供试苯甲酰基脲类杀虫剂氟铃脲、氟啶脲和杀铃脲对绿盲蝽均具有一定的胃毒作用,氟铃脲和氟啶脲还具有较好的触杀活性。氟铃脲处理后1~4 d,随着时间延长,试虫死亡率逐渐增加,至第4 d后不再变化。试虫接触氟铃脲超过24 h后,随着触药时间的延长,最终死亡率保持稳定。【结论】 苯甲酰基脲类杀虫剂对绿盲蝽表现出较好的胃毒作用,氟铃脲和氟啶脲还表现出较强的触杀活性,但其活性明显受观察时间和试虫触药时间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