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篇
农学   7篇
综合类   46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1篇
植物保护   18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3 毫秒
41.
几种蚜虫对吡虫啉抗药性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吡虫啉是一种新型高效内吸杀虫剂 ,对天敌较安全[1 ] ,与常用杀虫剂无交互抗性[2 ] ,特别适用于防治刺吸类口器的害虫如绣线菊蚜 ( Aphis spiraeccla)、麦长管蚜 ( Macrosiphumavenae)、棉蚜 ( Aphis gossypii)等 [1 ,3,4] ,但近年来吡虫啉对绣线菊蚜的防治效果明显降低 ,可能是已有抗性产生。国外已对粉虱 ( Bemisia argentifolii)、马铃薯甲虫 ( Leptinotarsadecemlineata)等害虫对吡虫啉的抗药性进行了监测和风险预测工作 [5~ 8] ,但有关蚜虫对吡虫啉抗性的报道很少。作者研究了河北省不同地区棉蚜、麦长管蚜和绣线菊蚜对吡虫啉的敏感…  相似文献   
42.
高效氯氰菊酯与甲胺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的联合毒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室内测定了不同配比的高效氯氰菊酯和甲胺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对甜菜夜蛾的联合毒力,结果表明,用6%高效氯氰菊酯乳油和3%甲胺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乳油按有效成分质量比为9∶1配制的3%高氯·甲维盐乳油对甜菜夜蛾的增效作用最强,其共毒系数达到了141.11;同时,研究了该配比药剂对小菜蛾的联合作用,结果表明,也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其共毒系数达到了138.74。  相似文献   
43.
棉蚜对氟啶虫胺腈抗性发展动态及田间种群抗性风险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河北棉区棉蚜对氟啶虫胺腈的抗性水平,评估棉蚜对氟啶虫胺腈的抗性风险。采用浸渍法测定了2014—2017年河北省不同棉区棉蚜对氟啶虫胺腈的抗性水平。利用群体汰选法筛选棉蚜抗性品系,采用Tabashnik域性状分析法计算棉蚜对氟啶虫胺腈的抗性现实遗传力。抗性监测结果表明,与历史敏感基线相比,河北沧州、邯郸和保定地区的棉蚜对氟啶虫胺腈的抗性倍数分别为59.07、197.43和205.39倍,达高水平至极高水平抗性。用氟啶虫胺腈对田间采集棉蚜种群连续筛选25代,抗性倍数上升了13.44倍。在前期汰选的15代(F_0~F_(15))中,抗性现实遗传力为h~2=0.030 4,抗性风险较低;而在之后的10代(F_(15)~F_(25))中,其抗性现实遗传力为0.148 4,抗性风险明显增加。结果表明河北棉区棉蚜对氟啶虫胺腈抗性呈显著增长的趋势,棉蚜对氟啶虫胺腈的抗性发展具有先缓慢之后迅速增长的特点。本研究可为氟啶虫胺腈的合理应用和棉蚜的抗性治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4.
韭菜迟眼蕈蚊室内毒力测定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毛笔挑取均匀一致的末龄韭菜迟眼蕈蚊幼虫10~20头 ,应用浸渍法将供试幼虫在药剂中浸渍 30s后 ,移到葱白上20~22℃培养 48h ,以毛笔触虫体 ,幼虫不动为死亡 ,作为该虫室内毒力测定方法。此法简便实用 ,稳定性和重复性好。  相似文献   
45.
46.
绿盲蝽对四种挥发性物质的触角电位和行为反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测定了绿盲蝽(Apolyguslucorum)雌、雄成虫对苯乙醛、反-2-己烯醛、顺-3-己烯醇和苯乙酮的触角电位(EAG)反应和行为反应.结果表明,这4种挥发性物质均能引起绿盲蝽明显的EAG反应,雌成虫对顺-3-己烯醇的EAG反应最强,雄成虫对反-2-己烯醛反应最强.雌成虫对各物质的反应均明显高于雄成虫.Y形嗅...  相似文献   
47.
棉铃虫卵龄和密度对松毛虫赤眼蜂寄生效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进一步优化赤眼蜂田间释放技术,提高松毛虫赤眼蜂对棉铃虫的田间防治效果,本文开展了棉龄虫卵龄和密度对松毛虫赤眼蜂寄生效能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松毛虫赤眼蜂对棉铃虫1~2日龄卵偏好性明显高于0~1日龄和2~3日龄卵。不同“蜂-卵”比结果表明,随着“蜂-卵”比值增加,赤眼蜂单蜂寄生效能逐渐下降,从14.33粒/蜂降至0.73粒/蜂,而棉铃虫卵被寄生率逐渐上升,从17.92%上升至73.33%。综合两者的关系,发现在“蜂-卵”比为1∶20时,两者出现了交汇,此时,赤眼蜂单蜂寄生效能约7.50粒/蜂,棉铃虫卵被寄生率约为37%。基于此,得出松毛虫赤眼蜂对棉铃虫的田间防治应综合“蜂-卵”比、田间棉铃虫种群密度及落卵量等指标来确定田间释放赤眼蜂数量,以达到棉铃虫田间最佳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48.
1989~1991年,在河北省灵寿县,于核桃举肢蛾成虫羽化高峰期,用20%除虫脲5000倍药液防治两次,好果率达95%,对照不防治的树,核桃全部被害。除虫脲还能兼治核桃缀叶螟和刺蛾,对瓢虫的影响也较喷速灭杀丁小。  相似文献   
49.
吡虫啉等6种杀虫剂对河北省不同地区绿盲蝽的室内毒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叶片浸渍法,测定了吡虫啉、氟虫腈、高效氯氟氰菊酯、丁硫克百威、马拉硫磷和辛硫磷6种杀虫剂对河北省不同地区绿盲蝽种群的室内毒力效果。结果表明:氟虫腈对河北省绿盲蝽毒力最高,高效氯氟氰菊酯和丁硫克百威次之,马拉硫磷、辛硫磷和吡虫啉毒力较低;河北省不同地区绿盲蝽种群对药剂敏感性的差异较小,其中保定地区绿盲蝽种群对各药剂的敏感性最高。攀  相似文献   
50.
为了明确现有耕作制度下,河北省农田地下害虫发生种类及其在不同作物田分布特点,笔者采用挖土法,于2011~2014年调查了河北省不同区域内主要作物地下害虫发生情况。总体来看,河北省作物田地下害虫年度间发生差异较大。发生种类上,蛴螬和金针虫占全部地下害虫种类的80~90%,但不同种类蛴螬年度间发生也存在较大差异。不同区域地下害虫发生量存在较大差异,坝上地区和沿海地区发生虫量相对较低,分别为0.96±0.11头/m2和2.31±0.75头/m2,山前平原发生虫量较大,达到了8.09±3.28头/m2。不同作物田地下害虫发生情况来看,马铃薯和莜麦田以金针虫为主,占全部地下害虫的60~70%,小麦和玉米田内以蛴螬为主,占75~80%,花生田内以蛴螬为优势种,占90%以上。笔者根据地下害虫发生危害受分布地域、土壤结构和作物种类等多因素影响,提出了不同区域地下害虫分区分类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