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8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28篇
农学   11篇
基础科学   25篇
  22篇
综合类   127篇
水产渔业   9篇
畜牧兽医   87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01.
三烯脂肪酸在高等植物逆境胁迫应答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烯脂肪酸(trienoic fatty acids,TAs)是高等植物细胞膜脂中主要的不饱和脂肪酸。三烯脂肪酸不仅是膜的组成成分,而且可以调节植物对温度、盐、干旱等非生物胁迫以及病害等生物胁迫的适应性。本文介绍了高等植物三烯脂肪酸及其相应的脂肪酸去饱和酶,重点综述了三烯脂肪酸在各种逆境胁迫应答中的作用。在低温、盐、干旱等非生物逆境胁迫下,植物体中三烯脂肪酸的含量增加,以维持膜的流动性和稳定性,降低逆境对膜结构和功能的损害,从而增强植物的抗逆性。在病虫害等生物逆境胁迫下,三烯脂肪酸可能做为合成茉莉酸或其它oxylipins的前体参与植物对生物胁迫应答的防卫反应,也可能独立引发植物体产生系统获得性抗性。  相似文献   
102.
几种园林树种光合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主要绿化树种的光合特性,本研究采用Li-6400光合系统分析仪,对5种园林树种的光合速率日变化、光响应曲线、ACI曲线和气孔导度等生理特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丁香、榆叶梅、国槐的日变化呈双峰曲线,有"午休"现象出现,剌槐、杨树呈单蜂曲线,没有"午休"现象;5种树种的光饱和点从高到低依次为:丁香>杨树>国槐>榆叶梅>刺槐;CO2饱和点从高到低依次为:杨树>国槐>榆叶梅>丁香>刺槐.该成果可以作为在园林生产实践中进行树种选择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3.
为了阐明人工梭梭林土壤碳氮磷密度及其生态化学计量特征演变规律,以吉兰泰荒漠区不同林龄(3,6,11,16年)人工梭梭林为研究对象,分析0—20,20—40,40—6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SOC)、全氮(TN)、全磷(TP)密度和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结果表明:(1)4种林龄人工梭梭林0—60 cm土层SOC、TN含量及其密度随林龄增加而升高,而TP含量及其密度随林龄增加而降低。其中,3,6年梭梭林SOC、TN含量及其密度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升高,TP含量及其密度则与之相反;11,16年梭梭林SOC、TN、TP含量及其密度随土层深度增加而降低。(2)4种林龄梭梭林土壤C∶N、C∶P、N∶P分别为2.24~9.21,1.59~7.05,0.56~0.81,均属于中等变异水平,且变异系数随林龄和土层深度增加逐渐减小,说明土壤C∶N、C∶P、[JP]N∶P趋于平稳状态。(3)林龄、土层深度及其交互作用显著影响SOC含量、SOC密度、C∶N、C∶P,对TN含量、TP含量、TN密度、TP密度、N∶P无显著影响。(4)土壤孔隙度(STP)与SOC密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说明土壤孔隙度增加有助于SOC密度增加,提高土壤肥力。在干旱荒漠区建植梭梭林有利于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干旱荒漠区土壤环境。  相似文献   
104.
探究微生物制剂的修复效果和最佳投放浓度,为实际应用微生物制剂修复白洋淀水陆交错带生态系统奠定研究基础。采集鲥餱淀水陆交错带表层(0 ~ 20 cm)黑泥作为实验底泥,加入鲥餱淀湖水,投入组PP微生物制剂(成品活菌数不低于7×1010个/g)浓度分别为3.0、5.0、10.0、20.0 mg/L。结果显示,微生态制剂对上覆水CODCr、总磷和总氮的最高降解率分别为33.57%、83.33%和42.98%,对底泥全氮和有机碳的最高降解率分别为31.16%和19.53%;底泥中多酚氧化酶、脲酶和蛋白酶的活性提高;水体中放线菌门相对丰度增加,蓝细菌门丰度下降明显,Candidatus Rhodoluna、Aquirestis和Hydrogenophaga(氢噬胞菌属)等相对丰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推荐微生物制剂投加浓度为3 ~ 5 mg/L(活菌个数不少于2.1×108 ~ 3.5×108个/L)。  相似文献   
105.
为探究施用锌肥对污染土壤中小麦Cd吸收转运的影响,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两种锌肥(常规锌肥、缓释锌肥)及其不同用量(13、26、66 mg·kg-1)对根际土壤Cd、Zn有效性和小麦Cd、Zn吸收转运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两种锌肥均可显著增加土壤有效态Zn含量,但施用缓释锌肥在小麦孕穗期、灌浆期和成熟期对土壤有效态Zn的贡献显著高于常规锌肥,且不同生育期小麦根部和地上部Zn含量高于相应浓度常规锌肥处理。在拔节期,施用常规和缓释锌肥均能有效降低小麦根部Cd含量,Cd含量分别比对照(未施锌肥)降低了23%~33%和3%~48%,且中、高浓度锌肥同时显著降低了根部-地上部Cd转移系数。常规和缓释锌肥对灌浆期和成熟期小麦地上部Cd含量的降幅分别为21%~54%和13%~43%。虽然高浓度缓释锌肥在小麦拔节期、孕穗期和灌浆期显著增加了土壤有效态Cd含量,但却显著降低了小麦灌浆期和成熟期根部-地上部Cd转移系数。施用高浓度常规锌肥也能显著降低小麦成熟期根部-地上部Cd转移系数。所有处理中,仅施用高浓度常规和缓释锌肥显著降低了小麦籽粒中Cd含量,降幅分别为19%和29%。相关性分...  相似文献   
106.
根据齿条式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机械部分工作情况,用Pro/E建立简化模型,使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分析球头、球头座、橡胶在施加位移情况下应力分布和变形状态,将分析结果和实际变形球头进行比较,确定装配结构中的危险区域,为转向系统提供改进依据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7.
<正>近年来,国内猪场建设迎来一波高峰,新建猪场项目的规模是空前的。新建猪场项目在自动化水平方面有长足进步,国内外的先进技术都有项目采用,但依然有相当比例的猪场存在着各种问题。为了应对未来新的竞争环境,猪场建设应该解决哪些问题,有哪些新的发展方向,本文做了相关的梳理。  相似文献   
108.
随着畜牧业生产的集约化,保证家畜必需数量的蛋白质饲料越来越突出。1980年全世界的畜牧业所需蛋白质为4亿3千2百万吨,而到1990年这个数字要达到5亿4千2百万吨。近年来,各国都重视开发增加生产补充饲料蛋白源新途径的研究,对微生物生物合成产物如酵母、细菌、低等菌丝体、原生藻类等单细胞蛋白给以极大的关注。微生物蛋白分为植物性蛋白和动物性蛋白,最基本的特征是繁殖速度快(在生产条件下,酵母干物质生物量2~4小时便可增长一倍——即繁殖一代,细菌15~45分钟繁殖一代),微生物蛋白产品有很高的生物学  相似文献   
109.
轻质刨花板制造工艺的应用黑龙江省山河屯林业局人造板厂陈鹏,韩立超,元京淑,高岩轻质刨花板组织细腻,材质轻软,具有良好的尺寸稳定性、隔音保温性和机械加工性能,是介于普通刨花板和中密度板之间的一种产品,是家具和建筑、室内装饰的理想材料。我国目前尚未见生产...  相似文献   
110.
为搞清楚在冬季饲养条件下不同水平维生素 D 对犊牛生长发育、日粮营养物质的利用、生殖机能的影响,我们选7~21月龄黑白花犊牛27头,分3组,按全苏畜牧研究所标准饲养。全部日粮的钙磷比为1.8:1。预混料包括碳酸盐、铜、钴、锌、硫酸锰、维生素 A、维生素 D_3。在配合料的每吨预混料中,维生素 D_2含量3.8百万国际单位,Ⅱ、Ⅲ组的含量分别为5百万、7百万国际单位。每饲料单位中维生素 D_2的含量各组分别为1000、1300、1800国际单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