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0篇
林业   11篇
综合类   32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7篇
  2005年   3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从核桃根部分离得到一株真菌,编号为G8.对其进行生物学观察,初步鉴定为葡萄壳小球孢菌,并进行了复侵染研究,确定其为核桃内生菌.对此菌株进行液体发酵,研究了其发酵液及其萃取物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①发酵液的提取物对28种植物病原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各萃取相粗提物在40 mg·mL-1时,乙酸乙酯萃取物的抑制效果最好,其次为正丁醇萃取物,萃余物最弱,但正丁醇萃取物对水稻纹枯、杨树溃疡、小麦雪腐病原菌的抑制率大于其他两相.②不同浓度的乙酸乙酯萃取物对11种病原真菌的活性试验表明,对苹果轮纹、苹果腐烂、小麦根腐和稻瘟4种病原菌的抑制率为100%,不同浓度对苜蓿炭疽、小麦赤霉、番茄早疫、苹果炭疽和玉米小斑5种病原菌的抑制率表现出极显著差异,对玉米大斑和辣椒疫霉2种病原菌的抑制率无显著差异.③乙酸乙酯萃取物对5种细菌的抑菌试验表明,其对蜡状芽孢杆菌和马铃薯芽孢杆菌2种细菌表现为抗药性,但不同浓度处理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采取查看、清扫、拍打、剥离等方法,对咸阳地区危害昆虫标本的害虫种类进行了系统的调查与鉴定。研究结果表明:危害昆虫标本的害虫种类隶属于4目10科15属22种,其中皮蠹类是危害昆虫标本的优势类群,而花斑皮蠹是其中的优势种。  相似文献   
13.
防治槐木虱的药剂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出防治槐木虱的高效药剂,采用枝梢喷雾法,用13种杀虫剂按照常规浓度配制,进行药效试验,用新复极差法检验分析.结果表明,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 500倍、5虱虫立宁乳油2 500倍、3蓟蚜虱净乳油2 500倍喷雾防治效果较好,在施药48 h后,槐木虱校正死亡率可以达到90以上.  相似文献   
14.
植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与海拔梯度的关系是植物生态学的研究热点。通过对甘肃莲花山自然保护区森林植物群落样地调查,计算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的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分析森林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与海拔的之间的相关性,以此来探讨山地植物群落的变化对海拔梯度的响应,为山地植被的垂直地带性分布提供物种多样性分析的依据。通过分析得出,甘肃莲花山植物群落乔木层的丰富度指数较小,而灌木层的多样性指数较大,乔木层和草本层的均匀度指数在群落间变异幅度较大,而灌木层变异较小。在中海拔地区白桦、红桦和糙皮桦群落的针阔叶混交林中乔木层的丰富度指数、灌木层的多样性指数大于其他海拔地区。在低海拔地区乔木层、灌木层的群落物种多样性较高,而草本层的群落物种多样性较低。  相似文献   
15.
高智辉    王云果    张星利 《西北林学院学报》2016,31(6):210-213
对甘肃莲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病害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保护区内73种森林病害为害34种寄主,杜鹃褐斑病等16种病害为莲花山新纪录。针对保护区内的森林病害提出了有效防控对策。  相似文献   
16.
对利用电脑冰冻切片在真菌形态观察中的应用技术进行了探索,结果表明,在对实验材料进行了予处理和设置适当冷台、冷刀温度下,进行冰冻切片来观察真菌的一般形态,具有快速、简捷、方便、易操作、省材料、容易掌握的特点,可在实验教学和科学研究中使用。  相似文献   
17.
樟树(Camphor tree)烂皮病,危害主干和侧枝,平均发病率38%,以苗圃地和2-3年生的幼树危害较为严重。(1)经鉴定该病是由子囊菌亚门茶藨子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ribis(Tode) Gross Dugg)所致,无性为半知菌亚门桑茎点菌(Phoma moricola Sacc.);(2)该菌适宜生长的温度为30℃,pH值为7.0;3%麦芽糖和98%相对湿度对无性孢子萌发极为有利;(3)多菌灵和福美砷能有效控制该病。  相似文献   
18.
花斑皮蠹生物学研究及幼虫密度对化蛹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搞清楚花斑皮蠹的生物学特性和幼虫密度与化蛹的关系,对花斑皮蠹采用室内饲养和系统观察.结果表明,(1)在相对湿度为(75±3)%,温度为35℃、32.8℃、27.8℃、22.8℃、17.8℃的条件下,花斑皮蠹的蛹期分别为(3.97±0.91) 、(4.07±0.88)、(5.13±0.89)、(9.41±1.49)、(18.8±4.3) d,成虫产卵前期分别为(2.14±0.69)、(2.25±0.59)、(2.43±0.92)、(4.53±2.34) 、(17.23±5.65) d,卵期分别为(5.59±0.49)、(5.9±0.97) 、(8.85±1.04) 、(13.79±1.0) 、(28.6±0.26) d,蛹平均羽化率为(98.7±0.4)%,每雌虫平均产卵量为(53.6±5.8)粒,卵平均孵化率为(82.8±3.7)%;(2)羽化后的成虫取食蜂蜜后其寿命相应延长,未交尾的雌虫寿命长于雄虫,而交尾后则相反;(3)虫口密度越大末龄幼虫化蛹历期越长;(4)雌雄性比为1.0:1.1.  相似文献   
19.
花斑皮蠹在自然变温下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2005年在室内观察了花斑皮蠹(Trogoderma variabile)在自然变温下的发育历期,依据有效积温法则测得其卵、幼虫、蛹、成虫产卵前期和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分别为13.5、15.2、14.0、13.7、15.5℃和96.4、455.6、51.8、24.6、594.4℃,并建立了各虫态的历期预测式,可用于发生期和防治适期的预测.  相似文献   
20.
经济林产品贮运销学是一门实验性、技术性及应用性极强的课程。针对传统课程教学及实验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课程教学及实验教学改革的方法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及课程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