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0篇
林业   11篇
综合类   32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7篇
  2005年   3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用25种核桃内生真菌,分别与玉米小斑、小麦赤霉、番茄灰霉病原菌进行两点对峙培养拮抗实验,结果表明:23种核桃内生菌抑菌活性对玉米小斑病病原菌极强者5属,对小麦赤霉病病原菌极强者i属,对番茄灰霉病病原菌没有极强者。小卵孢霉对玉米小斑病、小麦赤霉病和蕃茄灰霉病病原菌的抑菌活性都极强,可以初步作为防治这3种作物病害的生物源农药首选菌种;单孢枝霉对该3种病原菌的抑菌活性强。壳大卵孢霉对小麦赤霉病和蕃茄灰霉病病病原菌,粘盘孢属对玉米小斑病和蕃茄灰霉病病原菌抑菌活性强,单孢枝霉、壳大卵孢霉和粘盘孢属也可以作为防治这3种作物病原菌的优选菌株。  相似文献   
32.
花斑皮蠹不同虫态对熏蒸剂的敏感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搞清楚不同条件下采集的花斑皮蠹各虫态对熏蒸剂磷化铝的敏感性,采用密闭容器熏蒸法对其室内毒力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成虫、4龄幼虫、老龄幼虫、蛹和卵的LD(50),A组分别是4.95、7.39、25.14、26.43和34.09 g/m3;B组分别是10.94、16.13、38.25、43.13和43.25 g/m3。各虫态对磷化铝敏感性由强到弱依次为成虫、4龄幼虫、老龄幼虫、蛹、卵,连续使用磷化铝熏蒸防治花斑皮蠹,其耐药性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33.
4种杀虫剂对花斑皮蠹幼虫的毒力测定及药效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掌握4种杀虫剂对花斑皮蠹的防治效果,分别采用点滴法和喷雾法对花斑皮蠹进行了室内毒力测定和药效试验。结果表明:京绿一号、24.5%虫无敌乳油、20%杀灭菊酯乳油和阿维菌素2.0 LD50分别为1.78×1-0 3、3.56×1-0 3、7.03×1-0 3、32.90×1-0 3μg.头-1;使用京绿一号、虫无敌和杀灭菊酯48 h后,花斑皮囊平均死亡率分别为89%、82%和78%,3种药剂防治花斑皮蠹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4.
运用单因素及正交试验研究超声辅助提取长柄扁桃仁中多酚的最佳工艺,采用DPPH法、ABTS法、FRAP法对比5个不同种源地样品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长柄扁桃仁中超声辅助提取的最佳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20%,料液比1∶20,提取温度40℃,超声时间60min,提取率为2.076mg·g-1。对提取效果影响大小的因素依次为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提取温度时间。采自陕北地区的种仁中提取的多酚抗氧化活性相对其他2个种源地较强。最佳工艺可有效提高多酚提取量;在适宜环境中生长的长柄扁桃中的仁有效成分含量较高,抗氧化活性较强。  相似文献   
35.
甘肃兴隆山保护区青杄群落结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甘肃兴隆山青杄群落为对象,分析了其群落特征和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在植物区系地理成分上,该群落属的分布类型以温带性质居多。生活型以高位芽植物最多。群落层次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苔藓层,亦有层间植物伴生。除了样地4为聚集分布外,其他3个样地的青杄种群均为均匀分布。造成均匀分布的原因是青杄的生物学特性和林下华西箭竹生长状况共同引起的。不同海拔、不同林型的4个样地的聚集强度大小依次为:样地4>样地2>样地3>样地1。聚集强度的变化表明,种群年龄和苔藓层厚度同样影响空间分布格局。  相似文献   
36.
黑沙蒿对自身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的化感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生物测定方法研究了黑沙蒿(Artemisia ordosica)枝叶与枯落物超声波浸提液对自身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的化感作用,并分级计算敏感指数以综合评价其化感效应。结果表明:黑沙蒿枝叶浸提液可抑制自身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抑制作用在种子萌发期较为强烈,其中种子发芽指数受抑制程度明显大于发芽率;在幼苗生长期,对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苗高和根干重抑制较为明显;2个生长期内抑制作用均随浓度的升高明显加强。黑沙蒿枯落物浸提液对自身种子萌发有轻微抑制作用,而对幼苗生长表现为促进作用,且随浓度的升高而加强,根干重、根长和苗干重是敏感性较强的指标。黑沙蒿枝叶浸提液可延缓自身种子萌发,减少萌发数目,损伤幼苗细胞膜系统;枯落物浸提液则可促进幼苗根系生长,增加干物质累积。  相似文献   
37.
黑核桃内生真菌HJ1发酵产物的抑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从黑核桃茎分离得到一株真菌,编号为HJ1.对其进行生物学观察,初步鉴定为无孢科小核属.将此菌株进行液体发酵,研究其发酵液萃取物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①发酵液的萃取物对10种病原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各萃取相粗提物浓度为40 mg·mL-1时,乙酸乙酯萃取物的抑制效果最好.②不同浓度的乙酸乙酯萃取物对同一种病原真菌表现出不同的抑制效果.③乙酸乙酯萃取物对不同病原菌的抑制效果也存在显著差异.④乙酸乙酯萃取物对4种细菌的抑菌试验表明,其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抑制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38.
研究了不同浓度、时间和温度条件下,甲酸乙酯(EtF)对花斑皮蠹(Trogoderma variabile)成虫的致死作用.结果表明:处理时间和温度显著影响甲酸乙酯对花斑皮蠹成虫的致死作用;甲酸乙酯具有良好的速效性,48 h以内能发挥很好的熏蒸活性,低温(20℃)条件下熏蒸比高温(35℃)下效果好,当温度为20℃时,处理花斑皮蠹成虫、幼虫、蛹和卵24 h,其LC50分别为26.2、29.1、30.9、33.3μL·L-1;用70 g·m-3甲酸乙酯熏蒸昆虫标本48 h,可100%杀灭花斑皮蠹.  相似文献   
39.
核桃内生真菌G8菌株的分离鉴定及抑菌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核桃根部分离得到一株真菌,编号为G8,对其进行生物学观察,初步鉴定为葡萄壳小圆孢菌,并对其进行了复侵染研究,确定其为核桃内生真菌.对此菌株进行液体发酵,研究其发酵液及其萃取物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1)发酵液的提取物对28种植物病原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各萃取相粗提物在40mg·mL^-1时,乙酸乙酯萃取物的抑制效果最好,其次为正丁醇萃取物,萃余物最弱,但正丁醇萃取物对水稻纹枯、杨树溃疡、小麦雪腐病原菌的抑制率大于其它两相.(2)不同质量浓度的乙酸乙酯萃取物对11个病原真菌的活性实验结果表明:对苹果轮纹、苹果腐烂、小麦根腐、稻瘟4种病原菌的抑制率为100%,对苜蓿炭疽、小麦赤霉、番茄早疫、苹果炭疽和玉米小斑5种病原菌的抑制率表现出极显著差异,对玉米大斑和辣椒疫霉2种病原菌的抑制率无显著差异.(3)乙酸乙酯萃取物对5种细菌的抑菌试验表明,对蜡状芽孢杆菌和马铃薯芽孢杆菌2种细菌表现为抗药性,但不同质量浓度处理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40.
泡桐丛枝病与泡桐生长量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研究认为,在同一无性系或同一品种的泡桐内,生长量较小的植株,一般不易发生丛枝病或发病较轻;而生长量较大的植株,一般容易发生丛枝病或发病较重。但在不同无性系或不同品种之间不存在这样的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