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9篇
基础科学   4篇
  2篇
综合类   25篇
畜牧兽医   237篇
园艺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95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21.
不同品质粗饲料日粮对瘤胃发酵及主要纤维分解菌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品质粗饲料组成的混合日粮对绵羊瘤胃发酵功能和3种主要纤维分解菌的影响。【方法】以粗饲料分级指数GI为指标对粗饲料品质进行调配,在精粗比为2﹕8条件下配制3种混合日粮,其中含高GI粗饲料日粮组(H组,GI值=2.89)、含中GI粗饲料日粮组(M组,GI值=1.73)和含低GI粗饲料日粮组(L组,GI值=0.65)。利用16S rRNA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杂交法测定3种纤维分解菌的数量变化。【结果】三组试验动物瘤胃液pH维持在正常范围,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H组pH变化更为平缓。随着GI指数的升高,瘤胃液NH3-N浓度呈升高势态,H组显著高于L组(P<0.05),乙酸浓度有降低的趋势,而丙酸浓度则有上升的趋势,乙酸/丙酸出现降低趋势,各试验组TVFA浓度的平均值差异不显著(P>0.05)。黄化瘤胃球菌在绵羊瘤胃中相对含量的总平均值为1.18%,白色瘤胃球菌的相对含量为2.44%,琥珀酸拟杆菌的含量为10.07%。【结论】不同品质粗饲料日粮显著影响绵羊瘤胃产琥珀酸丝状杆菌的数量,随着粗饲料品质的升高,该菌的数量有增加的趋势;不同品质粗饲料日粮改变了瘤胃的发酵方式和发酵功能。  相似文献   
222.
运用DFCOS-Ⅱ型双外流连续培养系统,对精粗比为4:6的A、B、C、D、E5种泌乳料的应用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各组的瘤胃液pH值均在正常范围之内;A、B组的NH3-N浓度低于C、D、E组;A、B组的总挥发性脂肪酸含量均高于C、D、E3组。  相似文献   
223.
反刍动物瘤胃挥发性脂肪酸的吸收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瘤胃发酵碳水化合物产生挥发性脂肪酸(VFA),其在瘤胃上皮通过被动扩散、挥发性脂肪酸酸根离子(VFA-)和碳酸氢根(HCO_3~-)的阴离子交换、硝酸盐敏感性VFA吸收、质子耦合VFA-运输以及电介导途径转运,为反刍动物提供能量;同时VFA会刺激瘤胃上皮发生适应性变化,促进瘤胃乳头生长和增加瘤胃上皮VFA吸收相关的基因表达。本文对VFA在瘤胃上皮的吸收转运机制及瘤胃上皮VFA吸收相关基因进行综述,旨在为进一步研究瘤胃的营养调控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24.
本试验旨在研究1.0 M能量水平条件下绵羊瘤胃乙酸和丁酸的产生、吸收和流通规律并得到可代谢生脂物质(MLS)的测定值。选用6只体况良好、1.5岁左右、体重相近的安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和近端十二指肠瘘管的内蒙古半细毛羯羊,通过模拟连续饲喂从而获得瘤胃稳态条件,借助非同位素标记乙酸、丁酸溶液的启动-连续灌注技术进行MLS的测定。结果表明:1.0 M能量水平条件下,试验羊瘤胃乙酸﹑丁酸的基本产生速率分别为61.66和23.04 mmol/h;吸收速率分别为47.15和17.86 mmol/h,流通速率分别为14.52和5.19 mmol/h,吸收率分别为76.33%和77.52%。本研究条件下,饲粮每日提供M LS为135.69 g。  相似文献   
225.
β-胡萝卜素是哺乳动物体组织中含量最丰富的类胡萝卜素,是维生素A的重要前体物。β-胡萝卜素及其代谢产物是组织代谢中的关键调节信号因子,因而在哺乳动物(包括人)机体中发挥了许多有益作用。本文概述了β-胡萝卜素对动物生产性能、免疫功能和繁殖性能等方面的作用及其机理。  相似文献   
226.
应激可破坏胃肠道上皮细胞间紧密连接完整性,损伤胃肠黏膜屏障,并引发胃肠黏膜屏障障碍,增加其通透性,最终导致机体产生炎症反应,对其进行干预则可降低应激对胃肠通透性的影响。本文主要对胃肠黏膜屏障构成及其功能、胃肠黏膜屏障功能的评价和胃肠通透性的测定、应激对胃肠黏膜屏障的影响及干预措施进行了综述,以期为缓解应激对胃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27.
通过整合农业科学界从不同行业产业角度和不同的影响方面对气候变化可能带来农业生产影响的分析资料,梳理和辨析了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影响的途径和机理,提出了气候变化对中国国家尺度农业影响的“发酵”效应假设:气候变化因子间相互作用与交错叠加,产业的传递和反馈,可能带来不利效应的严重放大;未来气候变化下中国农业面临的基本问题将是:农业技术进步的迟滞性和农业生产能力的波动性,稳定农业生产水平和粮食供应能力将愈来愈困难。讨论和建议了应对气候变化的若干国家战略,这些战略应基于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生产的影响的敏感性行业和地区,气候变化的突出性趋势的认识。防患和应对极端性气象灾害事件将成为应对气候变化对农业影响的首要任务,需要加强研究和技术储备,同时迫切需要新的组织和运行机制全面开展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生产影响的试验和技术开发研究。  相似文献   
228.
试验旨在研究果香味剂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培养液中乳成分含量及培养液风味的影响.试验选用自制的奶牛乳腺上皮细胞,设5个处理组,果香味剂的添加剂量分别为0、5、10、15和20 μg/mL.结果表明:①当培养基中果香味剂添加量为15 μg/mL时,乳腺上皮细胞培养液中总蛋白水平、甘油三酯及乳糖含量均达到最高,其中对脂肪含量影响显著(P<0.05),而对蛋白和乳糖含量影响不显著(P<0.05),之后呈下降趋势,说明果香味剂可能会诱导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乳蛋白、乳脂和乳糖分泌水平的升高;②运用PT/GC-MS分析乳腺培养液中的风味成分,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中除具有原有乳腺培养液的风味外,还有乙酸异丁酯、乙酸异戊酯、丙酸异戊酯、丙酸戊酯、丁酸异丁酯、丁酸戊酯、丁酸乙酯、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等物质成分,而这些物质成分正好是果香味剂中进入到乳腺培养液中的风味物质,且当添加剂量为15μg/mL时,各物质成分含量为最高(P<0.05),之后呈下降趋势.果香味剂能显著影响奶牛乳腺上皮培养液中乳成分含量和风味.  相似文献   
229.
试验采用随机分组试验设计,选择健康的中国荷斯坦奶牛48头,按照胎次、产奶量、泌乳日期一致原则,均匀分成4组,试验各组基础日粮相同,就饲粮中添加过瘤胃赖氨酸对乳牛产乳量及乳成分的影响进行研究。4个处理组分别为:对照组(0添加组)不添加过瘤胃赖氨酸(RPLys)、试验Ⅰ组添加10g/(头·d)、试验Ⅱ组添加20g/(头·d)和试验Ⅲ组添加30g/(头·d)。试验结果显示:经过饲喂后,试验各组与对照组相比,产奶量显著提高;试验Ⅲ组和试验Ⅱ组都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其中试验Ⅲ组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乳蛋白含量有所提高,其中试验Ⅲ组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其他乳成分指标略有提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230.
本试验采用随机分组试验设计,选择规模化养殖模式、园区式奶农合作组织养殖模式下的2个奶牛场,每个奶牛场选择80头健康的泌乳奶牛,按照产奶胎次、体重、泌乳阶段和产奶量相近原则随机分为2组,每组40头,就试验组饲粮中添加25g/(头·d)过瘤胃赖氨酸(RPLys)对乳牛产乳量及乳成分的影响进行研究。本试验结果发现,经过饲喂之后,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产奶量有显著提高(P〈0.05)。两种模式下乳蛋白和乳脂肪含量均有提高趋势,但是试验组与对照组没有显著差异(P〉0.05)。乳糖、非脂乳固体两个指标略有提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规模化和园区式的试验组相对于对照组每天每头奶牛的净增利润分别为1.80元和0.52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