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6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4篇
  2024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1.
<正>主要危害玉米的果穗和天花,一旦发病通常全株颗粒无收。因此,该病的发病率即等于病害的损失率。许多地区常将本病与玉米黑粉病混同一起,统称"乌米"或"灰包"。但两种病实际上是由不同病菌所产生的不同病害,应加以区别。一、症状本病主要危害果穗和雄穗。多数病株果穗  相似文献   
12.
大豆栽培技术是大豆生产中的一项重要环节,它直接关系到大豆的产量和品质。1种子准备1.1品种选择选择适宜的优良品种要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生产水平和品种的生态类型选择生育期适宜、抗逆性强、高产的优质大豆品种。  相似文献   
13.
实践中可以看到,水资源短缺问题已成为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桎梏,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在确保农业正常生产经营的基础上,实现水资源的节约利用,成为当前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焦点问题。针对新疆奇台县水资源现状及节水灌溉实践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就奇台县的节水灌溉管理措施谈一下自己的观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玉米顶腐病的防治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顶腐病于1998年在辽宁省阜新地区首次被发现,当年发病面积占玉米种植面积的1/3。其后吉林和黑龙江等省也有此病发生。2005年和2006年,在辽宁西部地区零星发生,2007年普遍发生。2005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5~6月份出现了持续的低温、多雨、寡照天气,致使大面积发生了玉米顶腐病,据各县(市)区调查,全市发生面积近。7万公顷,发病率为5%~50%,严重地  相似文献   
15.
中国退耕还林还草现状及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近些年退耕还林还草政策实施已取得一定成效,但在局部区域仍存在不足及问题,影响政策实施及对环境改善带来了一定影响。本文结合实际情况,对我国退耕还林还草政策实施必要性及问题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建议,以便为后续退耕还林还草政策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小麦高产栽培管理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播前准备 建立健全合理的六区或三区轮作体制;麦-麦-豆-麦-杂-豆。根据秋整地质量,底墒以及冬雪情况,制定计划、采取措施。正常情况下在化冻初期进行耢压保墒;无秋整地基础的地块要根据“土平耙耢结合保墒,土湿耙地散墒”的原则适时及早动手,整理耙细。  相似文献   
17.
利用34个柑橘黄龙病菌亚洲种“Candidatus Liberibacter asiaticus”(CLas)基因组进行泛基因组(Pan-genome)构建,并对其进化和拷贝数变异(Copy number variations,CNV)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此泛基因组共含有36 593个基因,1 188个基因簇,其中核心基因簇有872个、可变基因簇271个和个体特有基因簇45个。对所有基因簇进行选择压力分析,发现159个基因簇经历了适应性进化。结合GO注释数据,本研究中挖掘出CLas中两个基因可能与致病性或治疗耐药性相关。对所有的基因簇进行拷贝数进行统计,同时深入分析其中8个基因簇,结果发现其中5个基因簇与CLas的致病性或抗性有关,因此推测拷贝数增加的基因可能与抗药性相关。  相似文献   
18.
佛手瓜又名合掌瓜,拳头瓜,菜肴梨,万年瓜,其营养丰富,内含多种微量元素和人体不可缺少的多种维生素,适应性广,栽培管理比较简单,且果实耐贮运,不易发生病虫害,是一种较有发展潜力的环保型新兴蔬菜。  相似文献   
19.
对良种澳牛发生的常见病种类、分布及发生率进行了调查与分析。阐明了该规模化良种澳牛场常见病的流行病学特点,指出了防治和饲养管理工作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20.
奇台县,因农业而闻名,也因农业决定了它的重要地位,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水利工程管理及运行是水利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达对水利运行管理中新生力量农民用水协会的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分析研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建议,建立健全操作性强、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积极促进广大农户自觉参与到水利管理工作中来,充分发挥用水户协会在水利管理工作中的积极作用,为水利事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