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17篇
畜牧兽医   19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牛卵巢黄体类型与闭锁卵泡之间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通过对牛卵巢不同黄体类型和闭锁卵泡的组织学研究 ,探讨了不同黄体类型与闭锁卵泡数量和直径之间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牛卵巢黄体类型其功能强弱不同直接影响正在闭锁、近完全闭锁和完全闭锁卵泡的数量和直径  相似文献   
22.
为了研究黄芩苷能否诱导大鼠气管上皮细胞表达抗病毒蛋白,以体外培养的大鼠气管上皮细胞(tracheaepithelial cells,TECs)为模型,采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了不同质量浓度(10、20、30μg/mL)和不同时间段(6、12、24h)黄芩苷诱导TECs表达抗病毒蛋白(AVPs)Mx1和PKR的量。结果表明,黄芩苷在3个浓度梯度和3个时间段均可以诱导TECs分泌抗病毒蛋白Mx1和PKR;并在30μg/mL,24h时使TECs所产生的抗病毒蛋白最高。这一结果为体外筛选诱导TECs表达抗病毒蛋白的中药有效成分提供了参考,为进一步研究中药抗病毒机理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23.
以小鼠为试验动物,分别经腹腔注射产志贺样毒素大肠埃希菌菌液和志贺样毒素二型变异体粗制品,复制猪水肿病病理模型。结果表明,小鼠最佳感染细菌数为1.6×1010,志贺样毒素二型变异体最佳感染剂量为0.25 mg。大肠埃希菌菌菌液和志贺样毒素二型变异体人工感染小鼠,其临床症状、病理变化没有明显差异。主要病理组织学变化为:肝变性、坏死,脾巨细胞增生、部分淋巴细胞坏死,肺充血,肾间质血管微血栓形成,小肠绒毛结构被破坏,固有层水肿,间质微血管充血,大脑噬神经现象和卫星化现象等。结果表明志贺样毒素二型变异体是引起猪水肿病主要致病因子,小鼠可作为研究猪水肿病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24.
在基础日粮(含碘0.2008mg/kg)中添加1250mg/kg碘,对Hisex蛋鸡连续饲喂5周,使其卵巢皮质内初级卵泡的闭锁率较对照组升高差异极显著(P<0.01),次级卵泡的闭锁率上升差异显著(P<0.05),单位面积卵泡的最大密度下降差异极显著(P<0.01),卵巢基质内印黄颗粒的最大密度上升差异极显著(P<0.01),卵巢间质细胞最大密度升高差异显著(P<0.01).试验提示,高碘引起鸡产蛋量下降的主要形态学基础是各级卵泡的闭锁.  相似文献   
25.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结合H2O2-DAB黄色呈色法进行显色。IFN-γ样免疫反应阳性物质位于细胞的胞浆内,其阳性细胞只分布于垂体前叶,而后叶和中间部未见免疫反应阳性物质;对照组均未发现免疫反应阳性细胞。甲状腺素低下可以诱导大鼠垂体前叶内IFN-γ样免疫阳性物质的表达,提示甲状腺素低下会影响垂体前叶的内分泌功能。  相似文献   
26.
本实验使用 WQ6—F30型针灸经络定位仪,经对4例北农大Ⅲ系小型猪在安静状态、麻醉状态和死亡后的低电阻点的探测,表明小型猪有循经低阻线的存在,且此低阻线的位置不受麻醉和死亡的影响.通过对10例麻醉状态下的北农大Ⅲ系小型猪前肢低阻线行径的探测,基本上确定了前肢阳明经、太阳经、少阳经、太阴经、厥阳经、少阴经在体表的位置.  相似文献   
27.
在基础日粮 (含碘 0 2 0 0 8mg/kg .)中分别添加 0、16 0、12 50mg/kg碘 ,对Hisex蛋鸡连续饲喂 5周 ,发现高碘组与对照组相比甲状腺贮留型滤泡减少差异显著 (p <0 0 5) ;部分溶解型、完全溶解型及扩张型滤泡增加均为差异显著 (p <0 0 5) .单位面积内胰腺胰岛数量和胰岛内B细胞增加均差异显著 (p <0 0 5) ;高碘组中胰岛分布有相互融合现象 .甲状腺和胰腺组织内淋巴细胞浸润密度增大 .由形态学观察提示 ,高碘引起甲状腺和胰岛机能以及免疫机能状态的不平衡  相似文献   
28.
将中药方剂五苓散和志贺样毒素Ⅱ型变异体(SLT-2e)分别加入大鼠肠黏膜微血管内皮细胞(RIM-VEC)培养板中培养1、3、6和9h,观察五苓散及其抗SLT-2e对RIMVEC分泌NO的影响。结果:普通中药组中10μL/mL五苓散浓度在1-9h内使NO浓度升高;治疗组五苓散浓度0.1μL/mL、1μL/mL、10μL/mL在9h时内皮细胞分泌NO差异不显著;预防组0.1μL/mL在1-6h时变化不明显,在9h时NO升高;1μL/mL、10μL/mL在6h时NO量分泌最高,9h时下降。提示一定量的五苓散可使RIMVEC的NO分泌量升高(P<0.05);治疗组五苓散使NO分泌量不升高,预防组五苓散可使内皮细胞分泌NO量升高(P<0.05)。  相似文献   
29.
抗肿瘤中药及其有效成分的作用研究现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中药是祖国医学理论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几千年来为保障我国人民和动物的机体健康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近年来,肿瘤的发病率不断增高,逐渐成为人类和动物健康的大敌。由于中药与化学合成药物相比有着取材方便、价格低廉和毒副作用小等优点,中药及其有效成分抗肿瘤的机理研究已成为当今医学研究的热点。中药及其有效成分防治肿瘤是通过多靶点、多途径、多环节来实现的,其抗肿瘤的作用机理主要包括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抑制肿瘤血管生长、诱导肿瘤细胞凋亡、诱导肿瘤细胞分化、逆转肿瘤细胞多重耐药性、调节肿瘤细胞信号传导、抑制端粒酶活性和细胞毒作用等。中药及其有效成分必将为人类和动物肿瘤的治疗开辟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30.
牛卵巢内卵泡及卵母细胞生长发育的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机摘取牛离体卵巢18枚,常规石蜡切片,光镜下共观察卵泡5 818个,并测得卵泡、卵母细胞直径和透明带厚度(平均值)。结果:在整个卵泡发育过程中,卵泡与卵母细胞发育是完全显著正相关(P<0.01,R=0.9906),其中腔前期P<0.01,R=0.9917,有腔期P<0.01,R=0.9951。腔前卵泡时期,卵泡和其卵母细胞直径增长幅度大体相等,而从有腔卵泡始,卵泡生长速度远远大于其卵母细胞。透明带与卵母细胞发育呈不显著正相关(P>0.05,R=0.952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