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2篇
  4篇
综合类   35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87篇
园艺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从山东惠民某猪场病料中经RT-PCR扩增了猪瘟病毒(CSFV)E2基因,并将其克隆到pMD18-T载体。经序列测定,E2基因核苷酸序列长度为1 065bp,与GenBank中CSFV石门毒株(SHIMEN)、猪瘟兔化弱毒疫苗株(HCLV)、猪瘟ZJ7分离株E2基因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85.1%,84.2%,98.8%;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1.5%,91.5%,98.6%。将E2基因插入到大肠杆菌原核表达载体pGEX-KG,获得重组质粒pKG-E2,再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经IPTG诱导,受体菌能表达大小约为65 000的蛋白。Western blot显示表达的蛋白具有反应原性。  相似文献   
12.
创业环境对农民新创企业绩效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3.
动物胚胎生物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胚胎生物技术是在胚胎移植技术的基础上,对哺乳动物的胚胎进行人为的工程技术操作,然后让它继续发育,获得人们所需要的成体动物的新技术.主要包括:超数排卵、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培养、体外受精、胚胎移植、胚胎冷冻保存、性别控制、胚胎克隆等一系列 有关胚胎体外操作和改造的技术.本文就这些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利用屠宰场猪卵巢卵母细胞,在体外成熟培养44~48 h后,对核成熟卵母细胞进行激活.试验1为不同化学激活方法10% 乙醇 10 mg/L 放线菌酮组、2.5 mmol/L 氯化锶 10 mg/L放线菌酮组、5 μmol/L离子霉素 2.5 mmol/L 6-二甲氨基嘌呤(6-DMAP)组、200 μmol/L 硫柳汞 8 mmol/L二硫苏糖醇组和对照组(不用任何激活剂).试验2为用不同电场强度和脉冲时程进行电激活之后放入胚胎培养液中进行体外培养7 d.结果显示,(1)4种不同化学激活方法处理卵子的1原核形成率、2原核形成率和原核形成率都显著比对照组高(P<0.05),其中离子霉素 6-DMAP组的2原核形成率和总原核形成率最高,分别为(23.1±3.5)%和(65.2±3.5)%,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P<0.05);(2)4种不同化学激活方法处理组的囊胚率都比对照组高(P<0.01),其中离子霉素 6-DMAP组的卵裂率及囊胚率最高,分别为(46.6±18.5)% 和(5.6±4.2)%;(3)本试验所用的4种不同化学激活方法对猪4-细胞孤雌胚SDS-PAGE电泳的蛋白质表达图谱没有显著影响;(4)电场强度为1.7 kV/cm、脉冲时程为50、70 μs时猪体外成熟卵母细胞激活效果最好,卵裂率、囊胚率、囊胚细胞数分别为(77.4±9.7)%、(12.4±3.7)%、(17.6±5.9)%和(75.1±10.6)%、(12.3±2.6)%、(19.1±8.1).以上结果说明本试验所用的4种化学激活方法均能有效激活猪体外成熟卵母细胞,其中离子霉素 6-DMAP的激活效果最理想;在本实验室条件下,采用1.7 kV/cm的电场强度、50~70 μs的脉冲时程均能有效地激活猪体外成熟卵母细胞;本试验所用的4种不同化学激活方法对猪4-细胞孤雌胚SDS-PAGE电泳的蛋白质表达图谱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5.
旨在研究1株连续传代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 SDZP P126 GP2基因的变异情况,以及GP2对病毒增殖的影响。构建GP2基因全长真核载体pEGFP-N1-GP2,利用生物学软件对GP2基因进行核苷酸和氨基酸的同源性分析,并将重组质粒pEGFP-N1-GP2转染到Marc-145细胞上,接毒后检测对病毒增殖的影响。通过GP2基因核苷酸和氨基酸的同源性分析,发现9个碱基的突变,这9个碱基的突变导致了5个氨基酸的突变。其中氨基酸序列中的第10位由亮氨酸突变为苯丙氨酸,这一突变在多株致弱毒株中存在,在Marc-145细胞转染重组质粒pEGFP-N1-GP2对病毒的增殖无显著影响。初步推断SDZP P126 GP2基因的突变对病毒在Marc-145细胞上增殖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利用1999~2008年陕西省生猪及猪肉生产的相关数据,对其生猪及猪肉生产现状进行了分析,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建立了不同维的常规GM(1,1)模型群,然后根据不同维预测模型的相对误差优选出基础GM(1,1)模型并建立了灰色新陈代谢GM(1,1)模型,对陕西省未来五年的生猪及猪肉生产进行了预测。结论认为,2009~2013年陕西省的生猪和猪肉的产量将保持比较平稳的增长态势,生猪和猪肉的平均增长率为4.09%和2.44%,高于前十年的平均增长率。本文提出适应陕西省生猪及猪肉生产的相关建议,认为政府应加大生猪生产方面的扶持,增加资金投入,制定和完善生猪生产的各项相关政策及生猪养殖产业保护,加强对生猪生产过程的监督。企业与养殖户要寻找一种龙头企业和养殖户合作的模式。  相似文献   
17.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及对伪狂犬病病毒(PRV)研究的不断深入, 伪狂犬病病毒载体的研究已成为病毒载体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通过基因工程技术使伪狂犬病病毒的毒力基因失活构建表达外源基因的重组质粒,再通过同源重组获得毒力减弱但仍具有良好免疫原性的重组病毒,重组病毒疫苗在动物体内的表达不仅十分安全,而且还可以一针多防,提高生产效率.文章对以伪狂犬病病毒为载体研制重组疫苗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8.
伪狂犬病毒Sa株gI-/gE-/YFP+基因缺失载体构建及突变株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伪狂犬病病毒SA株的gI和gE基因序列,设计两对引物,缺失掉gE基因5’端738bp,在克隆测序的基础上,采用酶切方法构建了含部分gE基因的转移载体pBgIE,同时将pBLYFP载体上含CMV启动子、多克隆位点、黄色荧光蛋白(YFP)基因和polyA尾巴的表达盒双酶切后插入到缺失位置,构建转移载体,命名为pBgIE-YFP,为下一步开发以伪狂犬病病毒为载体的基因工程疫苗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鲁豫冀地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PRRSV)的遗传变异情况,对2006—2012年来自3省区发病猪场的42份样品进行PRRSV分离鉴定,并进行了生物学特性研究和PCR鉴定,结果显示先后分离到15株PRRSV。分别采用RT-PCR扩增其ORF5基因和部分Nsp2基因并测序,与GenBank中68个ORF5序列和40个Nsp2序列的推导氨基酸序列进行比对,遗传变异分析结果表明,15株分离株均属于美洲型毒株,其中13个毒株Nsp2基因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均存在氨基酸的不连续缺失,其ORF5基因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与JXA1株有较高的同源性(95.5%~97.5%);SDDY2007株与疫苗株RespPRRS MLV和VR2332株亲缘关系相近,处于同一个亚群中;而HN25-2009分离株Nsp2基因推导的氨基酸序列有30个氨基酸的特征性缺失,其ORF5基因推导的氨基酸序列的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该分离株处于VR2332所在亚群(氨基酸同源性97.5%),具有一定特殊性。本试验结果表明,2006—2012年高致病性PRRSV是鲁豫冀地区的优势流行毒株,且存在疫苗毒株,3省区流行毒株间有一定遗传差异,但无明显地域特征。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鸡马立克病病毒(MDV)、禽白血病病毒(ALV)和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REV)在鲁北地区鸡群中的感染情况,对来自21个鸡群的送检病例进行了病原核酸的PCR检测.结果显示,MDV阳性率为28.5%,ALV-J阳性率为23.8%,REV阳性率为14.3%,肿瘤病毒的二重感染率为28.6%.结果表明,3种肿瘤病毒在鲁北地区蛋鸡和地方品种鸡群中的感染严重,病毒的混合感染较多.因此,做好MD的疫苗防护,对ALV-J及REV的感染状况要进行定期检测,控制好养殖环境,尽量避免3种肿瘤病毒的继发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