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1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26篇
畜牧兽医   69篇
园艺   4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采用N-羟基琥珀酰亚胺活性酯法和混合酸酐法,将伊维菌素(IVM)分别与多聚-L-赖氨酸(PLL)和卵清蛋白(OVA)连接制备人工免疫原5-O-(单)琥珀酰IVM-PLL和包被原5-O-(单)琥珀酰IVM-OVA,经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证实人工抗原合成成功.  相似文献   
12.
陕西省自水县是国内外专家公认的苹果最佳优生区之一,目前苹果种植面积已达50余万亩。然而,近年来苹果花期遭遇低温的现象时有发生,加之60%~70%的果园缺乏授粉品种或授粉品种比例不足,对苹果坐果及产量、质量都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为了解决苹果的授粉问题,2009年我们开展了不同人工授粉措施对提高坐果率效果的调查,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O/W型药用微乳的制备及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O/W型药用微乳形成的基本规律及评价方法,为药用微乳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方法】通过滴定法绘制拟三元相图,考察不同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对O/W型微乳形成的影响。【结果】在相同油相的情况下,不同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的不同结构和性质、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的质量比(Km)、温度的变化对微乳的形成均有影响。【结论】恰当的油相和适配的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的合理搭配,可以使微乳体系中表面活性剂的用量降低至7.5%,而且一般微乳形成的区域大小与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的总量成正比,与油的用量成反比。用三元相图作为选择最佳微乳组方需要结合微乳的稳定性考察来确定微乳的最佳形成条件。  相似文献   
14.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新兽药"氢溴酸槟榔碱"原料药及制剂含量,并考察其在温度、湿度、光线的影响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原料稳定性试验包括影响因素试验、加速试验与长期试验;片剂的稳定性试验包括加速试验与长期试验。结果:在确定的色谱条件下原料药含量为95.6%,片剂含量为15.70 mg片/,为其标示量的98.125%。稳定性试验结果发现其原料及片剂对高温、强光照稳定,但具有引湿性;在密封包装条件下于温度25℃、相对湿度(60±5)%考察36个月,其外观、含量皆无明显变化,亦无降解产物产生。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旨在对伊维菌素微乳制剂进行无菌检查方法学验证和无菌检查试验,确认本试验所用的方法适用于该制剂的无菌检查。按《中国兽药典》2005版一部(附录118)所载"无菌检查法"项下进行试验,通过对阳性对照菌、不同量冲洗液等条件的选择,采用薄膜过滤法对10瓶供试品(每种试验菌的样品量)进行检测,建立了无菌检查方法。经方法验证,用400mL 0.1%蛋白胨水溶液冲洗后,含供试品容器中的7个阳性菌试验组与阳性菌对照组相比均生长良好,说明供试品的该检验量在该检验条件下无抑菌作用或其抑菌作用可以忽略不计,可以用该方法进行供试品的无菌检查。对3批供试品进行无菌检查,阳性对照菌均在24h内生长良好,阴性对照均澄清,无菌生长,3批供试品均澄清,无菌生长,无菌检查试验结果符合规定。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黄土丘陵干旱山地花椒栽培的实践,探索出了从选址建园、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病虫鼠害防治,冻害预防等一系列丰产栽培的关键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17.
合理用药是临床用药的理想境界,但要真正做到合理用药的确很难。实际临床用药中存在相当普遍的不合理用药现象。根据实际工作、亲身体验,提出几个不成熟的看法.供大家参考,以利正确引导基层兽医的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8.
养殖场蚊蝇滋生是影响奶牛生产性能和环境卫生的一个令人头痛的问题。本文对苍蝇的生活习性进行了详细叙述,以便为有效防控、消灭苍蝇提供依据。同时,本文从环境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三方面对苍蝇进行防控,根据苍蝇的生活周期采取一种、二种或三种并用的方式,达到最有效防控苍蝇的目的,并对环境污染最低化、最小化,最好达到无害化。  相似文献   
19.
以岳西翠兰为研究对象,寻找一个合适的冲泡温度,使茶叶中对人体有益的成分浸出量最大。以生物化学方法测定了不同冲泡温度下茶水中的氨基酸和茶多酚的含量,再综合考虑氨基酸、茶多酚和酚氨比来确定一个最适的冲泡温度。实验结果表明岳西翠兰在用100℃沸水冲泡时,茶多酚的浸出量过大而使茶汤呈苦涩味,随冲泡温度降低,当冲泡温度为50℃时,茶多酚的浸出量趋于最佳。氨基酸浸出量则随着冲泡温度的降低而升高,酚氨比随冲泡温度的降低而降低,而酚氨比值越低,茶汤的口味就越好。初步认为岳西翠兰的最适冲泡温度为50℃。  相似文献   
20.
以性状、pH值、相对密度和有效成分含量等为考察项目,通过加速试验对银翘蓝芩注射液的稳定性进行考察.结果表明,随着放置时间推移,银翘蓝芩注射液中绿原酸、黄芩苷和连翘苷含量基本没有变化,其他各项检查指标均无明显变化,未出现不溶性微粒,符合药品质量标准各项规定,其质量可控、稳定性较好、可满足临床用药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