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0篇
农学   7篇
综合类   63篇
畜牧兽医   4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11.
根据猪伪狂犬病病毒gE基因保守序列,设计合成引物和探针,优化反应条件,建立实时定量荧光PCR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当50 pmol/L的引物O.3μL和5 pmol/L的探针0.5μL时,反应体系获得的CT值较小,而荧光强度增加值最大;制作的标准曲线显示各浓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可检测到相当于20拷贝/μL的病毒DNA;与猪细小病毒、圆环病毒和猪瘟病毒等不发生交叉反应;敏感性比常规PCR电泳检测高约100倍.该方法具有快速、特异、敏感、可定量,并可同时检测大量样品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2.
根据GenBank中登录(登录号:AB115244)的鸭MHC-Iα链序列设计并合成1对引物,采用RT-PCR技术从鸳鸯鸭脾脏组织中克隆出鸳鸯鸭MHC-Iα链基因,并进行T-A克隆和序列测定。结果表明,所获得的鸳鸯鸭MHC-Iα链基因长909 bp,编码303个氨基酸的多肽,含一个完整的鸳鸯鸭MHC-Iα链胞外区成熟肽基因。序列比较发现,鸳鸯鸭MHC-Iα链基因与GenBank登录的其它品种的鸭MHC-Iα链核苷酸同源性为89.4%~91.0%,与人和其他动物的MHC-Iα链胞外区成熟肽基因的氨基酸同源性为11.1%~79.3%,表明MHC-Iα链胞外区成熟肽基因存在着种的多样性,且亲缘关系越近,同源性越高。鸳鸯鸭MHC-Iα链胞外区成熟肽基因的成功克隆为进一步研究鸭MHC-I基因表达、生物学活性和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3.
根据GenBank中登录(登录号:AB115244)的鸭MHC-Ⅰα链序列设计并合成1对引物,采用RT-PCR技术从鸳鸯鸭脾脏组织中克隆出鸳鸯鸭MHC-Ⅰα链基因,并进行T-A克隆和序列测定.结果表明,所获得的鸳鸯鸭MHC-Ⅰα链基凶长909bp,编码303个氨基酸的多肽,含一个完整的鸳鸯鸭MHC-Ⅰα链胞外区成熟肽基因.序列比较发现.鸳鸯鸭MHC-Ⅰα链基因与GenBank登录的其它品种的鸭MHC-Ⅰα链核苷酸同源性为89.4%~91.0%,与人和其他动物的MHC-Ⅰα链胞外区成熟肽基因的氨基酸同源性为11.1%~79.3%,表明MHC-Ⅰα链胞外区成熟肽基因存在着种的多样性,且亲缘关系越近,同源性越高.鸳鸯鸭MHC-Ⅰα链胞外区成熟肽基因的成功克隆为进一步研究鸭MHC-Ⅰ基因表达、生物学活性和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4.
细胞自噬在病毒感染和致病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针对目前冠状病毒在全世界传播尤其是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引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危害人类健康的现状,综述了冠状病毒和细胞自噬的研究进展,分析了细胞自噬与病毒感染之间的关系,包括细胞自噬抑制及促进病毒感染的作用,重点探讨了冠状病毒诱导细胞发生自噬、细胞自噬影响冠状病毒的复制以及冠状病毒调控细胞自噬的分子作用机制3个方面,最后对靶向细胞自噬防控冠状病毒的感染与传播进行了展望,不仅有助于了解冠状病毒的致病机制,而且为抗病毒药物和疫苗的研发提供理论基础,从而为冠状病毒的防控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