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9篇
林业   1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10篇
  22篇
综合类   31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12篇
园艺   23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 毫秒
31.
日光温室前屋面支撑位置对实腹式骨架安全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为掌握日光温室前屋面支撑点设置位置对骨架结构安全性的影响规律,获得最佳支撑点位置设置区域,该研究以北京地区为例,选取8、9、10 m三种常见跨度的日光温室为研究对象,依据相关设计规范提出了3种跨度日光温室的建筑剖面并确定了荷载作用形式。假定在日光温室前屋面骨架设置一个支撑点,并且支撑点位置可以沿着前屋面骨架以每隔一段相对固定的距离(约为50 cm)进行变化,运用MIDAS-Gen软件分别计算对应的49种支撑工况、255种荷载组合下温室前屋面骨架的宽厚比、挠度和应力比系数等强度及稳定性指标。计算发现,在不同支撑工况和荷载组合下,分别选取70mm×50mm×2.0 mm、80 mm×60 mm×2.0 mm、90 mm×60 mm×2.0 mm作为8、9、10 m跨日光温室的实腹式主拱架截面,对应的拱杆宽厚比为33、38、43,挠度值最大为15.13、14.69、18.5mm,均满足规范要求。温室前屋面支撑点位置变化对骨架安全性产生显著的影响,挠度变形、应力比系数随支撑点位置的变化规律均呈现出"孤峰型"曲线特征,且3种跨度温室的曲线规律基本一致,在峰值附近是最佳的支撑设置区域,其中8、9、10 m跨日光温室相对于前屋面投影的最佳相对支撑位置分别为51%、72%和71%,在此位置区域内增加支撑可降低日光温室拱杆应力,减小挠度值。研究结果可为指导日光温室应急防灾、实腹式骨架系统研发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2.
生物安全是企业的生存之本,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应树立“人人讲,事事讲”的安全理念。要以科学化、系统化、指标化、技术化提升生物安全体系建设。并以客户价值为终极目标,以客户价值为创造导向,以企业优势为客户创造价值。  相似文献   
33.
设施农业工程技术分类方法探讨   总被引:14,自引:13,他引:1  
中国设施农业工程技术经过多年发展后已渐成体系,并越来越体现出较完整的复杂系统特点,成为产业发展中最活跃的要素。技术分类作为揭示设施农业技术体系特征、促进学科建设、指导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工作的关键基础性工作,亟需在方法论和分类实务上取得突破,以在把握不同技术对象特殊矛盾和特殊运动规律的基础上更科学地指导设施农业工程技术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该研究立足当代设施农业工程技术的广义概念和广义要素,在遵循层次性、稳定性、开放性、现实性等系统原则的基础上,通过对设施农业工程技术内容、特点和现有技术分类方法的分析研究,确定了分别反映设施农业工程技术链、技术环节、技术功能、技术手段等属性的4层次线分类方法,并以设施园艺为例进行了方法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较准确地反映设施农业工程技术全貌、揭示技术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特征,对设施农业学科发展、技术创新、产业升级都有较高的借鉴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4.
发泡水泥对日光温室黏土砖墙保温蓄热性能的改善效果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为改善老旧黏土砖墙的保温蓄热性能,使用发泡水泥对黏土砖墙进行加厚并进行了试验测试。对照温室黏土砖墙由120 mm黏土砖+100 mm聚苯板+240 mm黏土砖(从室内至室外)构成,试验温室结构、管理与对照温室相同,仅北墙采用200 mm 的发泡水泥对原有黏土砖墙进行了加厚(简称为“改造砖墙”)。通过对比分析2温室墙体在典型晴天和阴天内的温度变化,表明:在晴天夜间,黏土砖墙和改造砖墙外表面温度比室外气温分别高(2.8±0.9)和(0.8±0.2)℃,黏土砖墙和改造砖墙内表面温度比室内气温分别高(1.5±0.5)和(2.4±0.2)℃。在阴天,黏土砖墙全天内表面温度全天低于室内气温,而改造砖墙内表面温度在17:30-次日08:00期间较室内气温高(0.3±0.2)℃。因此,采用发泡水泥加厚黏土砖墙不仅可减少墙体热损失,还能增加墙体夜间散热量。  相似文献   
35.
分析了中国、美国、欧盟和日本温室设计标准中关于塑料大棚屋面雪荷载分布系数μr的取值方法,并以我国常用的直立侧墙式和圆拱落地式塑料大棚为例,按照各标准的规定对μr进行了计算比较。分析表明,中国、美国和日本的温室设计标准均认为μr随等效坡度的增大而减小,但我国标准未考虑室内加温和非均匀分布雪荷载对μr的影响。因此,从安全角度出发,应在我国标准中补充以上因素对μr的影响。此外,在实例计算中,根据我国温室设计标准确定的μr为0的屋面面积大于其他标准,并且在雪荷载均匀分布条件下的μr小于其他标准。综合考虑μr,还受气候、地形等因素的影响,直接使用其他国家的标准替代我国标准会产生一定的误差,并且我国近年反常天气频发,根据以往降雪情况得出的μr可能已不符合实际情况。因此,需要进一步通过对塑料大棚的屋面形状及其覆雪量的综合分析来确定μr,为我国塑料大棚雪荷载的科学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6.
中国日光温室结构及性能的演变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日光温室作为具有典型中国特色、规模巨大的设施类型,一直是中国温室园艺装备升级的重点。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域涌现出很多特征鲜明、结构迥异的日光温室类型,为保障中国城乡居民"菜篮子"的稳定供给、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回顾了日光温室近80年的发展历程,将日光温室结构的演变划分为:雏形时期、改良时期、发展时期、升级时期4个阶段,并选取各阶段具有代表性的15种日光温室结构进行建筑参数和性能的研究,分析其优缺点。在此基础上,展望了未来日光温室结构的发展方向,为更加科学地指导中国日光温室产业的优化升级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37.
日光温室墙体蓄热层厚度确定方法   总被引:2,自引:16,他引:2  
为合理确定墙体蓄热层厚度,该研究提出了蓄热层确定方法,并利用土墙(顶宽2.0 m、底宽5.3 m)在晴天的温度变化对该方法进行了检验。根据墙体保温蓄热特性,其蓄热层可认为是:1)室内侧墙体在白天结束(保温被闭合)时刻与白天起始(保温被揭开)或夜间结束(次日保温被揭开)时刻温度之差大于1℃的区域(该方法简称为"温差法");或2)室内侧墙体一天内温度波幅大于1℃的区域(该方法简称为"温波法")。根据温差法和温波法所确定的土墙蓄热层厚度分别为30和40 cm。考虑到墙体对温度波的相位滞后作用,根据温差法所获得的结果偏小。最后,该研究基于一维差分法提出了蓄热层厚度计算模型,计算得到土墙蓄热层厚度为38.5 cm,与试验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38.
黄芪作为一种常用的中药材,用量很大。逐渐成为农民增收的一个好的种植项目。山东文登黄芪的品质在国内的中药材市场上享有盛名,但缺乏一个系统的、科学的种植技术规范。本文按照农业标准化要求,以标准化格式,结合多年的生产实践总结出无公害黄芪的生产技术,以便为种植户生产无公害黄芪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39.
以5个不同类型不育系为母本,6个中国高粱恢复系为父本作5×6格子方杂交,采用增广NCⅡ设计,对高粱产量因素穗粒数、穗粒重及千粒重进行遗传模型测验。结果表明,高粱的穗粒数、穗粒重及千粒重等性状均不符合加性──显性模型,而存在着极显著的显性效应和上位性效应。增效、减效等位基因频率在雌、雄亲间的分配,穗粒重和千粒重有明显差异,但穗粒数不明显。穗粒数、穗粒重及千粒重均为超显性遗传,该3个性状的增效、减效等位基因均可能为显性或隐性,随基因位点而不同。  相似文献   
40.
田间除草是西洋参栽培中较为繁琐的一项工作 ,既费时又费力 ,特别是 1年生参田 ,叶片覆盖率低 ,更利于杂草生长。对于4年直播的 1年生参田 ,除草更是繁重。使用化学除草剂 ,控制杂草显得更为必要。为筛选出适宜于西洋参使用的土壤处理除草剂和施用量 ,设计本试验。1 材料与方法1 .1 供试药剂50 %乙草胺 ,河北宣化农药有限责任公司生产 ;50 %扑草净 ,浙江省长兴第一化工有限公司生产 ;72 %都尔 ,先正达公司生产 ;禾耐斯 (90 %乙草胺 ) ,美国孟山都 (上海 )有限公司生产。1 .2 方法试验在文登市药材技术服务站良种繁育基地西洋参育苗田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