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3篇
农学   34篇
基础科学   2篇
  3篇
综合类   98篇
农作物   10篇
水产渔业   24篇
畜牧兽医   34篇
园艺   14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11.
采用定点定位方法,对影响茶树产生化感物质的环境因子:种植密度、机械损伤、不同茶树品种、不同生长阶段、茶叶不同叶位生化特征、温度、光照等的调查研究,可以了解环境因子对茶树产生化感物质的影响。为茶叶高产、稳产以及茶叶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12.
魏杰  闫伟 《北方园艺》2015,(3):126-130
该文对30多年来对油松外生菌根真菌的调查结果进行了总结,油松外生菌根真菌隶属于2个门、2个亚门、4个纲、10个目、20个科、27个属,其中已定名的种有43种。旨在了解油松外生菌根真菌的多样性,并为今后高效外生菌根真菌菌剂的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3.
分别将Cu~2+,Zn~2+ Co~'+,Ni~2+和Li~+按照等对数间距法设置浓度梯度,测定其对西藏拟溞(Daphniopsis tibetanaSars)的急性毒性,根据各单种金属的48 h EC_50值,按毒性1:1等距离设置浓度梯度测定这些金属离子对西藏拟溞的联合毒性.结果表明,西藏拟溞对这5种金属离子表现出了较高的耐受性,其毒性由强到弱依次为铜、锌、钻、镍、锂,其24 h EC_50分别为12.75 mg/L,18.32 mg/L,83.26 mg/L,196.97 mg/L,386.34 mg/L;48 h EC_50分别为3.27 mg/L,4.96 mg/L,27.49 mg/L,66.09 mg/L和325.42 mg/L.联合毒性实验中,Cu+Zn,Co+Ni,Co+Li,Ni+Li,Co+Ni+Li,Cu+Zn+Li和Cu+Zn+Co+Ni+Li对西藏拟溞的毒性效应为拮抗作用,而Cu+Zn+Li,Cu+Zn+Ni和Cu+Zn+Co+Ni对西藏拟溞表现出先拮抗作用后协同作用的毒性效应.西藏拟搔对金属离子有较高的耐受性,特别是对含有锂的金属离子组合往往表现为拮抗作用的特征,这很可能是西藏拟搔在西藏高锂盐湖中可高密度存活和快速生长的适应性机制.本研究旨在了解西藏拟溞对金属离子的耐受性,探讨其作为金属离子测试生物的可行性,并为大规模培养中培养液条件优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4.
长身高原鳅(Triplophysa tenuis)对维持木扎提河的水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流动具有重要作用。文章基于脂肪酸生物标记法和碳、氮稳定同位素(δ13C、δ15N)技术研究了长身高原鳅的食性和营养生态位特征。结果显示,其肌肉中共检测出22种脂肪酸,其中有8种饱和脂肪酸、6种单不饱和脂肪酸、8种多不饱和脂肪酸;由特征脂肪酸组成情况推测,长身高原鳅对浮游动物、硅藻、陆地植物或喜摄食硅藻的鱼虾均有摄食,表现为杂食性。长身高原鳅的δ13C和δ15N分别介于-27.09‰~-20.98‰和5.71‰~8.45‰,营养级介于2.68~3.48。雌雄样本间的δ13C、δ15N和营养级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雄性样本核心生态位(Standard ellipse area, SEAc)和总生态位(Total area of convex hull, TA)均高于雌性。δ13C与体长间表现为极显著正相关性(P<0.01),δ<...  相似文献   
115.
为了建立塔里木裂腹鱼(Schizothorax biddulphi)尾鳍细胞系,本研究采用组织块法,分别用含胎牛血清(FBS)的DME/F12培养基体外培养塔里木裂腹鱼尾鳍组织,初步建立了塔里木裂腹鱼尾鳍细胞系(BICF1)。采用MTT法测定分析盐度(NaCl)和碱度(NaHCO3)对其增殖的影响。结果显示,BICF1悬浮培养传至45代,最适培养液为DME/F12,最适FBS浓度为20%,最适温度为25℃。第10代BICF1的群体倍增时间为28.11 h,呈“S”型生长。第6代BICF1液氮冻存180 d后复苏,经台盼蓝染色计数,BICF1有(87.85±0.66)%的细胞具有活性,复苏后可增殖并传代。BICF1无细菌、真菌、支原体污染。第10代BICF1线粒体16S rRNA测序结果与GenBank基因序列进行一致性对比,结果显示,BICF1与JQ844133.1的一致率为100%,表明BICF1来自于塔里木裂腹鱼。BICF1增殖数量在盐度为1、2、4、6时呈上升趋势,在盐度为6、8、10时呈下降趋势;盐度为6时,BICF1增殖数量最高。BICF1增殖数量在碱度为2、3、4、5、6 g/L时呈上升趋势,在碱度为6、7、8、10 g/L时呈下降趋势;碱度为6 g/L时,BICF1增殖数量最高。细胞增殖数量随盐碱度增加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本研究旨在为合理开发和利用塔里木裂腹鱼遗传资源以及建立和保护其种质资源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6.
田丹  赵文  魏杰  王媛  张鹏 《农业环境保护》2011,(12):2548-2553
通过吸附时间、藻细胞密度和重金属浓度等参数条件的变化,研究蛋白核小球藻(Chlorella pyrenoidosa)对海水中Pb2+、Cd2+和Hg2+的吸附。结果表明,蛋白核小球藻对Pb2+、Cd2+和Hg2+的吸附率分别在2~4d内快速升高后趋于平衡,而吸附量在第1d达到最大值后逐渐变小。藻细胞密度为1×106cell·mL-1时,吸附量最大,当藻细胞密度达到4×106cell·mL-1时,吸附率增幅减小并趋于平衡。随着Pb2+、Cd2+和Hg2+浓度升高,吸附率呈逐渐变小趋势,吸附量却增加。蛋白核小球藻吸附Pb2+符合Freundlich等温线方程,而吸附Cd2+和Hg2+符合Dubimim-Radushkevich等温线方程。蛋白核小球藻对Pb2+、Cd2+和Hg2+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4.84、37.7mg·L-1和5.61μg·L-1,吸附能力顺序为Cd2+〉Pb2+〉Hg2+。  相似文献   
117.
茶园人工生态群落系统生态功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生态学原理,采用定点定位方法对茶园人工生态群落系统生态功能的优良性,系统的能值和蒸散力以及光效能与生物信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茶园人工生态群落系统具有良好的生态功能。具体表现为茶园人工生态群落系统光效能、土壤肥力能值、系统蒸散力、系统有益生物信息较纯茶园分别提高40.8%.55.34%、76.34%、16.07%,系统有益生物信息量大幅度增加,抑制了病虫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8.
近年我市肉鸭饲养呈现猛增趋势,市场价格持续下跌,为降低饲料成本,养鸭户盲目使用未脱毒的棉籽饼代替豆饼饲喂肉鸭,结果造成肉鸭后期棉酚中毒,引起死亡,造成较大经济损失,现将病例介绍如下: 发病情况 某养鸭户饲养肉鸭800只,由于近日肉鸭市场价格降至0.8-0.85元/公斤,为降低饲养成本,用棉籽饼代替豆饼配制饲料,由于目前市售棉籽饼是由机器压榨的生棉籽饼,未经脱毒处理,该饲养户买回后直接用来配制饲料,且比例较大,占配合饲料的10%,雏鸭5日龄开始连续饲喂,至20日龄时始发病,精神不振,吃食减少,拉褐色…  相似文献   
119.
贵州地方茶树品种资源的鉴定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利用贵州地方茶树种质资源培育特色优良绿茶品种,采用形态学、理化指标检测和感官审评相结合的方法对湄潭苔茶、石阡苔茶、都匀毛尖茶和贵定鸟王茶4个地方茶树群体的农艺性状、理化指标和感官品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①从4个地方茶树群体资源中鉴选出112个优良株系。②4个地方茶的水浸出物、氨基酸、儿茶素总量及儿茶素品质指数均较好,绿茶感官品质优良。③发现了1个强耐寒种质,5个叶色特异、生长旺盛的种质,6个氨基酸含量高达6.0%~7.4%、茶多酚含量为19.2%~27.4%的种质,选育出4个优良绿茶品系进入全国区域试验。  相似文献   
120.
为了解达氏鳇Huso dauricus养殖群体的胚胎发育过程,采用人工半干法受精获取受精卵,研究了在水温为(16.0±0.2)℃条件下达氏鳇养殖群体的胚胎发育过程及其特征。结果表明:达氏鳇成熟卵呈圆球形,为黄褐色或灰褐色,不透明,平均卵径为3.19 mm,属沉性黏性卵;达氏鳇受精卵历时136 h孵化出膜,所需总积温为2148~2592℃·h;达氏鳇受精卵的卵裂方式为特殊的辐射状卵裂;原肠中期时动物极细胞覆盖胚胎2/3,心跳期心脏呈"c"型,尾末端到达间脑或中脑时大量仔鱼出膜;根据胚胎发育过程的形态特征,可将达氏鳇胚胎分为受精卵、卵裂、囊胚、原肠、神经胚、器官形成、心跳和出膜期8个发育阶段,共36个时期。研究表明,达氏鳇胚胎发育过程中所需积温略高于鲟科其他鱼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