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篇
  免费   0篇
  2篇
综合类   28篇
畜牧兽医   148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9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蛋鸡日粮添加CLA-Ca对蛋黄中CLA和胆固醇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产蛋量相近的72周龄海兰白蛋鸡840只,随机分为7组,每组40只,重复3次。采用单因素随机试验设计,分别饲喂含1%、2%、3%、4%、5%、6%共轭亚油酸(CLA)的玉米-豆粕型日粮4周,研究了日粮添加CLA-Ca对蛋鸡生产性能、蛋黄中胆固醇含量和CL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CLA-Ca降低了蛋鸡的生产性能,可提高蛋黄中CLA含量。日粮CLA水平在1%~6%范围内,CLA水平越高,富集速度越快,富集量越大,CLA最大富集量为692 g/枚鸡蛋,蛋黄脂肪中胆固醇含量随时间的变化总体趋势为先升后降,随日粮CLA浓度的变化趋势为CLA浓度越高,胆固醇的含量越低,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相似文献   
72.
凝乳酶是一种酸性蛋白酶,用作动物饲料添加剂,可提高动物特别是幼龄动物对饲料中蛋白成分的消化吸收率,促进其生长。本试验研究了由毕赤酵母胞外表达多拷微小毛霉凝乳酶的摇瓶发酵条件。确定最佳表达条件为:甲醇每24 h添加1.0%,无氨基酵母氮源培养基(YNB)添加1.5%,采用pH6.0的磷酸缓冲液,诱导120 h,在此条件下,重组凝乳酶的产量可达6 500 IU/ml。  相似文献   
73.
通过模拟试验,研究在进水氮浓度不同条件下C/N对种植美人蕉的表面流—水平流人工湿地氮元素和COD去除能力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在营养生长期和开花期,低C/N有利于人工湿地系统中总氮和铵态氮的去除,C/N越高,硝态氮去除越彻底,而低C/N条件下,表面流—水平流人工湿地内的硝化作用限制了硝态氮的去除效果;对比2个生长期,各处理组总氮和硝态氮的去除能力相当,而开花期各处理组人工湿地铵态氮的去除能力高于营养生长期。C/N对人工湿地系统COD的去除效果的影响较少,2个生长期COD的去除效果相当,各处理组人工湿地系统COD的去除率约高于90%。随着停留时间的增加,人工湿地氮元素和COD的去除率均增加。对pH而言,湿地系统出水pH总体上先升高后趋于平稳,而氧化还原电位则先降低后升高最后趋于平稳,随C/N增加,出水pH降低,而氧化还原电位升高;营养生长期出水pH高于开花期,而氧化还原电位则呈相反表现。进水C/N和人工湿地系统共同影响着出水pH和氧化还原电位。  相似文献   
74.
为了解不同维生素A(VA)水平对蛋鸡产蛋性能、蛋壳质量及蛋黄VA含量的影响,本试验选取160日龄海兰褐蛋鸡27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3个重复,各18只鸡),分别饲喂添加了5个不同VA水平(2 000、4 000、8 000、12 000、16 000 IU/kg)的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试验从7月初开始至9月末结束,共计84 d,试验期平均气温30℃。试验开始时平均产蛋率为30%左右,各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果表明:蛋鸡产蛋率和产蛋量随饲粮VA水平的提高依次升高,VA为16 000 IU/kg组高于12 000 IU/kg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这两组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各组蛋壳强度和厚度无显著差异(P0.05);蛋黄VA含量随饲粮VA水平的提高显著线性增加(P0.05),最高含量(25.21 IU/g)比最低含量(21.23 IU/g)提高18.75%。由此可见,较高的饲粮VA水平(12 000、16 000 IU/kg)可有效缓解夏季高温对蛋鸡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并且通过提高饲粮VA水平可使鸡蛋蛋黄VA含量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75.
[目的]研究肉种鸡共轭亚油酸(CLA)饲粮中添加大豆油对其繁殖性能的影响,最终确定使CLA种蛋孵化率较好恢复的大豆油添加量。[方法]选36周龄健康肉种母鸡600只,种公鸡72只,分为6个组,每组设4个重复,每重复28只,其中母鸡25只,公鸡3只。第1组为对照组,饲喂普通饲粮,大豆添加量为0.5%,2~6组为试验组,饲喂分别补充0%、2%、4%、6%、8%大豆油的CLA饲粮(含0.5%CLA油),1~6组营养水平一致。测定种蛋的孵化率、蛋品质、蛋黄脂肪酸和抗氧化指标。[结果]2组受精蛋孵化能力基本丧失,种鸡CLA饲粮中补充不同比例的大豆油,受精蛋孵化率会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添加4%~5%的大豆油时,受精蛋孵化率能够较好恢复,大豆油的添加量为8%时,受精蛋孵化率并没有继续改善。各组的蛋品质没有显著差异(P0.05)。种蛋的脂肪酸构成发生显著改变,2组的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大于1组(P0.05),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低于1组(P0.05),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与1组差异不显著(P0.05),而C20∶4n6含量显著低于1组,CLA-C_9t_(11)、CLA-t_(10)c_(12)含量显著大于1组(P0.05);3、4、5、6组(添加0.5%CLA油+不同比例的大豆油)的上述饱和脂肪酸含量低于2组,且随着大豆油添加比例的增加而逐渐降低,单不饱和脂肪含量变化规律不明显,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逐渐增加。各组种蛋的抗氧化能力有显著差异,1组和4组总抗氧化能力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相应,种蛋中的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结论]该研究中,种蛋的孵化率受种蛋中脂肪酸构成以及种蛋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添加适当的大豆油能调整种蛋脂肪酸的构成,从而使由CLA所致的种蛋孵化能力降低得到较好的恢复。  相似文献   
76.
利用二因素三水平试验设计方法,研究了低能低蛋白水平下,日粮中添加维生素A(VA)、D3(VD3)对0~3周龄肉仔鸡的影响。结果表明:(1)VA和肉仔鸡体增重、耗料量、料重比和腿病(TD)发生率均无显著的回归关系(P〉0.05)。(2)VD3添加量为800IU/kg时,VA添加量为6000IU/kg的组体增重显著大于添加量为3000IU/kg的组(P〈0.05),和添加量12000的体增重差异不显著(P〉0.05)。(3)日粮VA对血清钙(Ca)和磷(P)含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但对血清碱性磷酸酶(AKP)影响较大,随VA添加水平的提高,AKP显著降低(P〈0.05)。(4)随日粮VD3添加水平的提高,试验鸡体增重、耗料量显著增加(P〈0.05)。VD3对料重比无显著影响(P〉0.05)。(5)日粮VD3的添加水平对腿病发生率和血清Ca含量影响显著,随日粮VD3添加水平的提高,TD发生率显著降低,血清Ca显著升高(P〈0.05)。综合以上结果,认为0~3周龄肉仔鸡日粮VA、VD3添加水平分别为6000、800IU/kg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77.
养殖肉仔鸡是一项责任心较强的工作,目前,农村肉仔鸡饲养户一般能掌握常规饲养管理技术,但常忽视饲养管理中的一些小问题.造成肉仔鸡的生产性能得不到充分发挥,经济效益下降。现把农村肉仔鸡饲养管理应注意的几个小问题作一概述,供养鸡户参考。  相似文献   
78.
79.
试验研究了几种饲料添加剂对金定鸭蛋成分、蛋品质及蛋黄着色效果的影响。200日龄金定鸭300只分为10个组,每组30只。第1组为对照组,饲喂玉米-豆粕-次粉型日粮,第2组~第10组在基础料中依次添加5%鱼粉、5%虾壳粉、10%虾壳粉、核黄素(维生素B2)20mg/kg、叶酸5mg/kg、核黄素20mg/kg+叶酸5mg/kg、维生素B1(21%)10mg/kg、虾青素1mg/kg、虾青素2mg/kg。试验开始45d后,每组收集鸭蛋90枚检测相关指标。结果如下:①添加剂对鸭蛋成分和蛋品质(蛋黄色泽除外)未产生显著影响(P0.05)。②添加剂对蛋黄色泽的影响结果不一致。玉米-豆粕-次粉型日粮中添加5%鱼粉或5%虾壳粉都没有显著改善蛋黄色泽(P0.05);10%的虾壳粉能够显著改善蛋黄色泽(P0.05),使蛋黄色泽等级由7.90提高到9.10,提高了15.19%,但是添加10%的虾壳粉影响了饲料质量,使饲料中盐分超标;日粮中添加20mg/kg的核黄素可以显著改善蛋黄色泽(P0.05),使蛋黄色泽等级由7.90提高到9.01,提高了14.05%,蛋黄呈亮黄色。饲料中添加叶酸或同时添加叶酸和核黄素均不能显著改善蛋黄色泽(P0.05),而且蛋黄呈叶酸的颜色土黄色;饲料中添加维生素B12对改善蛋黄色泽无任何作用(P0.05);饲料中添加虾青素1mg/kg和2mg/kg均显著提高了蛋黄色泽等级(P0.05),蛋黄色泽等级由7.90分别提高到11.80和12.80,分别提高了49.37%和62.03%,但蛋黄色泽发暗。③综合以上研究结果和饲料质量以及饲料成本,认为在饲料中添加核黄素20mg/kg是一种生产高质量鸭蛋产品的好方法,这样既可使蛋黄色泽得到显著改善,又使鸭蛋产品不残留任何化学合成着色剂,安全可靠,食用放心。  相似文献   
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