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4篇
  3篇
综合类   5篇
畜牧兽医   78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21.
温度对发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了探讨发草种子的萌发特性,研究了不同恒温和变温对发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发草种子的千粒质量为0.274 g。较高温度有利于发草种子萌发,较低温度萌发速率较慢。25/15℃变温条件下发芽率最高可达98%,为发草种子最适宜萌发温度;10℃下发芽率最低,为61%。发草种子标准发芽试验初次和末次统计时间分别为第7 d和15 d;25℃条件下芽长最长为2.63 cm;25/15℃条件下根长最长,达到1.29 cm;30/5℃条件下的芽长、根长最短,分别为0.31 cm和0.25 cm。  相似文献   
22.
反季节畜牧业发展刍议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分析了发展反季节畜牧业的意义,提出构建反季节草食畜牧业的主要措施是改变家畜出栏时间、暖棚育肥、实施屯草养畜及发展订单畜牧业。  相似文献   
23.
天祝高寒草地退化原因分析与治理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长林  鱼小军 《草业科学》2011,28(9):1695-1699
天祝高寒草地是甘肃省重要的牧区之一。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综合认为脆弱的生态环境是天祝高寒草地退化的内因,人类不合理的利用和干扰是高寒草地退化的主要驱动力,气候变暖、变干加速了高寒草地的退化。并认为家畜粪便的流失、植物的化感作用和自毒作用也是导致天祝高寒草地退化的原因。提出了天祝高寒草地的整体治理策略,即以草定畜、提高出栏率,轻度和中度退化草地进行草地改良、围栏,重度退化草地进行栽培草地建植,同时结合草地鼠害综合治理、加强人才建设与加快科技成果推广和转化。  相似文献   
24.
为明确甘肃陇东地区苜蓿草地土壤矿质养分亏缺及牧草养分水平,对环县、合水、庄浪、泾川的苜蓿和土壤的N、P、K、Fe、Mn、Cu、Zn含量及其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试验区土壤N含量略高于我国平均水平、P含量低于我国平均水平,K素略低于我国平均水平;土壤矿质元素含量为有效Mn极富、有效Zn中等、有效Fe、Cu缺乏。苜蓿中N含量适中,P、Fe、Mn、Cu、Zn含量较低,K素含量高;苜蓿对K素需求量高于所测其他矿质养分;苜蓿微量元含量由高到低为FeMnZnCu,且苜蓿对Fe的需求高于Mn,Zn和Cu。土壤与苜蓿的全P含量极显著相关(r=-0.738,P0.01),全N含量显著相关(r=-0.522,P0.05),有效Fe含量显著相关(r=0.61,P0.05),有效Zn含量呈高度相关(r=0.742,P0.05);土壤与苜蓿全K、有效Cu、有效Mn含量未呈现出显著关系。  相似文献   
25.
采用文献研究、比较分析等方法,对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草学专业的课程体系演变进行了理论分析与实践。研究结果表明,草业科学专业逐步建立了与国内外发展趋势和社会需求相适应的重基础、宽口径的课程体系;设计并实施以强化专业理论与实践为主体,提升人文素质,全面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本科生培养模式。并根据科技发展与社会需求及学校办学实际,提出了课程体系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26.
草坪草抗旱性研究现状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10  
鱼小军  王芳  白小明 《草业科学》2005,22(2):96-100
概述了草坪草抗旱机理和抗旱性鉴定的研究现状,抗旱主要包括御旱性和耐旱性;抗旱性鉴定主要包括反复干旱法、质膜透性、叶片含水量、草坪质量评分、脯氨酸含量和抗氧化酶含量与活性.阐述了当前草坪草抗旱性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7.
温度和水分对醉马草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解释醉马草(Achnatherum inebrians(Hance)Keng)种群繁殖扩散机理,并为其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基础,本文在不同温度和水分条件(PEG6000)下研究醉马草种子的萌发特性。结果表明:30℃、25℃和30/20℃(8h高温/16h低温)温度条件下醉马草种子萌发较快,25/5℃、20/5℃、20/10℃条件下萌发较慢,10℃和15/5℃条件下萌发速率最慢,在5℃条件下无萌发。在供试温度中,发芽率最高的处理为20℃、15℃和25/5℃,在此温度条件下的发芽率分别达96%、94%和94%。结合发芽率和幼苗生长,萌发最佳温度为20℃。醉马草种子的发芽率随着水分渗透势的降低而呈直线下降趋势,当渗透势<-1.5MPa时,无种子萌发。随着水分胁迫的加剧,供试种胚芽长呈逐渐下降趋势,但胚根长呈先增加而后下降的趋势,说明在轻度干旱条件下醉马草更多的生物量用于根部生长,从而能够吸收较深土壤的水分,对其在降雨后地表变干的生境中存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8.
为探明高寒草甸土壤对家畜践踏的响应机制,于甘肃天祝进行了牦牛和藏羊的模拟践踏试验,研究了不同强度模拟践踏对土壤物理特性及微生物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0~10 cm土层的土壤紧实度和容重,随着践踏强度的增加均呈递增趋势;而呼吸速率和饱和导水率呈递减趋势。0~10 cm土层的3大微生物数量随践踏强度的增大而减小。同一践踏强度下,牦牛践踏后0~10 cm土层的土壤紧实度和容重均大于藏羊践踏处理;而饱和导水率、呼吸速率和微生物数量均小于藏羊践踏处理。综合分析认为,家畜的践踏强度越大,土壤的压实效应越显著;一个生长季的模拟践踏主要影响0~10 cm土层土壤的物理性质;且牦牛对土壤的压实效应和对微生物分布的抑制作用均大于藏羊。  相似文献   
29.
研究了不同浓度Cu2+(200、300、400和500 mg·L-1)、Cd2+(1、50、150和200 mg·L-1)、Pb2+(500、1 000、1 500和2 000 mg·L-1)对8种禾本科牧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重金属离子胁迫对禾本科植物种子的发芽和幼苗生长的影响因植物种类及重金属离子不同而有差异。随着Cu2+,Cd2+和Pb2+浓度的增大,8种禾本科草种的相对发芽率、相对发芽指数和相对活力指数均呈不同程度的下降。供试不同浓度的Cu2+,Cd2+和Pb2+对8种植物幼苗生长均有抑制作用,高浓度胁迫下会出现“无根苗”。通过采用性状相对值对本试验进行隶属函数值综合评价,8种禾本科植物耐Cu2+的强弱顺序为:玉米 > 高丹草 > 燕麦 > 黑麦 > 无芒雀麦 > 黑麦草 > 垂穗披碱草 > 高羊茅,耐Cd2+的强弱顺序为:高丹草 > 黑麦 > 玉米 > 燕麦 > 无芒雀麦 > 垂穗披碱草 > 黑麦草 > 高羊茅,耐Pb2+的强弱顺序为:高丹草 > 燕麦 > 玉米 > 黑麦 > 无芒雀麦 > 垂穗披碱草 > 黑麦草 > 高羊茅。  相似文献   
30.
为明晰醉马草(Achnatherum inebrians)对高寒草地植物的化感效应,以醉马草根际土壤作为种子萌发的发芽床,研究醉马草根际土壤对6种高寒草甸植物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醉马草、冷地早熟禾(Poa crymophila)、矮生嵩草(Kobresia humilis)、甘肃马先蒿(Pedicularis kansuensis)和酸模(Rumex acetosa)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醉马草根际土壤对6种高寒草甸植物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根长和芽长均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对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的抑制效应大于对发芽率的抑制效应。醉马草根际土壤对垂穗披碱草、冷地早熟禾、矮生嵩草和甘肃马先蒿胚根生长的抑制均大于对其胚芽生长的抑制,对醉马草和酸模胚根生长的抑制均小于对其胚芽生长的抑制。利用各植物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根长和芽长的相对值,采用隶属函数法对6份植物种子萌发期抑制效应进行综合评价,抑制效应强弱依次为:矮生嵩草酸模甘肃马先蒿垂穗披碱草醉马草冷地早熟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