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7篇
  免费   69篇
  国内免费   96篇
林业   133篇
农学   90篇
基础科学   87篇
  111篇
综合类   705篇
农作物   58篇
水产渔业   71篇
畜牧兽医   436篇
园艺   105篇
植物保护   36篇
  2024年   39篇
  2023年   134篇
  2022年   121篇
  2021年   111篇
  2020年   107篇
  2019年   133篇
  2018年   128篇
  2017年   81篇
  2016年   78篇
  2015年   80篇
  2014年   130篇
  2013年   88篇
  2012年   68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3篇
  197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961.
为准确测定玉米DDGS中蛋白质含量,采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结合改进最小二乘回归法(MPLS),以65个不同来源的玉米DDGS为样品,建立玉米DDGS蛋白质含量近红外光谱预测模型。结果显示:预测模型内部交叉验证标准误差(SECV)为0.095 7,交叉验证相关系数(1-VR)为0.988 8,外部交叉验证相对分析误差(RPDV)为3.60。表明近红外光谱分析模型可准确预测玉米DDGS蛋白质含量。  相似文献   
962.
氮素形态对油菜秸秆腐解及养分释放规律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采用尼龙网袋研究法,研究了不同形态氮素对油菜秸秆腐解及养分释放规律的影响,以期为农业秸秆循环利用和改善秸秆还田效果提供理论依据。试验设置4个处理:不添加氮素(CK)、添加尿素(PU)、添加尿素硝酸铵(UAN)和添加石灰氮(CaCN2),周期120 d。结果表明,油菜秸秆腐解表现为前期快(0~30 d)、后期慢(30~120 d)的特征。120 d时,油菜秸秆累积腐解率为46.08%~52.34%,碳、氮、磷和钾的释放率分别为44.25%~51.52%、51.19%~54.87%、52.82%~58.45%和96.61%~97.46%。添加氮素可以显著促进油菜秸秆腐解。120 d时,添加氮素处理较CK处理油菜秸秆的累积腐解率提高10.80%~13.59%。不同形态氮素对秸秆的腐解特征和碳氮磷钾释放速率的效应不同。其中,PU处理秸秆腐解过程分两个阶段,快速腐解(0~30 d)和缓慢腐解(30~120 d);30 d时油菜秸秆的腐解率达40.39%,30 d后腐解速率逐渐趋于稳定,120 d时腐解率达51.06%。UAN处理腐解过程分3个阶段,快速腐解(0~30 d)、腐解减缓(30~60 d)和缓慢腐解(30~120 d);30 d时腐解率达40.67%,30~60 d腐解率上升7.54%,120 d时腐解率为51.63%。CaCN2处理的秸秆腐解过程分两个阶段,快速腐解(0~30 d)和缓慢腐解(30~120 d);其促进腐解作用主要表现在60 d后,60 d时油菜秸秆腐解率达44.37%,120 d时腐解率为52.34%。与不施氮处理相比,120 d时UAN处理秸秆累积腐解率提高12.04%,碳、氮和磷累积释放率分别提高9.33%、7.19%和6.97%。各处理对秸秆钾的释放率影响不显著。综合来看,以UAN促进油菜秸秆腐解的效果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963.
本研究在汪清县的5个乡镇东北红豆杉天然种群中各选出30株生长健壮、胸径30 cm左右的雌树作为初选优树,用生长锥钻取胸径处近15年的生长轮,按5年分组,共分成3组,然后比较初选优树3组生长轮的生长量,按只要有1组生长轮的生长量超过4. 7 mm标准在150株初选优树中进行筛选,共选出优树55株。再将这55株优树采集优树穗条进行扦插育苗,用1年生扦插苗营建子代测定林,5年后调查测定林树木地径、树高和冠幅3个因素数据,进行再选择,结果表明:3组数据之间有明显的联系,地径平均值为0. 7 cm以上时,树高、冠幅与其他优树相比差异显著;冠幅在28 cm以上时,地径、树高与其他优树相比差异显著;树高在45 cm以上时,地径、冠幅与其他优树相比差异显著。根据以上数据,再选择出地径、树高、冠幅均具有显著优势的5株东北红豆杉优树,即罗子沟27号、东光22号、大兴沟1号、大兴沟9号、大兴沟30号。  相似文献   
964.
以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为研究对象,采用不同浓度无水碳酸钠(Na2CO3),氢氧化钠(NaOH),氯化锌(ZnCl2)水溶液(结合硝酸蒸煮)及去离子水对毛竹材进行润胀处理,以体积、面积变化率作为润胀效果的影响指标,观察毛竹宏观、微观构造的变化,探究在不同水溶液中毛竹材的润胀效果。结果表明:氢氧化钠水溶液与碳酸钠水溶液对毛竹的润胀效果较好;润胀效果随水溶液浓度的变化而变化,氢氧化钠水溶液浓度越低,润胀效果越好,而碳酸钠水溶液则相反,其中0.5 mol·L-1氢氧化钠水溶液和1.0 mol·L-1碳酸钠水溶液对毛竹的润胀效果最佳,体积增大率分别为9.69%和10.57%;直接使用氯化锌水溶液对毛竹进行润胀,润胀效果较差,但低浓度硝酸水溶液预处理可提高氯化锌水溶液对毛竹的润胀效果,其中500 g·L-1氯化锌水溶液浸泡后(100 g·L-1硝酸水溶液预处理)体积增大率为7.98%。同时,通过对润胀前后毛竹横切面不同区域面积的计算,显示在润胀过程中,纤维鞘区域面积变化幅度明显大于薄壁细胞区域面积变化幅度,说明毛竹润胀后体积变化的因素主要来源于纤维鞘分布面积的变化。  相似文献   
965.
文章选取重金属铬为代表,构建了EM菌与高等水生植物——大薸、凤眼莲、浮萍3种不同的复合体系,研究了不同体系对污水中Cr~(6+)的净化效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66.
在传统的马尔可夫链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加权马尔可夫链模型。依据遥感影像,计算出太仓市1995年至2001年,2001年至2005年各类土地利用面积的马尔可夫链的转移概率,以不同步长外推的预测值与现状值(2008年)之间的相关系数为权重,用加权的马尔可夫模型对预测的结果进行修正,其修正后的结果更加接近实际。  相似文献   
967.
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在绿色农业发展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民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农产品消费安全提出了更高要求,绿色农业应运而生并不断发展.绿色农业是当前现代农业发展的主导模式,但由于其身处传统农业大环境和自身发展不够规范,加快绿色农业发展面临诸多突出问题,亟待尽快采用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等技术手段,促进绿色农业更好更快发展,切实保障我国食物安全.  相似文献   
968.
离子萃取分离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茶叶中没食子酸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离子萃取分离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茶叶中没食子酸含量的方法。[方法]以雅安藏茶为样品,用水提法制备茶样浸提液。先在茶样浸提液中加入NaHCO3进行离子化处理,然后用乙酸乙酯萃取分离,将没食子酸与儿茶素等干扰成分进行分离,最后用分光光度计检测萃余相水层中没食子酸的含量。[结果]茶样中没食子酸含量为(1.32±0.18)%,相对偏差(RSD)为1.36%,测定值与文献报道相符,5次平行测定值十分接近。该测定方法的加标回收率为99.4%~103.2%,3次重复的RSD值均小于2.5%。[结论]与其他方法相比,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对仪器要求不高等优点,用于检测茶样中没食子酸的含量时,其精密度和准确度均较高。  相似文献   
969.
为实现“五年消灭荒山,八年绿化安徽”的目标,安徽省林业部门提出“举报荒山有奖”办法,并公之于世。  相似文献   
970.
杀虫剂对蛾类昆虫生殖行为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杀虫剂对蛾类昆虫求偶、性信息素合成及释放、定向行为、交配和产卵等生殖行为影响的研究进展。经杀虫剂处理后,许多雌蛾的求偶行为受到抑制、性信息素含量降低,雄蛾对性信息素的反应和交配成功率下降,但药剂对产卵量和卵孵化率没有明显影响。而部分药剂可增强雄蛾对性信息素的反应,刺激雌蛾信息素含量异常增高和使活性组的比例发生漂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