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57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65篇
林业   124篇
农学   88篇
基础科学   181篇
  68篇
综合类   679篇
农作物   75篇
水产渔业   124篇
畜牧兽医   330篇
园艺   161篇
植物保护   30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65篇
  2018年   52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93篇
  2013年   69篇
  2012年   101篇
  2011年   110篇
  2010年   79篇
  2009年   91篇
  2008年   96篇
  2007年   101篇
  2006年   76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42篇
  1994年   41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8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3年   2篇
  1960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991.
氮肥基施深度对油菜产量和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进一步合理高效利用氮肥,采用田间试验研究方法,研究了氮肥基施深度(4、8、12、16 cm)对油菜产量、养分吸收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氮肥基施深度处理的油菜产量高低次序为N16>N12>N8>N4。其中处理N16产量最高,达3383 kg/hm2,与N4产量差异达到显著水平。氮肥深施促进了油菜植株对氮、磷、钾养分的吸收利用,氮肥深施处理N16的油菜氮肥吸收利用率和农学利用率均显著高于氮肥浅施处理N4、N8。本研究条件下,氮肥基施深度以16 cm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992.
正"优鲈1号"是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以生长速度为主要指标、经连续5代选育而获得的鱼类新品种,已通过国家水产新品种审定(品种登记号GS01-004-2010),具有高背短尾、畸形率低、生长快、抗病力强等优点,生长速度比普通大口黑鲈快17.8%~25.3%,经人工驯食可摄食配合饲料。近年来,国内已有多地开展大口黑鲈"优鲈1号"鱼种培育与池塘养殖技术的应用研究与实践,  相似文献   
993.
本研究利用SPSS 19.0的GLM模型分析28个微卫星标记与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生长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获得14个与半滑舌鳎体质量(BWe)、体长(BL)或体宽(BWi)显著相关的微卫星标记。与雄性个体生长性状显著相关的7个标记中,cse56与体质量、体长和体宽3个性状均显著相关(P0.05);csou24、hncyse68、hncyse147和hncyse148与体质量和体宽显著相关(P0.05)。与雌性个体生长性状显著相关的10个标记中,cse151和csou56与3个性状均显著相关(P0.05);csou33、csou39和hncyse108等5个标记与其中2个性状显著相关(P0.05)。csou24、hncyse147和hncyse148在雄、雌群体中均表现出与生长性状的相关性。本研究共筛选出17个对雄性个体生长具有显著正面影响的优势基因型,29个雌性个体的优势基因型。  相似文献   
994.
为解决北方低温条件下玉米秸秆降解难的问题,利用筛选于锯末的一组玉米秸秆降解复合菌系GF-S72,通过单因素、正交试验及载体生物相容性试验,研究了复合菌系的发酵条件、菌剂载体类型、用量及保存条件。结果表明,复合菌系GF-S72最佳发酵条件为:尿素0.1%、碳氮比20∶1、培养温度10℃、初始p H为8.0、装液量18 m L/150 m L、培养时间6 d、接种量2%。基于试验选取硅藻作为最佳载体,在菌液∶载体=3∶1、菌剂与秸秆配比为0.05 g/2 g,制备低温高效降解玉米秸秆复合型菌剂。试验结果还表明,p H值为8.2、含水量为1.42%、保藏湿度为10%、保藏温度为15℃时,复合型菌剂降解玉米秸秆的效率最高。  相似文献   
995.
该试验研究鹅毛竹叶酪氨酸酶抑制物的最佳提取工艺及其竹叶特征性成分的含量及活性。采用响应面法优化鹅毛竹叶酪氨酸酶抑制物的提取工艺,在此基础上利用分极法制备酪氨酸酶抑制活性部位(SAE),并采用HPLC法定量分析其中绿原酸、咖啡酸、异荭草苷、荭草苷、对香豆酸、牡荆苷、异牡荆苷、山奈酚和苜蓿素9个竹叶特征性成分;通过DPPH法、ABTS法、FRAP法和酪氨酸酶催化氧化左旋多巴速率法评价SAE及竹叶特征性成分的抗氧化和酪氨酸酶抑制能力。结果显示:鹅毛竹叶酪氨酸酶抑制物的最优工艺参数为乙醇浓度70%,料液比1∶16,提取温度80℃,提取时间1h。以此提取物为原料制备的SAE对酪氨酸酶的抑制IC50为658.46μg/m L,含有绿原酸(0.4285mg/g)、咖啡酸(0.0463mg/g)、异荭草苷(0.2999mg/g)、对香豆酸(0.4593mg/g)、山奈酚(1.7152mg/g)及苜蓿素(2.5513mg/g)6种竹叶特征性成分。其中咖啡酸的抑制酪氨酸酶活性最强,显著高于阳性对照熊果苷,推测为鹅毛竹叶抑制酪氨酸酶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表明鹅毛竹叶是一种来源丰富的酪氨酸酶抑制原料,具有进一步研究和开发的意义。  相似文献   
996.
通过对云南省林科院树木园中油茶(Camellia oleifera)开花泌蜜规律的观测,结果表明,油茶秋冬开花,整体花期约110天左右,单朵花期为5~7天,散粉主要集中在第1~2天,油茶花粉活力在花开后第1天最大,为(48.56±5.42)%(n=20),随后花粉活力逐渐下降,花谢时花粉几乎没有活力。柱头可授性在第2~3天最高。移取条件下油茶单花泌蜜量在开花后逐步增加,第4天达到最大值,油茶单花的总泌蜜量平均为(103.35±11.95)μL(n=30),花蜜糖浓度在第2天最高,随后逐渐下降,花蜜的平均糖浓度为31.45%(n=30);累积条件下油茶单花累积泌蜜量在开花后逐步增加,第5天累积泌蜜量和糖浓度都达到最大值,随后累积泌蜜量和花蜜糖浓度均下降。  相似文献   
997.
根据GenBank中山羊痘病毒(AY077835)gp063基因DNA序列,应用Beacon Designer 7.0软件,设计合成1对引物和1条TaqMan探针,同时制备含有靶DNA序列的pEASY-T1重组质粒标准品。通过引物、探针浓度的筛选及反应条件的优化,建立了山羊痘病毒TaqMan法实时荧光定量PCR。该方法组内和组间重复试验变异系数均低于2%,最低浓度检测极限值为1×100copies/μL,上机检测时间少于40 min。运用该方法对不同时期流行于云南局部的山羊痘临床组织病料进行定量检测,生成的标准曲线斜率(Slope)为-3.36,截距(Intercept)为41.08,相关系数(R2)为0.999 989,阳性对照及送检样品抽提DNA中病毒含量依次为:P(TK)2.70×105copies/μL,华坪(HP)毒株1.45×106copies/μL,景谷(JG)毒株5.12×105copies/μL,保山(BS)毒株2.96×105copies/μL,宣威(XW)毒株1.86×105copies/μL,永胜(YS)毒株1.36×103copies/μL。结果表明:所建立方法具有灵敏、特异、安全、快速的特点,适合于山羊痘的早期检测。  相似文献   
998.
近年来,随着中央解决“三农”问题力度的加大,农村经济活力明显增强.为了进一步促进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亟需提高农民的组织化水平,让农民依法、有序、自主地参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更好地实现、保护和促进自身的利益.  相似文献   
999.
为了建立一种灵敏、特异、快速的山羊痘病毒实时定量检测方法,根据山羊痘病毒(AY077835)gp006基因序列,应用Beacon Designer 7.7软件设计合成一对PCR引物。将被检测的目的 DNA片段克隆PEASY-T1质粒,制备重组质粒标准品,以期建立以质粒拷贝数为单位的标准曲线。通过反应条件的优化及引物浓度的筛选,建立了山羊痘病毒SYBR GreenⅠ实时定量PCR(real-time PCR)检测方法,最佳引物浓度为400nmol/L。组内重复试验和组间重复试验变异系数均低于2%,最低检测限为1×101 copies/μL,上机检测时间在1h以内。用该方法对2011年流行于云南华坪、景谷及2003年流行于云南宣威、寻甸和昆明的山羊痘临床组织样品进行定量检测,结果送检组织样品抽提DNA中病毒含量分别为1.03×105、5.30×103、1.51×104、4.74×103、7.20×104 copies/μL。结果表明,所建立的real-time PCR具有灵敏、特异、快速的特点,适合于山羊痘临床组织样品的定量检测。  相似文献   
1000.
草莓属植物SCoT分析体系的建立及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利用SCoT技术开展草莓属(Fragaria)植物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及分子系统学研究,以草莓属植物11个野生种和1个栽培品种为试材,采用L25(56)正交试验设计,建立了草莓属植物的最优SCoT-PCR反应体系,即20μL反应体系中,含Mg2+2.0 mmol·L-1、dNTPs 0.3 mmol·L-1、Taq酶0.75 U、引物0.75μmol·L-1、模板DNA 40 ng,并对退火温度进行了优化,对电泳检测方法及草莓属植物DNA提取方法进行了改进。共筛选出22个适于进行草莓属植物SCoT分析的引物。经验证,该反应体系稳定性好、可重复性强、多态性高、扩增效果好,适于草莓属植物的SCoT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