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3篇
综合类   18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9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现代猪育种技术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随着遗传学理论的发展 ,猪的选种由表型选择发展到育种值选择 ,再到基因型选择 (即标记辅助选择和基因诊断盒 ) ,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应用 ,使得性能测定的形式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猪育种技术的进步直接导致了选种准确性和育种效率的提高。可以说 ,现代猪的育种已经不再是某一单项技术的应用 ,而是遗传学理论、计算机技术、系统工程和育种学家实践经验的一个集合。其中 ,“超级猪”生产计划的提出与实施便是现代猪育种技术应用于生产的一个示例。  相似文献   
72.
撒坝猪血清蛋白基因型交配组合与繁殖性能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PAGE) 对撒坝猪前白蛋白(PA) 、转铁蛋白(TF) 、酯酶(ES) 、淀粉酶(AM) 和碱性磷酸酶(AKP)5 个血清蛋白位点的多态性进行了检测,并根据最小二乘原理对不同蛋白基因型交配组合与繁殖性能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所检测的5 个血清蛋白位点均处于Hardy -Weinberg 平衡状态;除AKP 位点外,PA、TF、ES 和AM 不同基因型交配组合在部分繁殖性状上均表现出显著差异。表明血清蛋白基因型交配组合与繁殖性能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  相似文献   
73.
动物育种方法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数量遗传学理论为基础的动物育种方法在过去几十年的畜禽育种改良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也必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起主导作用.分子生物学的迅猛发展使人们在分子水平上对动物的遗传物质进行操作正在逐渐成为现实,进而为动物分子育种奠定了基础.与传统的动物选种方法相比,标记辅助选择是直接对基因型进行选择,因而其选种的准确性将大大提高.同时,转基因技术的成功应用还能充分利用所有可能的遗传变异,根据人们的需求创造出~些非常规性的畜牧产品.可以预言,分子育种将成为未来动物育种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74.
对以云南地方良种撒坝猪为母本的6个杂交组合的生长胴体性能的杂种优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杂种优势在各组合各性状间普遍存在,各性状间的超高亲优势存在显著性差异,各组合间的超高亲优势差异不显著,超中亲优势在各组合各性状间的差异显著。6个杂交组合中,值得推广应用的组合为杜撒和杜约撒。  相似文献   
75.
猪RN基因及其对经济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76.
猪遗传抗性和抗病育种的研究进展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在20世纪30年代,有学者就开始对猪和其他畜禽的抗病育种进行了初步研究,并发现遗传差异可导致宿主对病原的敏感性不同。但在随后的一段时期,随着免疫学和生物制品学的发展,大部分传染病通过免疫策略得到了有效控制,使抗病育种受到了冷落。随着人们对绿色保护意识的增强,世界发达国家开始高度重视符合“5R(educe,reuse,recycle,rescue,revaluate)”原则的健康养殖业生产。在这种情形下,特别是随着现代分子育种技术的快速发展,畜禽抗病育种又被推到了公众面前。现将猪遗传抗性和抗病育种的研究进展及展望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7.
[目的]为检验肉用型西门塔尔牛云南本地黄牛的改良效果.[方法]云南省种畜繁育推广中心肉牛纯繁场分别利用XM♂×本地西门塔尔高代杂交黄牛♀(Ⅰ组);XM♀×AG♂(Ⅱ组);AG♂×本地西门塔尔高代杂交黄牛♀(Ⅲ组).[结果]在相同的饲养管理条件下,Ⅱ组初生、6月龄、12月龄、18月龄、24月龄平均体重明显高于I组和Ⅲ组,工组结果明显高于Ⅲ组;6月龄、18月龄日增重Ⅰ组和Ⅲ组差异不显著,Ⅰ组12月龄、24月龄日增重明显高于和Ⅲ组,而Ⅱ组6月龄、12月龄、18月龄、24月龄日增重明显高于Ⅰ组和Ⅲ组.[结论]通过实验结果可以看出,肉用型西门塔尔牛与安格斯种公牛杂交效果优势明显,而肉用型西门塔尔种公牛与本地黄牛杂交效果又明显高于安格斯种公牛.  相似文献   
78.
本文利用宣威火腿原料猪种4个世代鲜肉系和火腿系共465头母猪的繁殖性能数据,对总产仔数(x1)、产活仔数(x2)、初生窝重(x3)、21日龄窝重(x4)、断奶窝重(x5)、育成率(x6)和断奶仔数(y)7个繁殖性状进行最小二乘分析、相关和通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估计断奶仔数的最优回归方程.结果表明,鲜肉系和火腿系繁殖性能在选育中都有所提高.各繁殖性状间在表型值上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其中相关程度最高的是21日龄窝重与断奶窝重(鲜肉系r=0.953 5、火腿系r=0.960 6),初生窝重与育成率的相关程度最低(鲜肉系r=0.019 3、火腿系r=-0.011 6).在分析的7个性状中除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初生窝重(火腿系)与育成率呈负相关,其他性状间均呈正相关.所建立的多元回归方程为:鲜肉系y=-5.722 9+0.808 4x2+0.016 5x4+0.005 0x5+0.068 9x6,火腿系y=-5.837 8+0.695 5x2+0.017 7x4+0.006 2x5+0.067 3x6.  相似文献   
79.
撒坝猪专门化母系繁殖性状的相关与通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撒坝猪专门化母系 7个世代共 576头母猪的繁殖性能数据 ,对总产仔数 (x1 )、活产仔数 (x2 )、初生窝重 (x3)、 2 0日龄窝重 (x4 )、断奶窝重 (x5)、育成率 (x6 )和断奶仔数 (y) 7个繁殖性状进行了相关和通径分析 ,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估计断奶仔数的最优回归方程。结果表明 ,撒坝猪专门化母系的繁殖性能在经过 7个世代的选育后 ,获得了明显提高。各繁殖性状间在表型值上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 ,其中以总产仔数与活产仔数的相关程度最高 (r=0 92 0 1 ) ,其次为 2 0日龄窝重与断奶仔数 (r=0 82 88) ,而初生窝重与育成率间的相关系数最低 (r=0 0 381 )。在所分析的 7个性状中 ,除了总产仔数和活产仔数与育成率间为负相关外 ,其余性状间均为正相关。所建立的估计断奶仔数的多元回归方程为 :y=- 6 1 1 90 +0 6986x2 +0 0 33 7x4 +0 0 0 4 8x5+0 0 71 8x6 。  相似文献   
80.
猪胚胎死亡直接影响着母猪的产仔数,并进而影响着养猪生产的经济效益.因此,在深入研究猪胚胎死亡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通过有效的措施降低胚胎死亡率,对提高母猪窝产仔数和经济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综述了影响猪胚胎死亡的遗传、环境、营养和疾病等因素,并对生产实践中如何通过综合预防措施降低猪胚胎死亡率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