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1篇
综合类   25篇
畜牧兽医   6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21.
利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及RACE方法扩增得到鸭肝炎病毒(DHV)浙江分离株Z10的全基因(5',3'末端序列用RACE法扩增)及4株DHV分离株的VP1基因.结果表明,分离株Z10的全基因片段长7689 bp,有1个大的开放读码框(ORF),ORF位于626~7326位核苷酸,编码2249个氨基酸.Z10分离株全基因序列与GenBank登录的6株具有代表性的DHV核苷酸序列比对,同源性94.5%~98.4%;所测得的DHV分离株的VP1基因的序列与目前GenBank上发表的具有代表性的DHv-Ⅰ VP1基因进行比对分析,结果4株Ⅰ型DHV的VP1基因cDNA长度均为714 bp,编码238个氨基酸.4株DHV-Ⅰ之间VP1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3%~99.7%,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5.0%~100%;与参考毒株VP1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2.2%~100%,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5.0%~100%;表明各分离毒株的亲缘关系较近,属于同一基因群.  相似文献   
22.
鸭疫里默氏杆菌外膜蛋白A的克隆与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表达鸭疫里默氏杆菌外膜蛋白A(ompA),参照其已知的全基因序列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经PCR扩增得到目的片段约1 200 bp,然后克隆入pET-28a(+)载体中,经测序比较,与标准序列的核苷酸同源性达99.8%;同时经诱导表达后,SDS-PAGE结果显示,ompA得到高效表达,Western-blotting检测,RA1,RA2,RA 10,RA11型全菌兔血清呈阳性,而阴性兔血清不反应。说明表达蛋白具有高度免疫反应特异性。  相似文献   
23.
为了有效控制家兔流行性腹胀病的蔓延,结合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鉴别诊断技术,对112例40~90日龄患病兔病样开展病原检测,其中,分离鉴定出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的有78例,分离鉴定出魏氏梭菌(Clostridium welchii)的有69例。致病性试验表明,这两大分离菌为兔流行性腹胀病的主要致病菌。在3个常发病兔场开展溶菌酶临床防治试验。结果显示,无论是预防试验中的发病率,还是治疗试验中的病死率,溶菌酶处理组均比对照组低50多个百分点,表明溶菌酶对该病的防治效果明显,能有效遏制病情蔓延,可作为当前替代抗生素的首选药物。研究结果为兔流行性腹胀病的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4.
25.
鸭菌消治疗鸭传染性浆膜炎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不同地区和同一鸭场隔3个月分离的鸭疫里氏杆菌(RA)菌株对氯霉素,氨苄青霉素、氟哌酸等的第三性有显著差异,新兽药鸭菌消对RA高度敏感,抑菌圈直径达37mm,对人工感染和临床病例治疗试验结果,治愈率分别达95.0%和91.2%,比氯霉素、氟哌酸、青霉素的平均治愈率高46个百分点,在各地推广应用200多万羽份,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6.
为了有效控制兔大肠杆菌病,开展了溶菌酶临床治疗研究。用溶菌酶对160例经实验室确诊为大肠杆菌病的病兔进行临床治疗对比试验,按患兔症状轻重均匀搭配分为4组,每组40只,溶菌酶组拌料饲喂,4 d为一疗程,与丁胺卡那霉素、氨苄青霉素、氟哌酸组进行疗效比较试验,结果治疗有效率达95%以上,比对照组的治愈率平均高50个百分点。试验表明溶菌酶疗效显著,为治疗兔大肠杆菌病提供了科学依据,对兽医临床用药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7.
参考GeneBank中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fimN基因序列设计了一对特异性引物,扩增出大小为387bp的目的基因片段,优化PCR反应条件,建立了兔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的PCR快速检测方法。特异性和敏感性试验显示,该方法与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魏氏梭菌和巴氏杆菌均无交叉反应,且检出最低浓度为10pg,可用于临床检测。  相似文献   
28.
鸭疫里氏杆菌优势血清型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近年来,从浙江省及其周边地区鸭场患有传染性浆膜炎的病死鸭中分离鉴定出的77株鸭疫里氏杆菌,用标准定型血清作凝集试验,鉴定出:RAⅠ型33株,RAⅡ型33株,二者共占总分离茵数的85.7%,而未定型茵11株,占14.3%。结果表明:RA的优势血清型在不同的时间出现不同的变化:1998年以前为单一的RAⅠ型:1999~2000年以RAⅠ为主,占总分离茵数的51.9%;2001年以RAⅡ型占绝对优势,占总分离菌数的89.5%;而到了2002年,未定型的菌株数增加到了33.3%。同时也证明:该地区的优势血清型为RAⅠ、Ⅱ型。  相似文献   
29.
微生物原生质体融合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在遗传学、动植物远缘杂交育种、生物学、免疫学、兽医学以及医药、食品、农业等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价值,文章就原生质体制备、再生及其融合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做了综述,另外还对原生质体融合方法和融合子的筛选方法进行了比较,为选择适宜有效的诱导融合方法和筛选方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0.
鸭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埃希氏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引起的,近年来,随着养鸭业的发展,鸭大肠杆菌病在浙江及周边地区广为流行,发病率和死亡率高,经76个鸭场调查,发病率为17%~56%,死亡率8%~43%,蛋鸭产蛋率急剧下降,治疗康复后产蛋率在40%以下,且严重影响孵化率,经济损失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