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1篇
综合类   25篇
畜牧兽医   6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正兔巴氏杆菌病常见的是以呼吸道症状为主,主要为上呼吸道卡他性炎症,表现为流出鼻涕,打喷嚏、咳嗽,严重时流脓性鼻液,鼻孔堵塞,呼吸困难,最后呼吸衰竭而死亡。但也有其他症状的病例,因此临床上根据表现的症状不同,分为以下几种类型:全身败血症、鼻炎与肺炎型、中耳炎型、子宫内膜炎型、眼结膜炎型等。而其中的子宫内膜炎型,临床上罕见,笔者从业30多年,今年首次碰到。为了明确该场的病因,笔者深入该兔场了解病情况,观兔舍结构,检查人工授精准  相似文献   
62.
猪源结肠小袋纤毛虫培养、分子鉴定和显微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袋纤毛虫病是一种人畜共患寄生虫病。本研究从浙江地区病猪盲肠内分离到了一株结肠小袋纤毛虫,通过RPMI1640培养基对其进行了体外培养,结肠小袋纤毛虫在28℃和37℃均能良好生长,在培养后第5天和第4天分别达到高峰值,虫体密度分别为1.60×104和2.31×104个·m L-1。显微镜下滋养体胞口、胞肛和食物泡结构明显,DAPI染色后大核明显呈哑铃型,且滋养体有大小差别明显的2种类型。18S r RNA基因PCR扩增、测序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猪源结肠小袋纤毛虫分离株存在2条明显不同的18S r RNA基因序列,序列间趋异性为0.6%,且该分离株序列与国外分离株间存在显著差异,在进化树上形成一独立的亚枝。在高倍显微镜下,滋养体内常见有许多生物活动,种类不明,16S r RNA基因PCR扩增到3条未知细菌序列,未知细菌16S r RNA基因序列与结肠小袋纤毛虫内微生物间的确切关系有待研究。  相似文献   
63.
通过不同攻毒途径、不同攻毒剂量、不同采血时间及不同采血途径的试验表明,以翅静脉途径攻击多杀巴氏杆菌,剂量10亿/只,在鸡濒死挣扎时的即刻颈静脉无菌放血,可以自鸡体采集到最大量的含菌血,每只鸡37~39mL,再将血液进行差速和蔗糖密度梯度离心,可最大限度地提取到血液中的巴氏杆菌,每只鸡300~400亿的总菌量。该结果与报道的提取方法相比,效率提高了1000倍以上。提取的细菌灭活后免疫鸡,经异型菌交叉攻毒试验表明,体内繁殖的巴氏杆菌具有交叉保护特性,而体外培养菌则没有。用该方法提取的巴氏杆菌,其总蛋白和总糖含量均高于培养基培养菌,提示二者之间的差异可能与交叉保护特性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64.
大肠杆菌病(粘液性肠炎) l、发病特点本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所引起的仔、幼兔肠道传染病;以l~4月龄兔多发,由于饲养管理和气候环境的变化等应激因素,导致肠道菌群紊乱,致大肠杆菌聚增等而引起的剧烈腹泻,甚至死亡。兔场一旦发病,由于饲料、饮水、场地、兔笼的污染而引起大流行,造成仔、幼兔大批死亡。最急性型未见任何症状即突然死亡,一般病兔表现食欲不振、腹胀等症状。病初粪粒细小、两头尖、呈串,外包有透明、胶冻状粘液,随后排稀薄黄色粪便以至棕色水样腹泻,当粪便排空后,肛门努责并排出大量胶冻样粘认。急性l~2…  相似文献   
65.
目前家兔生产上危害最为严重的疫病主要有:兔瘟(兔出血症)、巴氏杆菌病、波氏杆菌病、大肠杆菌病、魏氏梭菌病、球虫病、疥癣病等,综合症有腹泻病、传染性鼻炎。现就其发病特点和防治措施等分别作一简要介绍。 兔瘟(兔出血症) 1、发病特点本病是由兔出血症病毒引起的烈性传染病。本病一年四季均能发病,以冬、春季发病率为高,主要危害青年兔和成年兔,过去幼兔一般不发。目前出现新的趋势:2月龄内的幼兔发病也不少。急性病例往往突然死亡,死前鸣叫,划动四肢,有时鼻腔内流出带血泡沫,体温升到41℃以上。病变以实质脏器出血、…  相似文献   
66.
家兔传染性鼻炎病原菌的分离及其致病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鼻炎是家兔常见多发的呼吸道传染病。据对某大型种兔场6次31284头次普查,有鼻炎症状兔7379只,占普查数的23.6%,占总发病数的50%以上。以鼻试子采取鼻腔分泌物样品110份,分离出波氏杆菌,巴氏杆菌,棣脓杆菌,变形杆菌,经动物发病证明,可以单独引起鼻炎和肺脏病理变化,而往往是几种细菌同时存在引起鼻炎综合症。球菌,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有很高的分离率,但人工发病即未出现症状和病理变  相似文献   
67.
兔出血症(RHD)、波氏杆菌(Bb)病和巴氏杆菌(Pm)病是家兔三种主要传染病。采用新的液体培养工艺。使Bh和Pm含菌量稳定在186~230亿/ml、200~260亿/ml之间。用RHD、Bb和Pm联合制成的三联苗免疫剂量为1ml/只,经免疫试验测定,对RHD等5天的保护率达100%(28/28),持续保护6.5个月以上;对Bb和Pm的平均保护率达88.9%(24/27)和88.3%(23/26),6.5个月的保护率仍有75%(9/12)和72.7%(8/11),室温和冰箱均易保存;抗体动态测定与攻毒结果一致。经29.5万头份试用证明,安全可靠,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8.
魏氏梭菌是家兔腹泻的主要病原之一,发病急,死亡快,死亡率高,且治疗效果不佳,或来不及治疗即已死亡。为预防和控制该病的发生,我们采用从本省分离鉴定筛选的 A 型魏氏梭菌 SA_(101)、X_(51)、A_(09)三个免疫原性较好的地方菌株用于菌苗研制和免疫效力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9.
比较了德系安哥拉兔手拔毛与传统剪毛的经济效益,结果表明:手拔大粗毛与剪毛相比,长毛兔产毛量提高了11.4%:毛价平均提高了47.33元/kg;在饲料支出增加5.14%的情况下,综合产值提高了58.4%:在操作得当的情况下,长毛兔拔毛后的死亡率并没有比剪毛的高。  相似文献   
70.
中药方剂对鸭疫里氏杆菌病的治疗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黄连浆膜汤以及白头翁汤治疗鸭疫里氏杆菌感染研究发现,白头翁汤能够显著改善感染鸭症状并且减少死亡率,体外抑菌试验表明白头翁汤最低抑菌浓度为0.125g/ml。对鸭群连用两天白头翁汤可以有效保护鸭免遭RAII型攻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