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15篇
畜牧兽医   37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本试验旨在研究酸化剂对乌苏里貉(Nyctereutes procyonoides gtray)生产性能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择健康、体重相近、60日龄的雄性乌苏里貉100只,随机分成10组,每组10只。Ⅰ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Ⅱ~Ⅹ组为试验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4%、0.6%、0.8%磷酸,0.5%、1.0%、1.5%柠檬酸,0.5%、1.0%、1.5%乳酸的试验饲粮。试验期125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酸化剂对饲料、胃液p H影响极显著(P<0.01),酸化剂对肠液p H无显著影响(P>0.05),干物质采食量随酸化剂添加水平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2)与对照组相比,酸化剂对体重、平均日增重、胴体重、体长、皮长及皮重无显著影响(P>0.05)。3)各组血清尿素氮、葡萄糖、免疫球蛋白M、三碘甲腺原氨酸、甲状腺素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血清总蛋白含量与磷酸添加水平呈负相关,随柠檬酸和乳酸添加水平的增加呈先下降后升高趋势。血清白蛋白含量随柠檬酸和乳酸添加水平增加呈下降趋势。血清免疫球蛋白G含量与磷酸和柠檬酸添加水平呈负相关,随着乳酸添加水平增加呈先升高后下降趋势。由此可见,本试验条件下以添加1.0%乳酸组综合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2.
雄性梅花鹿仔鹿越冬期配合日粮适宜蛋白质水平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讨不同蛋白质水平配合日粮对雄性梅花鹿仔鹿越冬期蛋白质消化率及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选用18头雄性梅花鹿仔鹿随机分成4组,分别饲喂4种不同蛋白质水平的配合日粮(平均粗蛋白质水平分别为8.71%、11.88%、15.66%和17.95%),进行饲养试验及消化试验。结果表明,仔鹿越冬期配合日粮适宜蛋白质水平为15.66%。  相似文献   
43.
为了探讨日粮添加硒和维生素E对母山羊血清激素水平的影响,试验选择生理状态相近的已受孕的56只母波尔山羊,以3×2+1因子的处理方式随机分为7个处理组(G0组~G6组),其中硒(纳米硒)设3个水平(0.1,0.2,0.3 mg/kg),维生素E设2个水平(100,200 IU/kg)。预试期7 d,分别在正试期第30,60,90,120天,采用非抗凝真空采血管颈静脉采集血液,离心后测定血清中促卵泡素(FSH)、促黄体素(LH)、雌二醇(E2)、孕酮(P)、三碘甲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游离三碘甲腺原氨基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水平。结果表明:1)日粮添加不同水平硒、维生素E及硒和维生素E联合对妊娠第120天时母山羊血清FSH水平的影响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日粮添加不同水平硒、维生素E及硒和维生素E联合对妊娠第30,60,90天时母山羊血清E2水平的影响明显;3)日粮添加不同水平硒、维生素E及硒和维生素E联合对妊娠第90,120天时母山羊血清P水平影响明显,其中添加0.2 mg/kg硒和100 IU/kg维生素E组(G3组)中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日粮添加不同水平硒、维生素E及硒和维生素E的联合对妊娠第120天时母山羊血清T4水平的影响与对照组比较均差异显著(P0.05);5)日粮添加不同水平硒、维生素E及硒和维生素E联合对妊娠第30,60天时母山羊血清中FT3水平影响明显,其中添加0.2 mg/kg硒和100 IU/kg维生素E组(G3组)中FT3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6)日粮添加不同水平硒、维生素E及硒和维生素E联合对妊娠第90天时母山羊血清FT4水平的影响明显。说明日粮中硒添加量为0.2 mg/kg、维生素E添加量为100 IU/kg时促进激素分泌的作用最佳。  相似文献   
44.
为研究几种鹿常用饲料原料的蛋白质瘤胃降解规律,以4头安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成年雄性梅花鹿为试验动物,采用尼龙袋法对棉籽粕、玉米胚芽粕、菜籽粕、干酒糟及其可溶物(DDGS)、玉米蛋白粉、玉米纤维及羊草的蛋白质瘤胃降解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1)棉籽粕的蛋白质瘤胃降解率始终最高,与其他几种饲料原料相比,在各时间点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P<0.01)。2)48 h的蛋白质瘤胃降解率从高到低依次为棉籽粕、玉米蛋白粉、羊草、DDGS、玉米胚芽粕、菜籽粕和玉米纤维,蛋白质瘤胃动态降解率亦呈现相似的变化规律。由此得出,棉籽粕的蛋白质瘤胃降解率较高,生产实践中要考虑进行过瘤胃保护技术,以减少蛋白质资源的浪费;菜籽粕的蛋白质瘤胃降解率较低,是一种待开发利用的蛋白质补充料;玉米胚芽粕、DDGS、玉米蛋白粉、玉米纤维及羊草可作为鹿生产中常用的饲料原料。  相似文献   
45.
为研究低蛋白质日粮添加赖氨酸和蛋氨酸对仔鹿氮代谢的影响,采用4×4完全拉丁方试验,选取3月龄、健康、离乳梅花鹿仔鹿4只,体重为(30±0.12)kg(X?±SD),进行消化代谢试验。对照组(Ⅰ组)饲喂16.28%粗蛋白质的高蛋白质日粮,试验组饲喂13.40%粗蛋白质,添加0.23%赖氨酸,并分别添加0(Ⅱ组)、0.06%(Ⅲ组)、0.12%(Ⅳ组)蛋氨酸的低蛋白质日粮。结果表明:1)对照组蛋白质消化率显著高于Ⅱ组(P<0.01)、Ⅲ组和Ⅳ组(P<0.05),脂肪消化率显著低于Ⅱ组(P<0.01),其他营养物质消化率差异不显著(P>0.05)。2)对照组和Ⅳ组蛋氨酸消化率显著高于Ⅱ组和Ⅲ组(P<0.05),对照组其余氨基酸消化率(赖氨酸、胱氨酸除外)显著高于各试验组(P<0.05)。3)对照组吸收氮显著高于Ⅱ组(P<0.01)、Ⅲ组和Ⅳ组(P<0.05),尿氮排放量显著高于各试验组(P<0.05),氮利用率及氮生物学效价低于各试验组(P>0.05)。4)对照组尿嘌呤衍生物总排放量显著大于Ⅱ组(P<0.01)和Ⅲ组(P<0.05),尿囊素显著大于Ⅱ组(P<0.01)、Ⅲ组和Ⅳ组(P<0.05),对照组、Ⅲ组和Ⅳ组黄嘌呤和次黄嘌呤显著高于Ⅱ组(P<0.01)。补充赖氨酸、蛋氨酸可改善低蛋白质日粮仔鹿营养物质消化率利用率,除粗蛋白外其他营养物质消化率与常规蛋白质水平相近,甚至更好,提高氮沉积、氮利用率和生物学效价,改善氮平衡,减少氮排放,降低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46.
选取9周龄体质量相近、健康状况良好的雄性乌苏里貉108只,随机分为9个处理组,每组12只,试验采用3×3双因子试验设计,蛋氨酸添加水平分别为M1(0)、M2(0.15%)、M3(0.30%),赖氨酸添加水平分别为L1(0)、L2(0.20%)、L3(0.40%),研究不同氨基酸添加水平对貉生长性能、部分血液生化指标及血清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蛋氨酸添加水平对貉的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料重比均有显著影响(P<0.05),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随蛋氨酸添加水平的升高而升高,料重比随蛋氨酸添加水平的升高而下降。不同蛋氨酸、赖氨酸添加水平对貉白蛋白、血清尿素氮、血清游离氨基酸含量影响显著(P<0.05)。不同赖氨酸添加水平对貉生长性能影响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47.
为探明梅花鹿铜缺乏症的致病因素,选择病区及健康区同年生梅花鹿为试验对象,测定其体内的矿物质元素(钙、磷、铁、铜、锰、锌、硒、钼、氟等)的含量,并对土壤及饲料中影响铜吸收的因素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饮水、饲料中钼过高及钙、磷比例失调影响了机体对铜的吸收及利用,高氟低硒的地理环境及这些综合因素使得该地区梅花鹿的铜缺乏症更为严重,出现有明显临床症状的共济失调症梅花鹿,同时,一些梅花鹿营养不良及生产性能下降的现象也可能与亚临床铜缺乏有关。铜、锌及磷在土壤中的含量处于较低水平;梅花鹿常用饲料中的铜、锌含量处于边缘性缺乏状态,饲料中硒元素含量缺乏,而氟和钼元素含量较高,这些因素均是造成这种地方性共济失调症的原因。  相似文献   
48.
本文旨在研究不同形式铜对雄性梅花鹿血清生化指标及营养物质消化率的影响,进而筛选出在梅花鹿日粮中铜的最适宜添加形式.选取20头2年生梅花鹿随机分成4组(A组、B组、C组和D组),按照能量相近、营养物质一致、铜添加量均为10 mg/kg(铜离子)的基础下,研究硫酸铜(B组)、柠檬酸铜(C组)和蛋氨酸铜(D组)3种铜源对雄性梅花鹿血清生化指标及营养物质消化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蛋氨酸螫合铜组对干物质、粗蛋白质及钙的消化率高于另外3组(P>0.05);蛋氨酸螯合铜组对磷的消化率极显著高于其对照组和硫酸铜组(P<0.01);2)蛋氨酸铜组血清铜含量极显著高于另外3组(P<0.01),毛中铜含量高于基础日粮组和硫酸铜组(P<0.05),粪中铜含量低于硫酸铜组和柠檬酸铜组(P<0.01);3)不同铜源影响总蛋白质、白蛋白、碱性磷酸酶、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活性,但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各组间血糖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4)蛋氨酸铜组铜蓝蛋白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高于基础日粮组(P<0.05).结果表明,梅花鹿饲粮中最适宜的添加铜源为蛋氨酸铜.  相似文献   
49.
为进一步分析黑色素皮质激素受体-1(melanocortin-1 receptor,MC1R)基因的分子特性,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GenBank中已报道的赤狐MC1R基因完整编码区序列的碱基组成特点及其编码蛋白的结构特征进行了预测及分析,构建了12个物种MC1R蛋白的系统进化树。结果表明,赤狐MC1R基因编码区序列长度为954 bp,共编码317个氨基酸,为单一外显子,G+C含量高于A+T,编码的蛋白质是一种分子质量为34.8694 ku,等电点为9.13的亲水性稳定碱性蛋白;存在7个强跨膜区、7个广泛磷酸化位点和1个潜在的蛋白激酶C磷酸化位点(第157位的苏氨酸),α-螺旋为其主要二级结构元件;属于G蛋白偶联受体家族一员,包括多个潜在重要功能基序;同源性分析与分子进化树结果均表明,赤狐与北极狐、狗和貉的亲缘关系最近。  相似文献   
50.
随机选取100只妊娠母水貂,研究妊娠时间对水貂窝产仔数、产活仔数、初生窝重、初生均重、平均日增重等繁殖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妊娠期与产仔数呈显著负相关,间接对产活仔数、初生均重及15日龄成活数产生影响。因此,在生产中应采取措施缩短滞育期,提高水貂的繁殖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