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9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45篇
林业   90篇
农学   69篇
基础科学   43篇
  52篇
综合类   488篇
农作物   60篇
水产渔业   17篇
畜牧兽医   175篇
园艺   48篇
植物保护   28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69篇
  2018年   71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82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85篇
  2010年   106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柑橘轮斑病是一种新发的柑橘毁灭性病害,对温州蜜柑、柠檬、脐橙等柑橘的生产造成了严重损失。目前国内外少有相关报道。为了进一步掌握该病的流行动态,建立有效的防治措施,本文对柑橘轮斑病发生范围、症状、病原、流行因素、病害鉴定、防治方法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32.
大豆胞囊线虫生理小种变异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在生产条件下,连续种植抗线大豆品种13年,使原来的大豆胞囊线虫3号生理小种发生变异,按Riggs等(1988)的标准进行鉴定,确定变异后的生理小种为4号、14号,其中4号生理小种在黑龙江省未见过报导.  相似文献   
33.
34.
本研究通过低氮压力选择,筛选出甘蔗氮高效种质,分析影响甘蔗氮高效的重要指标,为甘蔗氮高效育种及栽培提供理论依据。以58份甘蔗种质资源为材料,在苗期采用正常供氮(2 mmol/L N)和低氮(0.2 mmol/L N)处理,分析甘蔗植株形态、干重及氮素在各器官中累积分配的特征。通过主成分分析方法筛选影响甘蔗氮高效利用的重要指标,通过聚类分析对58份种质进行聚类。结果表明,低氮(0.2 mmol/L N)处理可以明显从植物形态区分不同种质的氮利用差异,58份种质低氮条件下的干重范围为0.64~14.75 g/株,氮累积量为5.53~63.00 mg/株,氮利用率范围为115.40~279.30 g/g。对低氮压力下甘蔗干重及氮累积等25个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后,提取出4个主要成分,总贡献率为92.35%。通过高、低氮条件下与氮利用效率有关的氮转移系数及基因潜力等19个指标分析后提取出5个主成分,总贡献率为82.21%。影响甘蔗氮高效的重要指标有甘蔗的干重(全株、叶、根)、氮累积量(全株、叶、茎)、氮利用率(全株、叶)、叶的相对氮利用率、茎的基因潜力、茎的相对干物质量和茎的相对氮累积量。经聚类分析后初步将58份甘蔗种质分为氮高效基因型、偏氮高效基因型、偏氮低效基因型和氮低效基因型。  相似文献   
35.
EST-SSR标记的发展和在植物遗传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SSR标记已经成为植物遗传育种中应用的主要的分子标记之一,然而,SSR引物的开发源于基因组文库,即花费大又效率低。随着大量表达序列标签(ESTs)的出现,对于许多植物而言,利用ESTs数据库开发SSR引物是一项高效、低花费的选择。目前,EST-SSR标记在一些植物中的利用已有报道,笔者就EST-SSR标记的发展和在植物遗传中应用的研究进展进行回顾和评述。  相似文献   
36.
甘蔗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杨柳  李杨瑞  李小辉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2):3490-3492
从甘蔗脱毒技术、甘蔗组织培养防止褐变、甘蔗组织培养基的优化、甘蔗组织培养在遗传工程和抗性选育上的应用及生物反应器在甘蔗组织培养上的应用等方面论述了甘蔗组织培养的应用及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37.
从速生树种杨树花中提取的食用天然色素。采用薄层、紫外分光光度法等对该色素的主要成分进行研究。采用急性毒性试验,Ames以及蓄积试验对该色素进行毒理学评价,结果表明,该提取色素主要成分为矢车菊花青素,使用该天然色素具有成本低、可利用价值高,安全、无毒等特点,是食用天然色素中又一优良新产品。  相似文献   
38.
北京市平谷区农田土壤养分评价与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平谷区农田耕层土壤养分分析结果表明,全区耕层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磷和速效钾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4.51g/kg、0.89g/kg、32.80mg/kg和136.79mg/kg,有机质和全氮含量总体处于中等水平,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总体处于高水平。在集中分布区,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次数分布曲线近似于呈偏正态分布,全氮近似于呈正态分布,速效磷和速效钾近似于呈偏态分布。各养分的变异程度由小到大依次为有机质、全氮、速效钾、速效磷。与1980年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平谷区养分含量结果相比,全区农田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了21.8%,全氮含量增加了17.1%,速效磷含量增加了246.0%,速效钾含量下降了8.1%。  相似文献   
39.
针对目前果蔬分拣中果蔬互相掺杂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图像处理的果蔬分拣系统。以实际分拣中容易相互掺杂的土豆、玉米和红薯为实验对象,土豆作为主果蔬,玉米和红薯为掺杂的副果蔬进行实验。对果蔬图片进行图像处理,提取果蔬特征,采用基于BP神经网络的KNN最邻近分类算法对果蔬进行分类,并在上位机界面中显示果蔬分类结果和果蔬掺杂率,将掺杂果蔬的位置信息结合形态信息发送给六自由度机械臂,实现对掺杂果蔬的分拣操作。实例验证:分类正确率达到98%左右,计算坐标与实际坐标在X、Y坐标上的误差在1mm内,可以实现对掺杂果蔬快速识别和分拣的目的。  相似文献   
40.
为了研究养殖粪水在农田施用过程中对重金属含量积累、有效性增强以及形态变化等产生的影响,采取田间小区试验,探究了猪场粪水施用对设施白菜地上部重金属含量和土壤重金属全量、有效态含量及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粪水施用后,低量粪水施用处理与优化施肥(NOPT)处理白菜地上部Cu、Zn、Cr、Cd含量无显著差异,白菜地上部Cu、Zn、Cr、Pb、As、Cd含量均未超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2-2017)安全限值要求。经过4茬设施白菜种植后,相较于NOPT处理,561kg·hm-2粪水施用处理显著增加了土壤Cu、Zn、Cr含量,281 kg·hm-2粪水施用处理土壤中Cu、Zn(0~20 cm土层除外)、Pb、Cr、Cd、As含量与NOPT处理差异不显著,且含量均低于《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15618-2018)安全限值。施用化肥和粪水显著提高了土壤有效态Cu、Zn含量,施用粪水处理对土壤中Cr、Pb、As、Cd形态影响较小,但显著增加了铁锰结合态Zn含量。相关分析表明,土壤有效态Cu、Zn、Cr、Cd、Pb含量与土壤有机质、速效磷、全氮、硝态氮含量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与pH值呈显著负相关关系。研究表明,连续4茬施用猪场粪水未造成设施白菜和土壤中重金属含量超标,显著增强了Cu、Zn的有效性且显著增加了铁锰结合态Zn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